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劣质勤奋者的悲哀: 明明很努力,成绩却上不去

上了这么多年学,教过这么多学生,不难发现班里总有这样一类学生:上课记笔记非常认真,恨不得把老师的话全部记下来;问题特别多,不停地去问老师;往往书包里还有很多辅导资料。

按说这样的学生成绩得很好才对,可是他们的成绩常处于中上等,甚至中下。为什么学习这么努力,却见不到成效呢?因为他们是劣质勤奋者。

同样是勤奋,优质的勤奋能事半功倍,劣质的勤奋却使付出与收获严重不成比例。他们上课只顾抄老师的板书,却没有时间思考老师的话,缺乏培养思考能力的意识。以为知识抄写下来就是自己的了,实际上抄完就算,并没有好好消化。

而他们问的问题呢?更是毫无含金量。“老师,这个题我不会。”“老师,这个题怎么做?”哪怕知识点就在课本上,或者动手查字典就能找到。

这些孩子呀,乖是很乖,看起来也很勤奋,却进步非常缓慢。因为表现乖巧,即使成绩平平,家长也不忍多加苛责。也正是因为学习努力,不掉队也不拔尖,就很难引起老师关注。毕竟老师精力有限,重点关注的是班级整体水平及后进生。

那怎么办呢?

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这类学生宁愿多抄多问,却不愿意多思考。人类的大脑是非常抗拒改变的,能不干活儿的就不干活儿。而思考是一件很耗费脑力的活儿,在机械抄写与深度思考之间,大脑当然会选择前者。虽然抄写很耗时,大脑却会给自己一种假象:你看我多勤奋呀。实际上呢,这种勤奋带来的收获十分微小。一旦考试,这假象就会毫不留情地被戳破。

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一列蚂蚁放在圆形花盆的边上绕圈走,来观察一下这些蚂蚁什么时候能走出来。结果呢,蚂蚁们只知道跟着前面的蚂蚁走,一直在花盆边上绕圈子。哪怕有一只蚂蚁转变方向,这些蚂蚁就能走出困境。

那些劣质勤奋的学生,像不像这实验中的蚂蚁呢?明明很努力,却看不到任何成绩。

说到这里,家长也该知道怎么去打破劣质勤奋者陷入的怪圈了,那就是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个人建议如下:

001 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多让孩子试着解决生活中的种种小难题,不要家长全部包办。有的家长只让孩子学习,别的事情一律不用插手,这样反而抹杀了孩子的主动思考能力,也不利于自理能力的培养。还有的家长过于专断,什么事都大人说了算,这其实也剥夺了孩子自主能力的成长机会。

002 设计小游戏,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比如一块砖头能用来干嘛?至少想出10种用处。或者画一个圆,让孩子加上几笔,画出10种不同的图案来。以此为例,家长可以自己设计。

003 借助玩具。比如积木,拼图等。以我大宝为例,他拼的积木并不是按说明书给的图样,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拼出来的造型全是对称的。家长也可以试一试,让孩子在玩乐中多动脑,培养积极思考和想象的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劣质勤奋者的悲哀: 明明很努力,成绩却上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