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一个月后,何去何从?

写作一个月后,何去何从?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转眼,这是我在上的第二十篇文章了。

一个月,二十篇,没有达到日更的目标,但我自己看来,已经相当不错,算是给自己交了一份满意的成绩。

记得去年除夕的鞭炮响彻大街小巷的时候,我突然有了想要静下心来写点东西的想法。不是冲动 ,而是一直以来想要倾诉,想要整理思绪的愿望变得明确而急切。

于是,百度了一下适合写作的平台,经对比,选择了,页面简洁明了,功能齐全便捷。在没有完整的时间坐在案头凝思写作的时代,手机app倒成全了我对碎片时间的利用。工作闲余时候的思考,中午休息时落笔,地铁上,候车室里,夜深思绪未眠的时刻,早起灵光一闪的瞬间,只要手机不离身,我便可以随时记录。相比以前,想要动笔写作,但却总觉得找不到合适的空间和时间,这个简单的APP成全了我写作的欲望。

通过这一个月的写作,我整理了纷乱的思绪,学会了与自己的对话,并在这个过程中自省、思考、成长,坚定了继续写下去的信念。

下面是我这一个月来,对于写作的感悟,聊以总结和记录

1、多点真诚,少点套路

提笔写字的初心本是抒发自己的感想,但是在写的过程中,也看了诸多关于如何快速增加粉丝,如何写出一篇爆文,头条需要什么热点之类的文章,慢慢的,学习写作经验的心态被歪楼了,开始模仿爆文作者的文风,开始去追踪热点,只为了自己的文章多一点阅读量和点赞,一旦模仿热点写出的文章阅读量寥寥无几,便会觉得受挫和失败。

但相反的,我发现自己带着真诚和用心写出的一些感悟,即使不是热点,遣词造句也并不华丽,但是写出来以后,整个人都变得很畅快,哪怕有一个读者点赞或评论,都会让我觉得激动和兴奋,觉得找到了知音而这些文章也是阅读量最多的。

这个出于本心,偏于模仿,最终回归真诚的过程让我深深体会到,写作,只有结合了个人的人格魅力以及与读者交流的真心,才能走的稳健而长远。

2、有输入才有输出

最初开始动笔的时候,我也会雄心壮志的计划日更一篇,至少两千字等,所幸写作初期还有一些酝酿已久的素材可供揣摩,但写完十篇之后,我明显发现,脑子里没有了素材,不知道写什么。

反观一些大V每日更新的文章,发现她们不管是时事热闻,还是点滴感悟,都能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写得入木三分,引人入胜,若没有博览群书的功底,是不可能写的如此得心应手。

而自己这些年来,又沉下心来看过几本书?虽然碎片化的阅读经历了不少,但都囫囵吞枣,看过就忘,也不带任何思考和学习的心思。缺少知识的学习和对生活细致的思考,如何能做一个写作的有心人?

3、坚持,但不勉强

虽然没有要求自己坚持日更的频率,但一周五篇是自己对于写作这件事的底线。从在上敲下第一个字,心底有了这样的计划,我便期待自己不要懈怠,不许放弃。

所以,当写不出来的时候,我会焦虑,没有完成既定任务的时候,我会烦躁,写完文章被拒的时候,我会失落,一度对坚持写作这件事情发生反感的情绪。

还好,后来调整了心态,写不出来的时候,索性不写,看场电影,或读篇小说,或约朋友出来聊聊天,告诉自己,这也是写作的另一种锻炼方式-输入,但是再也不应该像以前那样纯娱乐的去享受,而是多留点心,带着一定的思考,电影看完了有何感想?小说看完了有何收获?朋友告诉我新鲜的事情是否可以落到笔尖?

写作原本就应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但任何成功都需要辛苦的坚持,如何平衡这个过程中心情的反复,让自己坚持下来,需要我们每个在写作道路上的人用心去摸索和感悟。

4、对自己负责,对粉丝负责

一度,我曾以为写作就是单纯的与自己对话,但自从有了粉丝,我的这种观念便转变了。

单纯与自己对话,那是写日记。

既然选择了在这个平台写作,便意味着你希望自己的文章被人看到,你渴望与读者交流自己的心声。

在日记里,没有别人参与,你可以牢骚抱怨,写流水账,或者天马行空,但是写文章,面对粉丝,你写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消费别人的时间,而时间,何其珍贵。

所以,除了对自己负责,我们写出的每一篇文章,也应该对读者负责,输出你认为有价值的思考,或者有情怀的感悟,给每一个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享受或是受益匪浅的成长体验,这样,才不枉自己辛苦凝思的文字和粉丝宝贵的时间。

写作于我来说,依然是一条漫漫的修养之路,所幸,我坚定了信心和目标,一路思考,一路坚持,愿意用勇气和真诚去进行对话,期望在这条路上遇到更好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一个月后,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