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的少数民族

民族和国家,世界上2000多个民族分布在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样算起来全世界都是民族融合的大熔炉。其中尼日利亚是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国家,以8000多万人口融合了250个民族,民族数占世界民族总数的1/8。民族,国家,每一个古老的民族都有着自己民族的文化和信仰,相似的群体融合,相反的群体斗争,复杂的文化,信仰,语言成为两者之间斗争的诸多来源。

本篇文章仅以本人尚短的生活经历所著,幼稚之处还望见谅。

我是一个汉族人,在长期的禁锢民族意识后,在我20多岁的生命里一直相信中国的56个民族一直相濡以沫的生活,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存在,是相亲相近的。如同大部分生活在中国大陆腹部的华夏子民汉族人一样,从小在汉族群中长大,至于对其他民族的印象还停留在街头那家清真餐馆,和每年春节晚会上的民族大合唱里。真正遇到的少数民族是在上大学之后,开学的第一天发现寝室一个室友的名字非常新奇,这才开启了一点点对少数民族的认知。要说以前听过关于少数民族的坏话,大概就数这个最吓人‘了,少数民族可以携带刀具,生气了,杀了人都不犯法的。甚至到如今我都没有去考据过,以前当故事,听听罢,现在当伤疤,掀开就疼。

大学里,身边总会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同学,大多有奇怪的普通话口音,以前我一直以为别人是因为担心跟我们说话自卑,结果发现事实是人家其实并不想跟我们说话。大学里的少数民族同学其实还算汉化的比较多的,会有相比跟同民族的一起生活更喜欢与我们交往的。时间总是会丰富你的经历不论好坏。第一件事发生在学校每年评选贫困学生的时候,我读的专业当年算是比较冷门的,说出去可能连我们体育老师第一次都会诧异还有这个专业。收分比较低,因此班里有6、7个少数民族学生,我家在四川,所以大部分是凉山,甘孜,阿坝那些贫困地方的同学。评选时,每位同学要交各种材料,申请书,还要面试,第一年还好名额能够满足大家的需求。第二年学校要求删减名额,而大部分给了少数民族的同学。这让一些家庭困难的汉族同学有点接受不了,因为贫困的少数民族每年还会有国家的补贴。发生的冲突也仅限于不照面的言语中伤。

第二件事有一年国庆假期,寝室共六个人,只有我和另一个同学留校没有回家。晚上吃过晚饭无意间谈起她的家在康定,我突然很感兴趣,小时候歌曲《跑马溜溜的山上》里唱着的康定是个热情美丽的地方,和圣洁的贡嘎雪山。相比我的兴奋,我的同学倒是显得有些缄口不言,这是她之后很长一段话的开场“我爱康定,这是我生活的地方,但如果要我再回去,我是不会的。”上大学后放假,她独自一人乘车回家,大巴到达康定那个小小破破的汽车站后,需要转车到她家。背着书包排在一群民族服饰样的彝族或藏族人的后面,过了一会儿,前面队伍里一个人转过头来看到了她,他向队伍的一旁走去,陆续排在她前面的人都顺着第一个人的方向走去,原本满满的一列只剩下她一个人。她愣了会儿,又站在了队伍的末尾,过了一会儿前面的人群又开始重复以前的动作,她就像被遗弃在人群里的一只可怜的小狗。没有人告诉她为什么,他们甚至连一个眼神都吝啬的不愿给她。后来整整一个下午,她没有买到回家的车票。

至于后来又听说了许多故事,昆明火车站事件后新疆的盘查紧张,出门住宿必须要有出差证明,各个公共场所设有针对维吾尔族人的安检。去丽江旅游时,我姐还特意嘱咐我在昆明入夜9点后别在街上游荡。

但大多数的少数民族他们仍然以公民的姿态于我们和谐相处,但却惊讶于他们的血脉羁绊远比我们想象中浓厚。去云南旅行,选择了昆明,丽江,泸沽湖三个地方。旅行是去体验你不知道的风土人情,见没见过的美景秀丽,作为一个汉族人到了泸沽湖后在当地向导的介绍下,你会有种自豪感。泸沽湖也算是个新起的旅游景区,但旅游业的发展让里面的摩梭族人以及居住在那里的彝族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一个以农耕,养殖,渔业为生存基石的民族成为以接待游客,旅游司机,宾馆住宿为主的土著民族。老一辈的人一边欣喜文明的传播,一边痛心祖辈的地方被践踏。这种矛盾非常的明显,连我们的导游小姐也是这样调笑我们这群外面来的人精。跟我们详细的介绍神圣的祖母屋后导游小姐开始尽职的推销她们的银器饰品,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远比坐下来讨论汉族人是不是特别精明更可观。在泸沽湖摩梭族人都信仰藏传佛教,在村寨里随处可见经幡,转佛塔。政府把他们跟云南的本地民族划为行政上的一体,但他们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跟你强调我们是藏族的同胞。似乎同源同宗的血脉羁绊深深的刻在了他们的骨血里,对于他们而言知道自己怎么来的并且牢记这一点是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共同特征。

相比之下大汉族背景下的汉族人却丢失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现代汉族人倒是将吃苦奋斗发扬光大,希望能在这经济飞腾的时代凭借自己挣的更美好的前程。自然,生活方式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也大,可不论怎样,我希望在民族中血脉传承时也不要忘记了对国家的认同。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以为的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