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堆排序排完后的堆和大顶堆、小顶堆不是一个概念!
2、堆分为大顶堆和小顶堆,即要么大顶堆(大根堆/最大堆),要么小顶堆。
3、对于堆,堆的根节点一定是堆中所有节点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
4、大顶堆只是说这个堆总每一个节点满足:每一个节点大于或者等于其左右娃。并非这个堆一定是从大到小的序列。
5、所以才必须要有堆排序呀!堆排序排完了之后的,才一定是一个有序的序列。
6、堆实际上是用数组或者vector表现出来的一颗具有特殊结构的完全二叉树。
头文件#include
,STL在
【两层:上层heap,底层vector(或数组)】,即用数组或vector数据容器来实现堆。
默认情况下是max-heap,该大顶堆实际上是以一个vector表现的完全二叉树。
使用建议:
大顶堆,就每一个函数都加上第三个参数less
;
小顶堆,就每一个函数都加上第三个参数greater
,一直加上,一直一致。
make_heap(_First, _Last, _Comp)
默认是建立大最大堆的。
push_heap(_First, _Last,_Comp)
要先在底层容器(数组或vector)里加入数据,再调用push_heap()。
实现细节:(1)添加元素到vector的尾部;(2)重新调整堆。
该算法必须是在满足堆序的条件下,添加元素。
如,插入15到当前的大根堆里,vector容器名字为max_heap:
max_heap.push_back(15);
push_heap(max_heap.begin(), max_heap.end());
pop_heap(_First, _Last,_Comp)
实现细节:(1)删除堆顶元素;(2)用尾部元素替代max_heap[0];(3)重新调整堆。
(pop_heap操作实际上是我们把堆顶元素取出来,放到了数组或vector容器的末尾,用原来的末尾元素去替代,然后end迭代器减1,执行siftdown()下溯函数来重新调整堆)
注意算法执行完毕后,最大的元素并没有被取走,而是放于底层容器的末尾。如果要取走,则可以使用底部容器(vector)提供的pop_back()函数。
pop_heap()操作后,再调用max_heap.pop_back(),从底层容器中删掉原堆顶元素。
pop_heap(max_heap.begin(), max_heap.end());//取出了堆顶元素(也叫删除堆顶元素),放到了底层容器的末尾,原来末尾的元素替代堆顶,end迭代器减1,重新siftdown了堆
max_heap.pop_back();//从底层容器(数组或vector)中删除了元素
sort_heap(_First, _Last,_Comp)
既然每次pop_heap可以获得堆顶的元素(假如是大顶堆,每次都获得最大的元素,取出放到了底层容器的末尾),那么我们持续对整个heap做pop_heap操作,每次讲操作的范围向前缩减一个元素(就是每次end迭代器减1)。最终我们可以获得一个递增的序列。
注意:这个排序是在一个堆上进行的。
关于堆排序,可以看看这个博客<<白话经典算法系列之七 堆排序>> https://blog.csdn.net/morewindows/article/details/6709644
底层数据容器:vector
1、
建立小顶堆min;
在小顶堆中插入元素;
删除小顶堆的元素(删的是h[0]);
小顶堆下的堆排序——> 降序的序列。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printHeap(vector<int> &v){
for(vector<int>::iterator it= v.begin();it!=v.end();++it){
cout<< *it <<" ";
}
cout<<"\n"<<endl;
}
int main()
{
vector<int> min={10,30,22,6,15,9};
//建立小顶堆
make_heap(min.begin(), min.end(), greater<int>());
printHeap(min);//6 10 9 30 15 22
//插入元素
min.push_back(20);
push_heap(min.begin(),min.end(), greater<int>());//该算法前提:必须在堆的条件下
printHeap(min); //6 10 9 30 15 22 20 仍为小顶堆
//删除堆顶元素
pop_heap(min.begin(),min.end(), greater<int>());
printHeap(min);//9 10 20 30 15 22 6 不为小顶堆 这个pop_heap操作后,实际上是把堆顶元素放到了末尾
min.pop_back();//这才彻底在底层vector数据容器中删除
printHeap(min);//9 10 20 30 15 22 仍为小顶堆
//堆排序 保持greater,小顶堆,得到的是降序
sort_heap(min.begin(),min.end(), greater<int>());//试了用less,结果杂乱无章
printHeap(min);//30 22 20 15 10 9 注意结果是降序的哦!!!其实是调用了很多次pop_heap(...,greater..),每一次都把小顶堆堆顶的元素往末尾放,没放一次end迭代器减1
return 0;
}
2、大顶堆,以及堆排序为升序的例子
把上面code里所有的第三个参数改为less
。
如何得到一个数据流中的中位数?如果从数据流中读出奇数个数值,那么中位数就是所有数值排序之后位于中间的数值。如果从数据流中读出偶数个数值,那么中位数就是所有数值排序之后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我们使用Insert()方法读取数据流,使用GetMedian()方法获取当前读取数据的中位数。
解决:
采用大顶堆和小顶堆实现。把数据分为两部分,左边部分整体上要小于右边部分。
左边部分为大顶堆,右边部分为小顶堆,往两边堆中不断插入数据。
定:当数据总数为偶数时,插入到min堆,总数为奇数时,插入到max堆。插入过程中要保证左边部分总体小于右边部分,要不断调整。最后,总数为偶数时候,中位数为max堆顶元素和min堆顶元素之和的平均,为奇数,则为min堆的堆顶元素。
class Solution {
private:
vector<int> max;//大顶堆(左部分数据,堆顶为堆的最大值(为max[0]))
vector<int> min;//小顶堆(右部分数据,堆顶为堆的最小值(为min[0]))
public:
void Insert(int num)
{
if(((max.size()+min.size())&1)==0)//总数偶数
{ /*来了一个数,此时总数为偶数,原计划加入到小顶堆,(奇数则到大顶堆,保证两边均匀分配)
但是要保证小顶堆的最小值一直大于大顶堆的最大值(即小顶堆的数大于大顶堆的):
if num<大顶堆的最大值:
则反而插入到大顶堆中(大顶堆元素多了1个);
则把大顶堆的最大值删掉,重新插入到小顶堆去;
else:
插入元素到小顶堆去。
*/
if(max.size()>0 && num< max[0])
{
//添加num到大顶堆
max.push_back(num);
push_heap(max.begin(),max.end(),less<int>());//仿函数less保证插入后仍为大顶堆
//把大顶堆里的最大值删掉,添加到小顶堆里面去
num= max[0];
pop_heap(max.begin(),max.end(),less<int>());
max.pop_back();
min.push_back(num);//push_heap前必须push_back到底层容器
push_heap(min.begin(), min.end(), greater<int>());//仿函数greater保证插入后仍为小顶堆
}else
{
min.push_back(num); //这块,和上面有公共代码,可以化简
push_heap(min.begin(),min.end(),greater<int>());
}
}else//总数奇数,原计划送到大顶堆
{
if(min.size()>0 && num>min[0])
{
min.push_back(num);
push_heap(min.begin(),min.end(),greater<int>());
num=min[0];
pop_heap(min.begin(), min.end(),greater<int>());
min.pop_back();
max.push_back(num);
push_heap(max.begin(),max.end(), less<int>());
}else
{
max.push_back(num);
push_heap(max.begin(),max.end(),less<int>());
}
}
}
double GetMedian()
{
double median=0;
if((max.size()+min.size())==0)
return 0;
if(((max.size()+min.size()) &1)==0)
{
median= ((double)max[0]+(double)min[0])/2;
}else
{
median= min[0];
}
return medi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