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且认个错好了。"(路15:13-19)

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路15: 13)

浪子一定是匆匆忙忙离开的。他在村子里游荡想把他的遗产一股脑儿地卖掉,把物产换成金币。这里的希腊词是synagagon panta,直接翻译是“把一切都变现”。整个村子对他一定十分蔑视,因此他想要急忙逃走。

此外,还有一些细节的知识。公元一世纪的犹太习俗规定,如果一个犹太人在外邦人中间把他的产业挥霍一空,还胆敢回家,全社群的人会在他面前打碎一个大罐子,并说: “如此,你也和你的同胞断绝关系。” 这个仪式叫做Kezazah(字意是“断绝”)。这样做完之后,这个悖逆的人和整个社群就没有关系了。所以,浪子把所有的产业卖掉并把钱带到外邦去是非常冒险的,因为如果他失去了这笔钱,他就是拆毁了和社群之间的桥梁,并且绝无可能再回去了。

他“到”远方去。原文的用词是apedemesen,路加的这个选择寓意深刻,意思是“他从他自己的百姓中间出去了”。而这个年轻人,也确确实实离开他自己的同胞,到外邦人那里去了(从养猪可以看出)。

到了远方的国家后,他“浪费资材”。“浪费”用的词是dieskorpisen,意为“分散”,如家财四散。一直以来,大家默认小儿子是把钱花在不道德是事情上了,所以后面他哥哥说他“和娼妓”吞掉了父亲的产业。但问题是,他哥哥其实什么都不知道!因为寓言并没有真的说明,读者只知道钱财是被浪费掉了,但不知道怎么浪费的。而这里另一个词说他“任意放荡”,zon astos,指的是荒唐败家,生活奢侈,也没有任何对不道德的暗示。

如果观察一个传统中东农村人的生活,就能明白浪子的“放荡生活”是怎么一回事了。钱主要的用途是让自己看起来慷慨大方,他频繁地举行宴会,送昂贵的礼物给别人,就是为了让“新朋友们”看重他。但挥霍是有尽头的,他的摇钱树就如被种在水泥里,距离干枯死亡已经不远了。




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路15: 14)

当小儿子的财产都被挥霍一空后,饥荒又不期而至,他也明白自己有麻烦了。那他为什么立刻不回家呢?有至少两个理由:

首先,在家里他就要忍受哥哥的轻视。既然财产已经分了,那他回去后一切吃穿用度其实都是在用他哥哥的,因此他也就在欠哥哥的债。他和他哥哥之间的隔阂也让他不愿意投靠他父亲。

其次,他必须面对整个村子的人。如上文说的,他回去后就会遭遇Kazazah,并成为一个无家可归、受人嘲弄的乞丐。在街上玩的孩子也会瞧不起那些不幸沦落的人,还会编排歌曲来嘲笑他们。

马可福音10章46-52节记录了一个故事,耶稣医治盲人巴底买。底买来自希伯来语,意味“不洁净”。而巴底买就是“不洁净的儿子”。这就是当地人给这乞丐起的一个诨名。另一个例子在旧约,一群童子嘲笑以利沙的秃头,即便他是一个先知。经文的记录是: “以利沙从那里上伯特利去,正上去的时候,有些童子从城里出来,戏笑他说,秃头的上去吧。秃头的上去吧。他回头看见,就奉耶和华的名咒诅他们。于是有两个母熊从林中出来,撕裂他们中间四十二个童子。”(王下2: 23-24)也许以利沙的报复有些过于严厉了,可我们也能从此看出,一群村里的人集合起来欺讽嘲笑别人时的残酷。这就是浪子会面对的,到时也没有人会站出来保护他,谁让他把财产耗尽在外邦了呢?

寓言提到“那地方大遭饥荒”。对于21世纪的读者来说,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些地方仍会遭遇饥荒,但也有各种国际援助和慈善的行动。可在通信与运输业高度发展以前,一场在中东的大饥荒可谓是一场浩劫。1889年,苏丹因为政治和宗教变革导致了一场大饥荒,一个幸存者向他的子孙回忆说,他当时被卖为奴隶来让家人不挨饿。每天早上都能在恩图曼(苏丹首都)的街头看到死人。等死的人多了,政府下令说每家都有责任把家门口的尸体扔到河里去。而住户却试图把尸体挪到邻居家门口完事。于是每天早上,大家都在为尸体到底是死在谁家门前的而辩论争吵。至于那些商户,则不得不把皮鞭带在身边,以便驱赶那些饿得发狂的乞丐,他们会攻击商人,抢夺他店铺。没有武器的人若在晚上出门,就有可能被袭击然后吃掉。游荡的动物被生剥活吃。一切都成为食物,鞋子的皮革,烂肉和垃圾,棕榈树被吃干抹净。处于农村的一家人若感觉没有活路了,便会封起家门,在内室等待死亡,以免遭尸体被鬣狗吞食的结局。在读耶稣的比喻时,脑中要先记着这样的饥荒的画面,然后再审视浪子甚至愿意在那地吃猪食也不愿意回家的心理动机。




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路15: 15)

”投靠“在原来新约希腊文里只用在两方联合的情况下,如丈夫和妻子的成为一体;又比如灰尘粘在脚上,又如“美善的事要持守”。而这个词kollao本身来自名词kolla(胶水),因此所以可以翻译为”紧紧地攀住“或”依附“。

“那地方的一个人”很可能并不想帮助小儿子。在中东,一般人们会介绍一个很差的工作,以此来摆脱投靠的人。因为只要他们拒绝了,就不是那人的责任了。“那个人”,是一个有些产业,甚至可能在当地政府有些权力的市民(citizen,以区分普通的居住者)。通过小儿子之前的服饰和用语,他一定清楚地知道小儿子是一个犹太人,是厌恶猪的人,但他还是打发小儿子去放猪。但凡小儿子还有些许荣誉感,他就会拒绝这项差事。因为时至今日,中东地区仍然讨厌猪: 穆斯林和犹太人是因为宗教洁净的原因;而绝大多数基督徒也选择如此。在和一些村里的人讨论农事的时候,我也会闭口不谈或羞于承认我的国家有人养猪。但浪子已经绝望了,他同意了。

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路15:16)

“恨不得”的希腊语词epethymei,表示渴望,向往,有欲念(如太5:28,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经文没有说小儿子真的吃了豆荚,只是说他太想吃了,宁愿自己变成猪。连猪都过得比他好,至少它们没有肚腹空空。很明显他也试过乞讨,但结果是“没有人给他”。

浪子更加绝望了。直到一切别的方法都试过了,彻底走投无路了,他开始考虑回家的事。虽然回去要面对父亲,哥哥,和村民的残酷对待,但他也是人,也需要吃东西。趁着他还有点力气足以走回家,他启程了。

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路15:17-19)

小儿子终于“醒悟过来”想要回家了。几个世纪以来,这里经常被翻译为“他悔改了”。但果真如此吗?在他的这段独白中,没有丝毫悔恨的意思,只有想要吃的欲望。他没有说“我让我家蒙羞了”或者“我深深伤害了父亲”。他甚至没有悔恨自己把钱财挥霍一空。实际上,他想的是,“当我挨饿快死的时候,别人有吃有喝还口粮有余。我得做些什么。”一些阿拉伯语的版本把“醒悟过来”翻成“他变机灵了”,而1800年以来,从没有阿拉伯或叙利亚的译本暗示他“悔改”的。

浪子的问题是,他在外邦人的地方用光了钱,如果回家就必须面对Kezazah仪式。除非他把钱还上,才有可能和家族和社群重归于好。这就需要他有一技之长,可以工作赚钱。而想要学习技艺,被师傅接受,小儿子就需要父亲的支持。权衡利弊之下,他决定讲一番非常谦卑的话,来劝他父亲再一次帮他。

可悲的是,浪子还不明白他到底犯了什么罪。他以为就是把钱用完的问题。但不是!而是他伤了父亲的心。如果他是个仆人,回去工作赚钱还债也就没事了。可是他是家里的儿子,这样的解决方法根本不能讨他父亲的欢心。既然他不明白这些,那他说不是真的认罪悔改了。

小儿子排练的“忏悔”的用词其实颇有讲究。他准备说: “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这话让人回想起法老在九个灾之后对摩西说的,“我得罪了耶和华你们的神,又得罪了你们”(出10:16)。每个人都知道法老不是真心认错,而是想哄骗摩西。通过相似的“忏悔”,我们可以看出浪子也有同样的想法: 哄骗他的父亲,让他相信自己,帮自己找一个有名望的师傅,学成之后可以自己赚出一条出路。他不需要什么恩典——他自己就可以经营一切!他没有说“把我当作一个奴隶(doulos)吧”,因为奴隶是得不到工资的,所以他说要当一个雇工,有技能的手工艺人(misthios)。

他知道家里的雇工“口粮有余”,口粮原文为arpos,意为“面包”。面包是农村中基本的食物,每顿饭都需要面包来蘸着酱或菜来吃。译本都忽略了“面包”这个词带有的情感上的弦外之音。一个人劳作不是为了“养活自己”,而是为了“吃面包”。中东有很多惯用俗语和面包有关,对面包的重视也能从新旧约中窥见一斑。在约伯书里,恶人“漂流在外求食(lallehem,面包),说: 哪里有食物呢?”(伯15:23)在主祷文中我们求的是今日的面包(arpos),而不是食物(trophy)。并且“口粮有余”是一种已经超过很多人敢思敢想的生活状态了。浪子想起的是在他父亲家中,连雇工都能享受这小小的奢侈。

接下来故事通过“起来”一词有了些许转折。作为自救计划的开头,浪子想到“我要起来,到……去。”“起来”这词也可可以用来表达“复活”的意思,浪子认为自己就足够有能力来使自己“复活”了。当浪子在那远方的国家这样盘算的时候,并没有想和父亲哥哥复合,也没有要反思自己儿子本分的意思。他也仍然没有明白真正的问题和钱无关,而是关系的破裂;只要他不直面自己的罪,他就不可能理解复合意味着什么,以及复合需要怎样的代价。

再往深里说,浪子其实并没有回家。他是回到了另一种奴役之中。只要他的态度不改变,从属灵层面看,他就仍然是一个身在异乡的人。村里的排挤,他自己内心的抗拒,导致他仍然是一个迷失的人。


原文刊于微信公众号: 熙雍見從無

作者/Kenneth E. Bailey

书名/The Cross & the Prodigal: Luke 15 through the eyes of Middle Eastern Peasants

章节/the Face-saving Plan

译者/ Imlah

你可能感兴趣的:("姑且认个错好了。"(路15: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