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道德经》之森林(1-4章)

图片发自App
机缘再续

机缘巧合之下,在青豆书坊的一次活动中买下了这本书,在书架上放置了半年之久,在2019年的二月份才将其拿起,开始诵读。为了让自己更好地学习其中内容,我这次选择的是通过喜马拉雅录音而进行读,同时在自己上班路上还能常常播放来反复听。所以我将开始读这本书,当做是上次买书的机缘再续。

站在世界的高度来看《道德经》

我认为这本书的一个优势在于他并没有自以为是的认为中国道德经是最好的,有一种盲目的自大,那种闭门造车的优越感!而是把《道德经》放在了世界的高度,放到了整个人类,甚至是放到了整个宇宙的角度来进行讲解。

在讲解的过程中还会穿插上其他的哲学思想以及宗教流派来进行互补式的沟通,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与《圣经》和西方的一些哲学进行对比和论述,讲他们中间的异同,这是一种挺不错的方法方式。通过这本书,不仅学习了《道德经》的一些内容,还能够了解一些西方的哲学历程与主流思想。

为何与《圣经》的对比讲述最多?

书中对《圣经》的描述有很多的笔墨。不管是与《道德经》的对比也好还是通过讲述《圣经》来说西方的哲学思想也好,给我的感觉貌似杨鹏老师,他本身可能就是一位基督教徒役或者在进行这本书的博雅课堂的教学时候,他的学员里面有很多的基督教徒,这样方便于拉近彼此的距离,和方便与对方来理解。

作为一个无明确信仰的中国人来说(有些倾向于佛教)。对于这样的一个写作与安排,还是略有一丝丝的小不舒服。不过使用《道德经》所说的无为的这样的处理方式,心善渊,慢慢读和接纳,读下来之后,那种小不舒服感几乎就已经消失啦。我为自己的成长而开心!

《道德经》解决的哲学问题

这其实说的是一个由《道德经》见森林的一个过程。通过高更的那幅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中的这三个哲学问题作为一章来用《道德经》进行了解释。

(在没看这章内容之前,我的解释是我们从无中来,我们是有,我们要到无中去。)

我们从哪里来?《道德经》的回答是万物从道来,从上天之道生!

我们是谁?我们就是道器,也就是道之器皿。生命不过是展现到的器用,成全道的功用。

我们要到哪里去?上天之道,生生不息。宇宙的目的就是生战胜死,就是和战胜乱,就是生命和谐的秩序战胜死亡无绪的混沌。生命不是其所在即可长久。

所以我们是天道之器皿,我们承载着天道的力量和秩序,我们的本性会释放出 创生——对冲——和谐  的力量,我们是战胜死亡,战胜混沌的生命体,我们有可能独立自在,走向生命永恒的方向。

认识自己就是认识整个宇宙!

你可能感兴趣的:(见《道德经》之森林(1-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