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5

《把时间当做朋友》随笔

今天下午的课程,徐老师让我们在“知笔墨”上找到一本《把时间当做朋友》的书,让我们认真观看后,写下1500字的随笔文章。

《把时间当做朋友》链接

《把时间当做朋友》是李笑来先生写的,于2009年6月正式出版发行。《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最初是李笑来先生写给自己的学生的,于2007年年初开始陆续地写,大约用了3个月完成。到了年底的时候,因为网站数据库损坏,因此又重新写过,文章系列的标题也从“管理我的时间”变成了“把时间当作朋友”。李笑来先生说过:“”最初,我是想帮学生解决问题,到2009年6月本书正式出版之后才发现,这本书的主要读者大多是职场新兵,很多在校学生对本书内容并无兴趣。我只能猜测这是大多数在校学生经历不足、吃亏不够造成的——也许只有吃过大亏,才会有洗心革面的动力。”

《把时间当做朋友》内容简介:尽管这本书的内容包括了任务管理等与常见“时间管理技巧”相关的内容,但是,这本书主张时间不可管理、一切都靠积累。更进一步地说,本书主张一个人必须在开启心智、提高思考能力之后,才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也只有这样,时间才是朋友,否则,它就是敌人。很多“时间管理技巧”并非无用,但往往由于使用者心智能力低下甚至尚未开启心智,致使那些技巧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甚至既不治标,也不治本。

这本书一共有7个大的章节,然后其中每个大章又分别有许多小章,为我们详细的说明了人生中在某些时刻应该怎么去做。其中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6章“交流”里面的内容。交流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是必定会有的,每个人每天都会做这样的事。可是怎么交流、如何正确的去交流、交流中应该注意些什么,这应该是大部分人都没有注意到的事。

“交流”里面第一点提到的就是: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了解别人的方式,更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智慧。朋友之间需要倾听,父母与子女之间需要倾听。在我们平时的交谈中,倾听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可是有的人为了引人注意,总是不顾他人感受而滔滔不绝,以致占用了大家交谈的大部分时间,这样的人正的会交谈吗?答案当然是不的,因为他不懂倾听的礼节和重要性。在生活中,许多人没有耐心听别人讲话,甚至别人刚一启齿,还未等对方把话说到正题上,就予以否定,一口咬定不行,然后以十分武断的口气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类人往往想通过这样的方式,以雄辩的口才显示自己的能力,在别面前打下根基,但这样做的结果,表面看好像达到了目的,事实上却得不到别人的认同,无法建立真正的友谊,达到心灵的沟通。而事业上真正取得辉煌成就的杰出人物往往都是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如果有人当真忙得无暇顾及倾听他人的意见,那么至少可以肯定地说,这个人不会合理地安排时间,或者可以说这个人心胸狭窄,听不进他人的意见,到头来定会落得个孤家寡人的处境。事实上,那些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人总是宾客盈门、朋友众多,因为人们总是喜欢与尊重别人、平易近人的人交往。

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就曾经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谈话高手,那么首先你得学会聆听,要鼓励别人多谈他自己的事,而不是让别人只听你说话。”他还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天,他去纽约参加一场重要的晚宴,在这场晚宴上,他碰到了一位世界知名的植物学家。戴尔·卡耐基从始至终都没有与植物学家说上几句话,只是全神贯注地听着,听这位知名的植物学家介绍有关外来植物和交配新品种的许多实验。 然而等到晚宴结束以后,这位植物学家向主人极力称赞戴尔·卡耐基,说他是这场晚宴中“能鼓舞人”的一个人,更是一个“有趣的谈话高手”。其实戴尔·卡耐基几乎没怎么说话,只是让自己细心聆听,后却博得了这位知名植物学家的好感。由此可见,我们在社交场合不仅要会说话,更为重要的是要能够让对方多说话,自己当一个好的听众。

善于去倾听才能更好的去了解别人的意思。·首先,善于就是让你有选择的去听,会听,听重点,这样既不会浪费大家时间,又能很快的知道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样会让别人觉得很暖心,你们的关系就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