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经济学》读后——如何避免被数据欺骗?

看了美国经济学家史蒂芬·列维特与记者史蒂芬·都伯纳合写的《魔鬼经济学》前两部(共4部)。书里讲了很多看起来不可思议的结论,比如毒贩集团的运作模式与麦当劳大同小异;堕胎合法化导致了犯罪率降低;对于儿童来说,游泳池比枪支更危险;酒后步行比酒后驾车更危险;二氧化碳与全球变暖可能没有关系;可以根据银行账户的信息推测谁是恐怖分子;电视的普及导致犯罪率升高……

《魔鬼经济学》读后——如何避免被数据欺骗?_第1张图片

先说说本书的缺点。第一是书名叫“魔鬼经济学”,但我没觉得这算经济学(当然,我也不完全清楚到底什么是经济学);第二是表述有些啰嗦,明明很简单的事情,作者非要翻来覆去的进行论述,如果可以多设置几个章节,每个章节说一个简短的故事,这样效果会更好。

再说说本书的优点。作者其实是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一些事物之间的联系。这些结论看着有点儿惊人,但经过作者的分析,感觉还真的有道理。作者在统计分析的过程中,对于偏倚的控制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本书值得我们学习的,不只是这些新奇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通过作者的论述,我们了解到他的调查都是怎么做的,他的人群实验都是怎么做的,在做的过程中如何控制了干扰的变量等。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被数据骗,比如经常听到一个新闻,就是今年离婚率再创新高,然后反应了现代人不重视婚姻……后来我发现很多媒体报道的离婚率是当年的离婚人数除以当年的结婚人数算出来的。如果离婚率高,也许是结婚人数少导致的,不一定能说明离婚人数多。

还有媒体之前报道女司机事故率并不比男司机高,数据用的是说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女司机的比例和男司机的比例来相比较,完全没有考虑现实中男司机和女司机数量不一样的问题。

那么,怎么来避免被数据欺骗呢?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注意分母,当两个数据比较的时候,你看看各自的分母,有没有可比性,就大概能知道了。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思维方式,对于别人给出的数据和结论要持怀疑态度。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网络上的信息更是不能轻信,还是小心为妙。

总之,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比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怀疑精神。

你可能感兴趣的:(《魔鬼经济学》读后——如何避免被数据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