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D双重差分模型Day1

1985年普林斯顿大学的Ashenfelter和Card的一篇论文中,第一次引入了DID模型;2001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者使用DID模型对中国海南省的医疗报销付费制度改革进行了分析;2001年杜克大学学者对美国保险制度对于妇幼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2005年,中国学者周黎安。陈烨使用DID模型的思路,运用7个省591个县市级数据对我国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效果进行系统的评价,这是国内学者首次运用DID模型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价。
DID方法是一种估计因果效应的计量方法,一般多用来进行政策分析。DID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将全部样本数据分为两组,一组受到政策影响,称为处理组;一组不受政策影响,称为控制组。选取一个要考量的个体指标,前后进行进行两次差分,最终得到政策实施的净效应。DID 模型隐含了所谓的共同趋势假设:若处理组未得到处理,则与对照组发生相同的变化。处理组当然会得到处理,故这是一个反事实假设(Counterfactual hypothesis)。
用例子来说明DID:
假设某个省政府在省内某个地区进行政策改革实验,使用DID模型对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价,确定考量指标,改革地区称为处理组,非改革地区称为控制组。若直接将改革地区与非改革地区进行比较(横向比较)答案是不准确的,原因是我们并不了解处理组和控制组在改革前的情况,改革前我们所考量的指标可能处理组比控制组好,也可能相反;如果结果是处理组效果有明显变化,但控制组也有相同幅度的明显变化,那么也不能判断政策改革的效果;当改革前后处理组和控制组都发生了变化,但是变化幅度并不相同时,我们可以断定处理组当中的一部分效果是来自政策改革。
一个地区的某个指标在一段时间内变化的原因是多种的,可能受到全国发展大趋势的影响等等。将影响因素一一剔除,得到政策改革的净效应就是DID模型的目的。
在建立模型是需要两个虚拟变量,D1=1 处理组,D1=0 控制组,D2=1 改革后,D2=0 改革前。建立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i 代表地区,Y代表绩效评价指标;参数a0代表改革前处理组+控制组共同的初始绩效均值;a1 代表改革前处理组和控制组的初始绩效差异;a2 代表改革前后处理组和控制组共同发生的绩效变化,即共同趋势;a3 代表在控制了初始绩效差异与共同趋势之后,处理组的额外效果变化,称为改革绩效。
对虚拟变量赋值,有:
(1) 对于控制组(D1=0):
改革后(D2=1)的期望绩效为:a0 +a2 ;
改革前(D2=0)的期望绩效为:a0 。

因此,控制组改革前后的绩效差异为:(a0 +a2)-a0 =a2。a2 就是共同的趋势,即这段时间内控制组和处理组因某些非政策原因共同的变化。

(2) 对于处理组(D1=1):
改革后(D2=1)的期望绩效为:a0 +a1 +a2 + a3 ;
改革前(D2=0)的期望绩效为:a0 +a1 。

因此,处理组改革前后的绩效差异为: (a0 +a1 +a2 + a3)-(a0 +a1)=a2 + a3 。处理组的绩效变化是共同趋势与改革绩效之和,而a2 是共同趋势。因此,a3 就是处理组改革绩效。

双重差分法的三个条件:
(1)平行趋势条件:即处理组和控制组在没有政策干预的情况下,结果效应的趋势是一样的;
(2)SUTVA条件:政策干预只影响处理组,不会对控制组产生交互影响,即政策干预不会产生外溢效应;
(3)线性形式条件:潜在结果变量同处理变量和时间变量满足线性关系。

参考文献:

[1]胡日东,林明裕.双重差分方法的研究动态及其在公共政策评估中的应用[J].财经智库,2018,3(03):84-111+143-144.

你可能感兴趣的:(D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