挖沙这工作

政府从广西北海拉来很多沙,在南湖边做了一个巨大的沙池供孩子们免费玩耍。于是女儿一连三天下午都“沉浸在沙中”无法自拔。


挖沙这工作_第1张图片
海沙配南湖


挖沙这工作_第2张图片
真椰树

蒙自地处滇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天气预报天天有雨,有时下有时不下,下雨也就几滴,下几分钟。查了一下资料,365天有130多天有雨,非洲人民“雨后见”的口头禅看来是真的。

从北京出发前,宝爸忧心忡忡地说:“未来两周蒙自都下雨。” 我也忧心忡忡地回应,“如果太冷我们等供暖了就回来”,结果动身那天就试供暖了……我往行李箱塞满了御寒的衣物。因为我没有在蒙自过冬的经历,云南又是出了名的十里不同天,“云南十八怪中就有“四季衣服同穿戴”的说法。我印象中我在离蒙自不远的老家过冬是满脚冻疮,整个冬天感冒,手冻得写字很困难,冬天撑着伞湿漉漉地去上学……

结果带孩子出去玩沙前,我们只是脱了羽绒服,出门后脱了毛衣,走了一段后脱了棉裤,到沙池后脱了衬衫,最后脱得只剩秋衣秋裤了。大人不方便脱——忍着。

第一天没有玩沙工具,我妈提了个锅铲去给女儿挖沙。女儿玩得很爽,憋着尿玩到差点尿裤子。我环顾四周,深深地震撼。这里的孩子脸色普遍健康。在北京,我经常被孩子们的脸色吓到。经常有家长抬着一碗水果在冬日阳光下追着孩子喂。孩子一抬头,不是煞白,就是青黄。鼻梁有青筋很普遍,两腮肤色不匀有白斑很常见。胖娃娃还是多的,但肉不结实。健壮孩子,十中挑一。眼睛有灵气的却很多,小小年纪就闪着早慧的光,思虑伤脾的样本似乎很好找。

蒙自孩子鼻梁青筋的很少,皮肤虽然由于紫外线强的缘故,多数黑一点,但不光是黑,小脸蛋透出健康的红润。露在外面的小腿肌肉很结实,腿上皮肤光滑润泽,肤色均匀。光着的脚丫饱满,脚底红润。在沙地、木地和水泥地上随意切换,跑来跑去。爬树的本领也很高强,家长习以为常毫不保护。

第二天玩沙时断断续续下了三次雨,每次都只有几分钟,雨滴却很大。带伞的孩子和家长不多。我看到很多孩子赤着脚跑到路边凉亭避雨,雨小了又欢呼着冲向“战场”。相较之下,我孩子晒半天太阳,后背还是凉的。后背晒了三天热了,膝盖以下仍是凉的。出了沙池,出于好奇走了一两趟粗糙的木板地后就喊抱了,嫌硌脚……

挖沙这工作_第3张图片
4岁?

第二震撼的是挖沙的能力。孩子们沉浸在蒙台梭利式的“工作”的乐趣当中。在青岛的海边,我也没有看到这么多“深度”玩沙的孩子。在北京小打小闹的沙坑,一般也只有一两群小朋友是这样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

我孩子玩沙是用模子做个形状:

挖沙这工作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挖沙这工作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或者着迷于练习精细动作,把沙装进小小的瓶口再倒出来。

这里的孩子主要着迷于挖坑。4-10岁的孩子,基本都能挖一个1米左右深的大坑,然后邀三五伙伴来自己的坑里玩耍,或重新用沙把自己埋起来。90%的家长只是坐在池边看着。个别家长站在孩子身边,讲讲规则:第一不能用沙迷别人眼睛,第二不能迷自己眼睛。人家孩子挖的坑是这样的:

挖沙这工作_第6张图片
手刨战壕

挖沙这工作_第7张图片
妈妈定规则

挖沙这工作_第8张图片
女儿当自强

挖沙这工作_第9张图片
专业挖坑


两三岁孩子和姐姐挖的坑,直径一米以上:

挖沙这工作_第10张图片
姐弟

和女儿同龄的孩子,小脚红润饱满,头发黑亮浓密,独自做的图案直径一米以上:

挖沙这工作_第11张图片
专注

七十岁奶奶撑着伞陪孩子玩沙,精神矍铄:

挖沙这工作_第12张图片
慈祥,高寿,轻盈

挖沙这工作_第13张图片
观察沙落下的瞬间

这些孩子挖沙的动作熟练,专注,充满探索精神,完全具备帮家人翻一块地,或种一棵树的能力。对比之下,我想到的只有白岩松的一句话:“孩子,真的只有读书这一条路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挖沙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