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琐想

昨天中午在鄯善新华书店呆了几个小时,浏览了几本新书,说新书其实是不确切的,确切地说是书店“新进的书”。有两本书印象较深刻,一本是沈复的《浮生六记》,一本是王小波的《人为什么活着》。前者是我向往已久的书,但我并未下决心买下来,原因是浏览了前言和目录,发现这本书和我现在的心态并不合拍,十年之后看或许方才契合;后者“怎么活”这个问题吸引了我,以前看过王小波的书,虽然里面的文字并不新鲜,但我还是决定买这本书,不是想借鉴什么人生经验,只是想了解别人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其实买什么和心态有很大的关系。



上大学时流行一句话:男人不能不读王小波,女人不能不读周国平。最开始,我被王小波的猪吸引住了,特立独行,妙趣横生,尽显个性。随后是《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黑铁时代》,一路读下来,那种坦率、干净的性描写让我觉得很正常。是的,正常,很多书中的性描写都不正常,怎么说呢?分寸感拿捏得不好。如《金瓶梅》和《废都》,鲁迅批评《金瓶梅》中的性描写“如患狂疾”,在我看来,《废都》的性描写也有类似的特征。当我从学校图书馆泛黄的书籍底层找到这本书的全本时(市面上卖的《废都》都是节本,或者说洁本,就是那种此处省略x字的那种),猎奇心理大大减少。在我看来,整体上《废都》并不像文学理论老师说得那样好;就性描写而言,并不比那些粗制滥造的、封面极具挑逗性“法制小故事”高明,看了几十页,就看不下去了,至今十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看过《废都》这本书。我也不知道怎么会从买书说到性描写,或许是寂寞吧。男性作家笔下的性,像王小波那样“正常”的不太多。女性作家的性描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池莉和林白,池莉的《来来往往》读起来像欣赏一幅写意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觉得美且干净,连林珠夸康伟业“实干家”三个字都像是写意画的落款;记不清哪篇文章了,林白把手比喻成一条鱼,在身体里游走,美且干净,还有很强的代入感,正是读完林白我发现自己是“雌雄同体”的。



说完王小波,再说说周国平,上大学的时候读过很多周国平的书,还摘抄了很多。可到现在想写点什么,什么都记不起来了。能想起来的只有他的《妞妞》,我看了两遍,那种深沉的、痛彻心肺的父爱,在我还是单身的时候都会有“于我心有戚戚焉”的共鸣,现在当了父亲,共鸣就更深。周国平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对生命的体验,既真切又深刻,关键是读起来不隔,他是哲学家中的六祖慧能。

刚才提到的书,除了《妞妞》,我都不会回头看了,因为心态变了,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不同的梦。


说读书和心态有关系这本身就有点玄乎,抛开专业必读书目不谈,就我个人的阅读经验而言,我觉得心态往往决定对书的取舍。小时候看《半夜鸡叫》《鸡毛信》会因为惩罚了周扒皮倍感痛快,会在心里替海娃出谋划策;但现在再看到这些书,会觉得胆怯,不敢再去重温旧梦,因为有些梦只有小孩才能做得美妙,还有一层原因是现在不像小时候那么容易相信一切。



我觉得在心态的准备上,选书和找对象有几分相似。小时候会有一种单纯的逻辑,爸爸娶了妈妈,哥哥会娶姐姐,妈妈应该给我生个妹妹而不是弟弟。我没有哥哥和姐姐,所以这一层我不用操心,最让我操心的是我没有妹妹。所以,上了小学,本来打算和同村的一个小妹(注:邻家没有小妹)慢慢青梅竹马,后来因为两个家族交恶,我只好忍痛割爱,斩断情丝,“顾大家舍小家”——这足以说明我从小就有当领导的觉悟,并且有当个好领导的潜质。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觉悟的太早了,潜质扼杀在了教室里。“为了......牺牲......”这个公式是很值得反思的,牺牲掉的东西证明人生是残缺的,但我们一直用它来催眠别人,有时候也自我催眠。看来读书如果缺少心态上的准备,缺少自觉,只会让人呆头呆脑;找对象也是如此,很多人嘴上说的是“没有感觉”,其实是“主题先行”,自己心里已经有了某种标准用来比照现实中的人。这件事还有续集,有个要好的大学同学,对我的经历考证一番之后预言我小时候的“事件”将导致我很严重的“恋妹情结”,至少潜意识里存在着。我只是觉得很搞笑,并不以为意。他当时正致力于弗洛伊德的研究,喜欢嫁接一些东西来证明自己非凡的创造力,他常常睡到日上三竿,却发明了“恋床情结”这个概念,站在勤奋好学的制高点上批判除他之外所有的懒汉。我告诉他如果真有“恋床情结”这样一个概念,是指一个人对床产生性冲动,不能理解为“赖在床上睡懒觉”;但他仍然很自得。可见开卷有益并非任何情况下都成立,心态上不需要,硬塞进知识进去,会滑天下之大稽。



王小波的书我是喜欢的,尤其是他的杂文,会让我开怀大笑又能有所得。他能用黑色幽默来做外甥的思想工作,这很有趣,再加上他自认为是个聪明人,就更有趣。这是不得不买的理由,好看的书很多,但好看又有趣的书是在太少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买书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