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右传之五章,格物致知【8】

《大学》右传之五章,格物致知【8】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格物、致知是八条目首要的功夫,是《大学》的核心思想。格物致知这一学案,争论两千多年了,历史上儒家的大家们对于格物致知的讨论和争论从来没有停歇过,论述有七十二家之多,我们就最经典的来学习一下。

历史上格物致知最有名的就是王阳明的故事了,阳明读朱子书,欲做圣人,先修格物。然于格物,不得甚解。决心先实践一番看看。抬头一看,眼前见一片竹林,顿时有了主意。格物,格物,就先格这竹子吧。说干就干。阳明一屁股坐下来,眼睛盯紧一棵竹子,“格”了起来。眼前这根竹子,碗口粗细,枝叶扶疏,最高处直接天际。阳明凝视了半天,认真思考这竹子背后的道理。他首先想到这竹子的用处,竹子质地坚韧,竹竿修长,天生是做建筑的好材料,可以盖房子、搭窝棚;截成小断可以做筷子,做竹筒。艺术方面,竹子姿态优美,有气有节,可以入画,可以入诗。竹子的种类繁多,眼前这种竹子人们都叫它毛竹,名字的由来暂且还不清楚。竹笋可食用,营养价值丰富。竹叶可要入药,可做成鲜竹沥治疗咳嗽。还有嘛,……就这样,阳明以竹子为题,整整思考了七天,感觉似乎做了一篇关于竹子的大长文章。到第七天,直做的他头晕眼花,几乎要昏倒了。果真如孔子说,“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可是禅宗的师傅们都是这么静坐悟道的呀,圣人之道难得就这样难求吗?实在坚持不住,阳明只得卧病在床。

最终王阳明这思想,后来总结成著名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明末刘宗周就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如果你去把这七十二家说法都看看,或许还有收获。我们挑两位最有声望的老师——东汉的郑玄,和唐朝的孔颖达:

郑玄注解说:“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孔颖达:“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格,来也。已有所知则能在于来物;若知善深则来善物,知恶深则来恶物。言善事随人行善而来应之,恶事随人行恶亦来应之。言善恶之来,缘人所好也。物格而後知至者,物既来则知其善恶所至。善事来则知其至于善,若恶事来则知其至于恶。既能知至,则行善不行恶也。”

【原文】 右 传 之五 章, 盖 释 格物、 致 知 之义, 而今 亡 矣。 闲 尝 窃取 程 子 之意 以 补 之 曰:“ 所谓 致 知 在 格物 者, 言 欲 致 吾 之 知, 在即 物 而 穷 其 理 也。 盖 人心 之 灵 莫不 有知, 而 天下 之物 莫不 有理, 惟 于 理 有 未 穷, 故 其 知 有 不尽也。 是以 大学 始 教, 必 使 学者 即 凡 天下 之物, 莫不 因其 已知 之理 而 益 穷 之, 以求 至 乎 其 极。 至于 用力 之久, 而 一旦 豁然贯通 焉, 则 众 物 之 表里 精 粗 无不 到, 而 吾 心 之 全体 大用 无 不明 矣。 此 谓 物 格, 此 谓 知 之 至 也。”

【译文】 前面 五 章, 是 为了 解释 格物致知 的 含义, 现在 已经 遗失 了。 近来 我 私自 揣测 程 子 的 意思, 把 它 补充 完整:“ 所谓 致 知 在于 格物 的 意思, 是说 想要 获得 知识, 就必须 根据 具体 事物 穷 究其 理。 人的 心 是 具有 灵性 的, 而 万事万物 也 具有 自身 的 规律, 只是 我们 没有 用 自己的 理性 去 穷 究 这些 规律, 所以 知识 便 不 全面。 因此《 大学》 开篇 明 义, 就让 学习者 根据 自己 掌握 的 知识 对于 天下 的 事物, 都要 穷 究其 理, 以求 达到 明理 知性, 通达 完美。 下 的 功夫 久了, 就会 豁然开朗, 融会贯通, 许多 事物 的 里外 和 粗 精 都会 一清二楚, 而 自己 心灵 的 终极 追求 无所 不明了。 这就 是 格物 的 意思, 这就 是 到达 极致 的 理性。

【张 居 正 讲解】 这是 宋 儒 朱 子 的 说话。 闲, 是 近日。 表, 是 外面, 指 道理 易见 处 说。 里, 是 里面, 指 道理 难 见 处 说。 精, 是 道理 精微 的。 粗, 是 道理 粗浅 的。 朱 子 说:“ 这 传 文 第五 章, 盖 曾 子 解释 经文 格物致知 的 说话, 而今 简编 残缺, 不可 考 矣。 然 格物致知, 是 大学 第一 段 功夫, 最为 紧要, 若 少 此 一节, 则 诚意、 正 心、 修 齐、 治 平, 都 做 不得了, 岂可 缺 而 不备, 所以 我 近 时 曾 私 取 程 子 的 意思, 做 一章 书 以 补 之, 说道:‘ 经文 所谓 致 知 在 格物 者, 是 说人 要 推及 吾 心 的 知识, 使无 一些 不明, 当 随 事 随物 而 穷 究其 理, 使其 无一 处 不到 可 也。也。 所以然 者 何故? 盖 人心 之 本体, 至 虚 至 灵, 都有 个 自然 的 知识, 而 天下 的 万事万物, 都有 个 当然 的 道理, 这 心 虽 在内, 而 其 理 实 周 于物, 那 物 虽 在外, 而 其 理 实据 于心, 惟 于 事物 的 道理 有 未 穷, 故 其 心上 的 知识 有 不尽 也。 所以 大学 起初 教人, 必 使 那 为 学的, 把 天下事 物 的 道理, 无大无小, 各就 着 心上 那 明白 的 去处, 益加 穷 究 之功, 就 天下事, 无 一件 不 穷, 就 一件 内, 无一 毫不 尽, 务 到 个 极 处 而 后已, 如此 日积月累, 至于 久 后, 功夫 到了, 忽 觉 一旦 之间, 豁然开悟, 都 贯穿 通透 得来, 则 众 物 之理, 或在 表 的, 或 在里 的, 或 精微 的, 或 粗浅 的, 无 一件 不 晓得 到, 而 吾 心 具 众 理 的 全体, 以 应 万事 的 大用, 也 无一 些 不光 明了。 夫 众 物 之 表里 精 粗 无不 到, 便是 物 格, 吾 心 之 全体 大用 无 不明, 便是 知 至。’ 经文 所谓 物 格 知 至 者, 盖 如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学》右传之五章,格物致知【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