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审“和珅贪污案”的“清代包公”金光悌

         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秀才厅”里,有一块匾额,额曰:“以年得人”。在该馆众多的匾额中,它并不是装饰最豪华的,但却是最引人注目的。因为此匾的书写者是清嘉庆年间时任刑部尚书金光悌。

         说起金光悌,很多人并不太了解,在史书中,关于他的事迹介绍的也很简单。但说起与他同时代的大奸臣、大贪官和珅,则几乎无人不知,而审判“和珅贪污案”主审官,就是金光悌。人称“清代包公”。

        下图:金光悌题写的:恩赐   “以年得人”匾

主审“和珅贪污案”的“清代包公”金光悌_第1张图片

          关于此匾的介绍:

        题匾人:金光悌,字汝恭,号兰畦,安徽英山人(今湖北)。乾隆45年(1780年)二甲第48名进士,从一品。内阁侍读学士。刑部尚书。主持刑部二十余年,执法公平,不枉无辜,不纵有罪。任刑部尚书时,主审和珅贪污大案,和珅曾深夜派人送金八千,意欲讬请免罪,金光悌严词拒绝。

        受匾人:举人曹?蘭           皇清嘉庆十三年岁君戊辰仲冬月 榖旦

                                                                                      下图:和珅照片

主审“和珅贪污案”的“清代包公”金光悌_第2张图片

        和珅之死

        清嘉庆四年正月初三,89岁的乾隆皇帝寿终正寝,和珅的靠山倒了。当天,嘉庆皇帝任命和珅与睿亲王等一起总理丧仪大事,并召朱珪迅速回京。

         正月初四,嘉庆谴责在川镇压白莲教的将帅冒功请赏,并解除对这件事负主要责任的和珅与福长安的军机大臣职务,命他们昼夜在大内守灵,隔断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

         正月初五,官员纷纷上疏,弹劾和珅弄权舞弊,犯下大罪。

         正月初六,嘉庆进行人事调整。

         正月初八,嘉庆命令上奏文件直接送给他,军机处不得抄录副本。

         正月初九,在公布乾隆遗诏的同时,嘉庆宣布革除和珅、福长安职务,交由刑部,并命查抄和珅家产。

         正月十一,嘉庆宣布和珅的二十大罪状,并要各省督抚表态。公元1799年,和珅以“二十大罪”被赐白练一条自尽而死死前口占一绝:五十来年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年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和珅总财产

         据《清朝野史大观·和珅家财》等野史记载,和珅总财产是“二十亿两有奇,政府岁入七千万,而和珅以二十年之阁臣,其所蓄当一国二十年岁入而强”。薛福成在《庸庵笔记》中提供的数额是二亿三千万两。副都统萨彬图力陈“和珅家产甚多,断不止此查出之数”,要求严刑审讯“和珅家掌管金银内账使女四人”,对和宅院附近进行挖掘,寻找“窖埋金银”以及查清和家帐本和各大银号,以求彻底查清。 他的府邸装潢胜似皇家园囿,其华贵为其他大臣府邸所不及。和珅“跌倒”后,他的府邸被转赐给恭亲王,成为人们现在所熟悉的恭王府

      关于金光悌

        金光悌,清乾隆、嘉庆两朝官员,清乾隆十二年丁卯(公元1747年)4月初九日申时出生于湖北英山县金家铺镇杨家河村。卒于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享年65岁。

        金光悌少年时即聪颖过人,经史皆通。乾隆三十三年考中举人,由举人授内阁中书。乾隆四十五年,中进士,转宗人府主事。后迁刑部员外郎,历郎中。截取京察,并当外任,仍留部。乾隆五十五年,部臣奏请以四品京堂用,允之。江西举人彭良?为子贿买吏员执照,光悌与之为姻亲,御史初彭龄劾光悌瞻徇,坐降调,仍补刑部员外郎,留部覈办秋审。御史张鹏展复劾之,诏:“光悌在部久,平日毁多誉少,停其兼部。”寻兼内阁侍读学士。嘉庆七年,授山东按察使,晋布政使。十年,召授刑部侍郎,数奉使赴山东、直隶、天津、热河勘狱,并得实以报。十一年,授江西巡抚。疏言江西积案繁多,请设局清釐。十四年,擢刑部尚书。

        金光悌为官,从首任清廷内阁中书算起,历经十六任,直至刑部尚书,皇封光禄大夫,一品正卿。一生主要在清廷刑部任职,并“主持刑部二十余年”,是清朝“管理部务最久”的重臣,深得乾隆、嘉庆两代皇帝的器重。曾祖父天爵、曾祖母傅氏;祖父绍伟、祖母沈氏;父亲序珽、母亲闻氏;伯父序瓖、伯母傅氏;叔父序璪、叔母胡氏等一家四代先后都受到乾隆、嘉庆皇帝的敕封。

        金光悌是湖北英山乃至黄冈市的历史名人之一,是清代乾隆时期的江淮才子,嘉庆时期的国务重臣,并以主审和珅贪污大案而名重当时。《清史稿》为其专门列传,《通史》对其高度评价。曾誉称清代“包公”

        金光悌是英山县在历史典籍《二十五史》中唯一有传记的人物,也是英山县有《县志》以来重点记载的人物,也是官职品级最高(正一品)、影响最大、最广的一个人物,在黄冈的历史上来说也是黄冈数一数二的历史名人。金光悌为官清正,秉公执法,敢于直谏。“岁断狱大小以千百计,无有能改从轻比者”。可见其断案之公正准确。他对官吏之间徇情枉法,重罪轻判现象严加制止,坚持“必持律不得减比”,因而“人咸以为光悌用法严”。甚至对皇帝的旨意,他也敢于直谏,表现出非凡的胆略,维护法律的尊严。

        金光悌享有“清代包公”之美誉。他治事、治狱坚持正义,明镜高悬,是一个奸佞惧怕的铁腕人物。在江西巡抚任上,曾连劾五十余名贪官,在刑部曾主审和珅贪污大案。这些惊天壮举,正是反映了他“不怵于威福,不拗于利害”的人生理念,表现了他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的高尚情怀。

        金光悌勤政爱民,造福一方。在仕途生涯中,曾在广东、浙江、山东和江西等地任职,他除了治狱断案以外,在政务上,勤政爱民,造福一方的才干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山东按察使及布政使任上,他不负众望,卓有政绩,“公甫下车,立教条、饬武备、肃纪纲”, 以主“民用革面,吏用洗心”,把历史遗留的棘手问题彻底解决,出现了政通人和的局面。在任江西巡抚时,他千方百计救济难民几万人,表现出勤政爱民的崇高品质。

        金光悌甘于淡泊,清廉自律。虽然官高位显,但他一生淡泊名利,为官清廉,严于律己。在任侍郎时,嘉庆皇帝就有“金光悌决无犯赃事”的褒奖。他在主审和珅贪污案时,和珅曾“托人深夜送金八千,意欲托情免罪,光悌严词拒绝”,终使和珅伏法。作为刑部大臣,死时竟是“家綦贫而甚介”。光悌公死后,夫人“携幼子南归,僦居扬州门外,肖然如寒士”,而夫人“泊然处之”。有门生上门探望,夫人“一语未及于私”,没有任何要求照顾的言语。金光悌生前与弟兄们相处,常以“些事须防天地知”共勉之,素有忠厚家风之称。

        光悌公一生功绩甚多,清《二十五史》、《清史稿》、《辞海》、《清史列传》、《中国名人大辞典》、《清代历史名人大辞典》、《中国通史》、《湖北通史》、《安徽通史》、《江西通史》、《六安州志》、《英山县志》、《金氏宗谱》等都有记载,有据可查。

         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十二月二十日卯时,一代忠臣金光悌因积劳成疾薨于任上,享年六十五岁。嘉庆皇帝“深堪珍惜”,降旨内阁“依尚书例赏给恤典”。遗体由朝廷恩准,辗转千里送回故乡,葬英山县金家铺镇金家冲村凤翅垸。

                                关于金光悌墓地的传说

        金光悌,字汝恭,号兰畦。祖籍英山,清乾隆期的江淮才子,嘉庆期的国务重臣,并以主审和珅贪污大案而名重当时的刑部尚书,其人生传说万千,而身后被葬凤翅,尤为有趣……

        金光悌仙逝后,鉴于其贡献和功绩,朝廷赐恤典,回乡“御祭御葬”。由于宫中地师未随棺柩南下,便对其葬地提出一个奇特规定:必须在见到“人驮车、铁树开花、鱼儿上树”之时,不论何处何山就地下葬。当治丧官员一行抬着金光悌的棺柩走到杨家河凤翅垸时,围观民众十分拥挤。不巧,一位卖柴的老汉买了一条鱼,牵着小孙子路过此地,也想上来观看。老汉把冲担往地上一插,将鱼挂在路边的树枝上,让孙子将一支梅花插在冲担尖头铁皮缝隙中,然后驮起孙子观看。官员见了,心里一动,这不正是“铁树开花”、“鱼儿上树”吗!可“人驮车”还不见呢?就在他四处张望时,恰好有一彪形大汉推着小木车匆忙而来。见道路拥挤堵塞,推车人便急急地将小车往肩上一扛,从山边抄近路而去。主事官一见此景,就认为应了宫中地师的规定,立刻说“停”。这样,金光悌死后便没有葬在金家的祖坟山而葬在杨家河凤翅垸的凤翅上了。

        由于历史原因,金光悌墓于2009年重修。坟冢用青石块堆砌,墓碑上方雕刻着光悌公夫妇画像,墓碑、碑记浸透着翰林墨香、纯儒雅之气,祭台、拜台错落有致,四周汉白玉石栏杆围就,构成了一定规模的名人墓地。有诗颂其曰:冷面刚直法严执,清廉自伴镜高悬。

        下图:金光悌墓

主审“和珅贪污案”的“清代包公”金光悌_第3张图片

          金光悌墓志铭

         金光悌,字汝恭,号兰畦,生于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丁卯四月初九日申时。公自幼聪颖,经史皆通,进士及第,历任乾隆、嘉庆两朝大吏。从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刑部员外郎、江西巡抚至刑部尚书,皇封光禄大夫,一品正卿。公铁面无私、嫉恶如仇、淡泊名利、清廉自律,有“清代包公”之誉。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辛亥十二月十二日卯时因积劳成疾,卒于任上,奉上谕归葬故里湖北英山(原属安徽六安)金家铺金家冲凤翅垸,享年六十五岁。

         铭曰:巍巍大别,兀兀英山。三河披彩,群峰撑天。毕升故郡,皋陶隐峦。钟灵毓秀,代有薪传。金公光悌,孕育其间。幼承庭训,卓尔不凡。进士及第,轩鹤腾骞。历任大吏,政绩斐然。执掌文衡,不遗珠玉。主持刑部,明镜高悬。清廉自律,执法如山。不枉无辜,不纵有罪。冷面刚直,敢于直谏。主审和珅,反腐惩贪。众口皆碑,朝野尊贤。终其一生,史称清官。誉满乡邦,情连鄂皖。修墓立碑,裕后光前。垂型示范,亿万斯年。 

         少年金光悌

          金光悌于乾隆年间出生在今湖北英山县金铺公社的杨河大队。相传光悌从娘胎呱呱落地的那一瞬,他父亲金序埏(清进士)见悠悠碧空,人称南天门处,有一兰色绸旗从天而降。金序埏走进屋内,但见婴儿刚刚降生,好不喜欢。于是,起名光悌,字兰畦。少年时的光悌,才思敏捷,聪明过人。

         金光悌七八岁时,一次放学回家,在路上玩耍,遇见了先生,慌忙起身问候。先生并不答话,顺口出了一联说“闲时蹲狗洞。”光悌知先生一则训斥他,二则考考他,便随答道:“有日跳龙门”。先生见光悌出口不凡,于是力促其刻苦学习,到十二岁,光悌已经学完了《四书》、《五经》,并能自读司马迁的《史记》。

         附近乡里,有个不爱学习,喜欢吃喝玩乐,比光悌大六岁的老童生,几次乡试都是名落孙山。一日,老童生来找金光悌玩耍,光悌婉言谢绝。老童生说道:“你的才学过人,何苦如此用功?”

        光悌此时正在读《史记》中的《陈涉世家》,便借用陈胜的话回答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老童生自感没趣,灰溜溜地走了。自此以后,他常常在自己家附近的一片桃林中潜心攻读,他感到桃林很美,有如陶潜先生笔下的“桃花源”,时时自比“桃源小隐士”。有一天,他父亲之友路过于此,见光悌独坐桃林,手托书简,朗朗而诵,心里暗暗称赞,不禁信步走到光悌身边,触景生情,道出一联:“弯桃树开红花,几时结果?”光悌抬头一看,见是父亲的好友,连忙起身施礼回答说:“横竹根报直笋,一月成林。”那人见光悌对答如流,无比感慨地说:“真是后生可畏!”

         光悌十四岁到县考试,与莲花山的一个名叫黄唐的童生争执,闹到县衙。 知县是一个治学严谨的人,很重视人才,一听这事,便亲自出面,将金光悌和黄唐传上公堂,出上一联,限二人对答。  上联曰:“羊角尖高,触破青天,谁人补?”金光悌微微一笑,不假思索,出口对曰:“牛栏石大,踏穿黄土,我来填。”

        知县见金光悌出语惊人,不禁拍案叫绝。那个黄唐呢,见光悌出口不凡,自惭形秽,慌忙溜之大吉。

        自此以后,光悌更加用功读书,每次应试,名列前茅。

        注:羊角尖:羊角尖距英山县城城北二十公里,远望峰顶如羊角,故名羊角尖,羊角尖海拔852米。

                ②牛栏石:罗田县牛栏坳传说有一大石,光悌可能以此借用。

 下图:金光悌书写的匾额“兄弟登科”

           (此匾的主人:  “明清遗辉”的网址 http://blog.163.com/niehui1972@126/)

主审“和珅贪污案”的“清代包公”金光悌_第4张图片

  下图、匾额细部:第一行:“大主考江西督抚部院金光悌”清晰可见

主审“和珅贪污案”的“清代包公”金光悌_第5张图片

下图:金光悌为济南白雪楼题写的匾额“白雪楼”       嘉庆八年三月       英山金光悌书

主审“和珅贪污案”的“清代包公”金光悌_第6张图片

下图:济南白雪楼全景,关于“白雪楼”详情,请看本博客《泉城记遊》中的《(原创)济南名楼:白雪楼》

主审“和珅贪污案”的“清代包公”金光悌_第7张图片

          其他相关资料: 

         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馆长姚远利在《保护文物,传承文化之经历与感受》中写道:

        也就是几个月前,有人发来信息,在福建有三方匾,一方是清代大奸臣和珅题写的匾,大家知道,权相和珅受宠于乾隆,极不得人心,被嘉庆处死后,大快人心。和珅题写的匾出于政治和各种原因,已无人再予存留,而这方匾系为道观所题,天高皇帝远,无人注意而留存下来。不敢说绝无仅有,但也是件罕见之物。

        用文物来见证和珅,介绍和珅之罪过,使人感到更真实。卖家索价5.8万元,且不让价,我还是买了下来,准备在馆里僻一小厅,把和珅、王杰、朱珪和主审和珅案的金光悌的匾悬放在一处,正邪自古如冰炭,供人观赏品味。


          全文完

原题:(原创)主审贪官和珅的“清代包公”金光悌

2011-04-13 11:56    发表

2018.12.31    阅读(2220)| 评论(34) 

你可能感兴趣的:(主审“和珅贪污案”的“清代包公”金光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