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 File Prefetching 就是在一个页面加载成功后,默默去预加载后续可能会被访问到的页面的资源。
前端资源预加载其实没啥新鲜的,我们倒腾这个事情的过程却是很有有意思也很有启发性。
第一个版本,简单粗暴有点痛
1、建一个独立的页面,里面索引了各种需要预加载的css、js,代码类似下面这样。
...其他需要预加载的css
...其他需要预加载的js
2、 在每个页面加入一个iframe(一般通过base模板统一加),这样每个页面打开的时候都会加载上面这个页面。假设上面的页面的url是 https://xxx.com/common/prefetching.html
那么我们每个页面底部都有这么一行代码:
如何验证
要验证某个file prefetching的方案是否真的有效,无非就是以下几步: (假设A页面使用了showcase_d0fbaaef124a8691398704216ccd469a.css
,而B页面不会)
- 让chrome终端打开的时候cache功能依旧有效
- 清空所有本地cache
- 打开B页面,在控制台Networking里看prefetching.html以及附属的资源文件是否被下载了
- 打开A页面,注意:是在地址栏里输入A的网址然后回车,不要打开A页面后习惯性地按Command/Ctrl+R来刷新,不出意外,我们会看到如下图这样的结果:
这说明,这2个css文件是从cache里读的。如果Command/Ctrl+R来刷新页面,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结果:
两者的差别是,Command/Ctrl+R的时候,浏览器会从cache里找该静态文件,如果找到了,会根据上次请求这个文件时得到的cache-control
信息判断该静态文件是否已经过期了,如果没有,会以 if-modified-since
、Etag
等信息作为 request headers 向服务器请求这个文件,服务器如果认为文件没有变过,会返回Http code为304,浏览器于是直接读cache。具体不展开啦,可以看 《HTTP caching 》 和 《Understanding HTTP/304 Responses》。
操作指引
_让chrome终端打开的时候cache功能依旧有效_:Chrome终端的配置里把Disable cache (while DevTools is open)
的勾选去掉
_清空所有cache_:地址栏里输入 chrome://settings/clearBrowserData
打开后勾上 Cached images and files
点 Clear browsing data
_查看浏览器当前cache的资源列表_:chrome://cache/
第二个版本,依样画葫芦
目前看来,上面这个 File Prefeching 的方案是有效的。不过这种是最简陋的试验版,存在几个问题:
- prefetching.html 里的js会被执行,然后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堆js错误 —— 看着难受~
- 通过iframe 加载 prefetching.html 会影响到当前页面相关资源的加载速度
- 每次打开页面都会加载一次 prefetching.html,虽然里面的静态文件都已经在第一次打开的时候被cache住了不会重复下载,但无谓多一个请求终究是没必要。
于是,我们上线使用的版本是这样的:
1、有一段每个页面都会被执行到的js:
// 打开一个iframe,下载之后页面可能需要的js/css
setTimeout(function() {
var lastOpenTime = 0;
var nowTime = (new Date()).getTime();
try {
lastOpenTime = window.localStorage.getItem('staticIframeOpenTime');
} catch (e) {}
if (lastOpenTime > 0 && (nowTime - lastOpenTime < 24 * 3600 * 1000)) {
// 24小时打开一次iframe
return;
}
var iframe = $('
2、prefetching.html 里的资源想办法让他下载但不执行,基本上都是把这些css/js文件当做其他类型的文件来加载,最后参照了《Preload CSS/JavaScript without execution》这篇文章,prefetching.html 中加载js文件的代码大概是这样的:
通过对预加载的js文件只下载不执行
、延时加载prefetching.html
、借助localstorage的记录一天只加载一次prefetching.html
,基本上解决了版本一的3个问题。
效果和问题
移动页面全站上线后,平均loaded时间减少了0.15s,首屏时间没有数据,不过收益应该是可观的
不过,这个版本上线后,我们发现页面在prefetching的时候会假死,最后定位到是因为object加载js导致的(具体为什么会这样还没细究),考虑到我们主要的页面都是在手机端访问的,基本上都是webkit内核(Image的方式在firefox中不兼容也不甚关系),所以我们决定改用Image来加载所有JS。
第三个版本,完美
这个版本除了解决第二个版本的假死问题,还加入了dns-prefetch,关于这部分的背景和思路可以参考我另外一篇文章:《预加载系列一:DNS Prefetching 的正确使用姿势》。
...
...
上线后,丝丝润滑无痛无痒,完美
第四个版本,可以做更多
注意哦,重点来咯!
尽早加载css是减少首屏时间的关键(引申阅读),直接把css inline到html里是个不错的方案。但是,这种方案的缺点是无法充分利用浏览器缓存。所以,我们尝试在现有的File Prefetching 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让首次访问足够快(用css line),后续访问又能利用起浏览器缓存。
我们对一部分重点页面的css文件改用类似加载js的方式去加载,并在加载成功的回调里加一条cookie记录标示该css文件已经被下载。这样在后端输出html的时候,可以根据cookie的信息知道这几个css文件是不是已经在浏览器里cache住了。如果是则正常输出一个标签。如果不是,说明用户是第一次访问这个页面,则直接把css文件的内容inline到html里以求最快出首屏。当然,也会出现从cookie上看客户端已经cache了某个css文件,但实际上没有的情况,由于这种情况下html里输出的还是一个link标签,并不会影响正常的流程。
相关代码大概是这样的,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var loadCss = function(key, url) {
var image = new Image();
var date = new Date();
date.setTime(+date + 1 * 86400000);
// 因为下载的不是图片,实际触发的是onerror事件
image.onload = image.onerror = function () {
document.cookie = key + '=' + url.slice(url.indexOf('build_css')) + ';path=/;domain=.youzan.com;expires=' + date.toGMTString();
};
image.src = url;
}
preloadCss = {
key1: '文件路径',
key2: '文件路径2'
...
}
for (var key in preloadCss) {
loadCss(key, preloadCss[key]);
}
总结
在做 File Prefetching 的过程当中,每一个版本的优化都是不同的人在做的:
A起了个头 ->
B改进到能上线的标准 ->
发现有问题,C改进了它 ->
D又在这个基础上做出了最后一个版本。
这种感觉非常好:)
TODO
- 其实还有一类资源可以加到这个prefetching.html里,那就是常用的图片,不过我们还没这么做。
- 现在我们有赞全部移动web页只使用一个prefetching.html,并还没有针对不同的条件进行针对性的的prefetching。
本文首发于有赞技术博客:http://tech.youzan.com/fil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