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进步一点点71-《道德经》笔记5

《道德经》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告诉我们要模仿天道,保持中空的状态,就会更加沉稳,就会进步,我们如果一直秉持虚心的态度去学去看,不自满,就会看到更广阔的天地,也一定会有所进步和成长。

比如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stay hungry,stay foolish”。KK就是为保持虚空地学习状态,也就是保持开放的绿灯思维。再比如,大学进入社会又是新的开始,在一个行业成为管理者之后应该也保持一种虚空的状态。彼得德鲁克一直保持学习的状态,每隔3-5年就更换一次学习方向,触类旁通,别开生面。

今天进步一点点71-《道德经》笔记5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深邃呀像万物的起源,深远呀好像是存在的。我不知道“道”是谁的儿子,道呈现的规律是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世界的之前的力量。首先,老子承认我们认识的局限性,尊重这个世界的法则,神明只是“道”的执行的监督者。只要我们向着“道”方向走,为众生做事,便自然会得到神明的帮助,这是人生大道。

比如,稻盛和夫在《活法》中写道:你认为已经无能力了?已经黔驴技穷了?这不过是前进过程中的一个时点。坚韧不拔,使出浑身解数,绝对能成功。从这个“不可能”的时点出发,拼死努力,最后神灵也会出手相助,事情圆满完成。总结就是:稻盛和夫认为,我们要努力到感动神明的地步,就一定心想事成!

《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不言,滋养万物,不求万物的回报;圣人不言,为百姓做事,不求百姓回报。天地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对百姓一视同仁,不标榜自己有多么仁义,绝不是天地和圣人让万物和百姓自生自灭。这启示我们:大家对我们有几分尊敬,但我不索取回报,看淡名利和回报,这样或许有更多欣喜和回报。 (这个地方大家会容易误解,说:不要回报我吃什么?怎么养家?答:你自己考虑是不是自己走了极端,不标榜自己就是不着相、不执著)

今天进步一点点71-《道德经》笔记5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橐籥:橐就是动物皮做的两头开口的袋子,囊是一个口的袋子,籥是管道。老子为什么要经常强调道的空性?道的空性都是为领导者法则服务的,老子认为人的本性在处于某个位置特别容易执著,在此告诉大家这样一个宇宙的运行法则,做一个风箱一样的人。“虚而不屈,动而欲出”。到处探求、追求万物是没有尽头的,只都是术的层面,应该回到问题的中心,向“道”靠近,找到“道”的运行法则,就了解世界的秘密了。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我们要不断找到问题的根本源头。

今天进步一点点71-《道德经》笔记5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比如中医讲求治本的道理。领导者应该从根本上放下追求自我的名利欲望,为员工的物质和精神丰富而努力,大家才会一直追随,领导者越计较自我名利,越很难得到大家的支持。放空的是自己的太多的欲望,而不是基本的生活;放下的是过多的执著,而不是基本的需求。

(整理部分罗大伦博士喜马拉雅音频:每天聊点《道德经》)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天进步一点点71-《道德经》笔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