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四书五经”:人性为原则

国学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国人的文化识别符号。从清末流亡日本的志士仁人使用“国学”这一名称开始,国学的内核主要指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根本精神价值。国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懂得人生价值,培养人格操守,如何安身立命。国学是心性之学,重在德行修养、人格塑造,它对当代社会的意义主要在于“大学”而非“小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国学经典就是源头,立足时代就是活水。

儒家哲学最发达的部分是伦理学、道德哲学。写在纸上、社会要求个体做到的行为规范是伦理,存在于内心个人遵守的做人准则是道德。伦理要通过教育内化才转变为道德。儒家的伦理记录是“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儒家的道德培养是“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总的来说就是教人怎样做人:做有道德的君子,不做没有道德的小人。学习“三礼”,研读“四书”,加上社会历练和个人修养,有道德的君子成长为人格高尚的人,真正的人,有大丈夫人格的人,内圣外王的人。

英文中,“人格(personality)”的词根“persona”在希腊语中有“面具”的意思。这似乎在说人都戴着“面具”——我们要表现出特定的方式和面貌来生存。这是人格的最初含义,意味深长。那人为什么要戴面具,而不能完全展示内在呢?这是因为,人是群居动物,要在群体中生存下来,需要群体的接纳和爱,因此我们需要表现出与之相适宜、能够彼此接受的方式。久而久之,当这些方式成为无意识的自动反应时,特定的人格就形成了。简言之,人格意味着“我/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人不仅是肉体存在,还是精神存在和道德主体,人格就是人的精神达到的境界和道德达到的高度,人格即人在属人的向度上的积极完善和拓展生成。

梁启超先生说,《论语》《孟子》等经典,“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我们既做这社会的一分子,总要彻底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识生隔阂。”这就是说,“四书五经”等表达的是以“仁爱”为中心的“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这是中国历代老百姓的日用常行之道,人们就是按此信念而生活的。

朱熹的《家训》中说:“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朱子说此乃日用常行之道,人不可一日无也。应当说,这些内容来源于诗书礼乐之教、孔孟之道,又十分贴近民间大众。它内蕴有个人与社会的道德,长期以来成为老百姓的生活哲学。

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开宗明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就把孔子、孟子、荀子关于人性的看法以简化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孔子总说性近习远,孟子强调天赋的良知良能的发挥,荀子强调的则是后天的教育与训练。

清代李毓秀《弟子规》的总序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以下分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等几部分。这些纲目都来自《论语》。

朱伯庐的《朱子治家格言》起首一段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都是些平实不过的道理,体现到一个人身上就是他的家教。

南开中学的前身天津私立中学堂成立于1904年10月,老校长严范孙亲笔写下“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这四十字箴言借鉴了《弟子规》,成为该校对学生容貌、行止的基本要求。后来,张伯苓先生治校,坚持了这些做法。

今天我们读经典,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人的自觉和人的完善,首要的基本的原则应该是人性的原则。读经典的方式方法一定要尊重和符合人性的需要,增加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增加学生的理解力,对其自我成长、灵魂自觉和精神升华产生积极作用。

我们不是为了读经典而读经典,而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而读经典。作为一个学习过程,读经典可以和其他知识的学习相结合,可以和其他技艺学习相辅相成。事实上,中国古典教育,其实就是博雅教育。六艺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辅以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儒家式教育并不排斥技能,这些技能也是拓展人的生活维度的方法手段,是高雅的兴趣爱好,是人与人交流沟通的媒介,终极是以成就人格为中心,它最为关心的主要是人的道德与性情。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就是以德为主。

总之,读国学经典,我们要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教学生立定志向,学会如何做人,促进德性与智性的共同成长,让他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染、陶冶、涵养中健全人格,修身成德,踏上正确的成长之路。(18.7.9《教育》)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四书五经”:人性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