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点评视角训练之21- 阿伦森效应(王明鹏)

作业:(1)思考您是与人为善?还是个性懦弱?(2)掌握“阿伦森效应”并举出您生活中的例证!

(3)巩固阿伦森效应,(4)回答狙公赋芧中4+3与3+4对猴子而言为什么不同,(5)复习精神分析的人性观。

文章点评视角训练之21- 阿伦森效应(王明鹏)_第1张图片

简答:

1. 正像太极鱼图,或者说人格特质理论所揭示的那样,任何特质表现出来的性格气质类型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评判标准。就如同与人为善还是为恶,个性强悍还是懦弱,乃至为善和懦弱的关系,都是相对来说的。

其次要思考的是与人为善和个性懦弱的关系,“谁因谁极”,就个人而言,这个对子具有一定线性关系,即相关性较大。与人为善来自不想抗争,其实本质就有懦弱意味,再深入一步,因为个性懦弱,才希望与人和善,获得好的社会关系。

因此有句话说的实在,“善良没有智慧,生活又苦又累;善良又有智慧,生活有滋有味”。一味善良或者只有善良观念,其实是愚善,所谓“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何哉?无他,唯只会善而已。这种善良只是好听的托词而已,本质就是自私自恋维持小我存在。

我很多时候也是如此。给个解释,自然由于懦弱,多事不如少事,遭遇不少唏嘘,现在回顾其实根源还在于缺少智慧。更为具体说,自己越是害怕的,越是会被恐吓害怕,反之敢于直面,不怕多事,恰如弹簧,你弱我强,人性在于“人之道则不然,取不足以奉有余”,也即是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理念决定行为。

问题的解决出路在哪里,我想首先老老实实承认我本懦弱,心存善念,这不管鸡生蛋蛋生鸡先后因果,只是认可就是,因为这实在是绝大多数人的特质。其次,思考同样为善,有人获得洒脱自在,有人愁眉苦脸,只因为局限与此,好比只会走路不会跑,遇到飞禽猛兽只能干瞪眼,因此在善的基础上多多学习,尤其思维拓展,敢于批判性思考,敢于坚持意见,敢于拒绝他人,敢于开开玩笑,别把生活搞得神经兮兮,多一些真实,少一些道德。这世界原本就是主观构建的,所有词汇都是不准确的,别在意词语的表达,而要追求内心的思想。

2. 阿伦森效应与操作性条件作用类似,后者就是学习理论,即行为的出现频率与行为奖惩后果直接相关。这个在现实中比比皆是,无师自通者太多,大部分管理工具也来自这个,比如工作纪律要求,奖金发放,考核绩效等等。


文章点评视角训练之21- 阿伦森效应(王明鹏)_第2张图片

按照百度百科说法。“随着奖励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之为“阿伦森效应”。阿伦森效应也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同样,它也提醒我们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态度。”

实际上,这就是欲扬先抑还是欲抑先扬的关系,以及平铺直叙或者跌宕起伏的区别。注意使用就是尊重人性。

家庭生活中不注意这个效应,比如自以为做个饭嘛小意思,事实上适当表达夸奖是必要的,因为不仅是肯定需要,更是看见人家辛苦的意思。再比如,即便文字写的再差,不堪忍读,但是得到人家点赞留言就感觉很好,爱屋及乌才是人之常情。反之,提醒个人注意考虑别人感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不亦乐乎。

3.阿伦森效应也称为“增减效应”,即越是表扬越是情绪积极,越是批评越是情绪消极。换言之,人性需要被人肯定,没有人喜欢被否定,这就是最大的事实。因此聪明管理者会利用人性特点,多肯定少否定,多给予少拿走。

问题是,现实不可能只有表扬没有批评,这就需要运用小伎俩或者技巧,“欲扬先抑”效果最好,先否定再肯定,使人由悲到喜,回味无穷,这也是近因效应,或者结果论的妙处。

4.狙公赋予的朝三暮四,也是利用给出顺序不同的“阿伦森效应”达到更好效果。对于小猴子来说,听到先给三个是少,后来听到先给四个就是多,别嘲笑,很多时候我们和小猴子一个样子,甚至还不如。

记得小学时候有次放学回家,刚好看到大人吃完饭,桌子上饭菜所剩无几,主要是好吃的菜没多少了,这时候父亲笑嘻嘻说快吃吧吃完了一起去地里干活。我顿时不高兴,显得懊恼无比,虽然不说话却是非常难过很明显的样子,这时候母亲说锅里给你留着好的呢,顿时感觉到了无地从容,好羞愧感觉,当然吃起来也很高兴,还高高兴兴去干活了。如果相反,给的期望太多,结果大失所望,会没精打采的。

其实,阿伦森效应,也是心理学中“预期效应”的体现吧,超出预期越来越多,就是快乐感觉,越来越少就是预期不足,失望自然而然。

5.精神分析是个极好的认识人性工具。按照弗洛伊德理论,人性观在他看来是悲观主义的,他发现的潜意识里黑暗面特别多,人人高谈阔论积极、美好、阳光、向上,却在潜意识里恰恰相反特质存在。换句话说,人性原本中性的,但是社会化的要求使得人人变得“文明”起来,阴晴圆缺被故意忽视了阴天和月缺,赞扬的也就成了虚伪,道德的也就显得虚假。

弗洛伊德人性观建立在精神分析的潜意识决定论和因果决定论基础上,既然本能产生了本我、超我和自我,人来自动物进化,离不开动物本性,那么消极难免如影随形。因此精神分析是悲观的人性论者,事实上我也是认同的。而且也同样相信,人具有超越悲观的希望,因为随着潜意识意识夸大化,有了自我觉察和反思,会努力向好发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点评视角训练之21- 阿伦森效应(王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