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人新春篇】创投圈人脉王吴世春:肺炎,Long China,精益创业,回归听云…

微信图片_20200205111722.jpg
2020年1月1日,吴世春在梅花创投的公众号上发表了《一切应对挑战的力量都来自我们的内心》,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悲观者总是正确,乐观者收获成功,希望我能成为后者。”
本文献给同样希望成为后者的朋友们。

微信图片_20200205111839.png

相信2020,看好机器人、SaaS、国潮、Glocal

科创人:您依旧看好2020年的经济形式?

吴世春:“今年是最困难的一年”,连着几年年初都能听到这句话(笑)。我的看法一如既往,整体经济依旧处于上升通道之中,但投资者和创业者都要有独立思考、发掘差异化价值的能力,不能跟着别人的节奏跳舞。梅花创投每年都能发现一些极具投资价值的垂直领域,都不是所谓的大赛道、大风口。太多资金涌入某个领域意味着狂热与拥挤,这必然会引起资源错配和价值浪费,比如当年的千团大战、共享大战,大量资金涌入后只剩下一地鸡毛。

科创人:在2020年你会更关注哪些垂直领域?

吴世春:首先是机器人,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人力成本上升,机器人代替人工会是长期趋势,属于机器人的未来一定会到来,无人机、无人驾驶、水下机器人都有很高的投资价值。

第二是SaaS,企业粗放式增长的时代可能一去不返,重视数据、上云是不可逆的趋势。听云就是这个领域的代表,运维智能化、监控一体化能满足企业对数据的需求。这方面我们不仅投资了很多企业,我本人也决定回归听云担任董事长,更深入地参与到这个垂直领域。

第三,新国货、国潮,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中国人已经占到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在年轻人心中Made In China是可靠、优质的象征,因此很多领域都将崛起中国自己的顶级消费品牌,梅花创投投资了大量新国货,汪峰的Fiil耳机、新型饮料水茫茫、新型白酒小牛酒、美瞳、美妆、潮鞋……大部分卖得都非常好,年轻人普遍相信“厉害了我的国”是真的。投资新国货品牌是个有趣的体验,你能切实体会到中国供应链的强大,以及新兴媒体对于品牌传播带来的巨大改变,以往那种大型媒体撒广告、出海砸大型活动的品牌推广模式越来越无力,电商、短视频、B站、小红书成为了是年轻人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电商网红和各类Up主成为了商品信任背书和价值共鸣的主体。

科创人:梅花创投在海外也做了多笔投资,这也是基于对中国制造的信心?

吴世春:可以这么说,华为、OV、小米都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不俗的战绩,我们曾经投资的小牛电动已经有30%销售额来自欧美市场。除了实体产品输出,互联网服务输出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中国互联网比南亚、东南亚市场领先5~10年,调研判断该区域互联网发展处于什么水平,将当年在中国取得成功的产品移植并本土化,大概率会取得成功,这就是Glocal(Global + Local)模式。

精益创业,是标准也是赛道

科创人:我们采访过数十家科创企业,很多创业者在2018、2019年遭遇融资难,被迫转型甚至关停,您认为2020年资本市场会回暖么?

吴世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客观世界的规律,市场经济也是一样,想生就生、该没就没,创业者必须要做好觉悟。从投资者视角看,市场上其实有钱,但投资逻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投资者对项目的要求由“规模”转向“效率+利润”,“讲故事—烧钱获客—换市场”,这种模式我判断是一去不返了。我建议创业者一定要读读《精益创业》这本书,让企业运转的更有效率、项目赚钱能力更强,本质是要跑赢你的竞争对手。只要有足够强的造血能力,各个领域的头部创业者一定能顺利融到钱,2019年有一些项目一年内完成了三轮融资。

微信图片_20200205111732.jpg

科创人:对于精益创业也有一些争议,比如有些目前来看十分成功的项目,按照《精益创业》的标准可能根本就不该做?

吴世春:时代不同了,上世纪90年代可能只要你敢站上擂台就能成功,10年前你站上擂台还要打赢一些人才能笑到最后,如今站上擂台的朋友务必全副武装、练就过十关斩八将的本领,否则很难成功。但对中国而言这是一件幸事,创业者能力越来越强、市场配套资源越来越丰富、出色的项目能够更快成型。此外,创业者现在需要关注非常垂直、非常细分的赛道,不要考虑去做一个生态型、未来有千亿美元规模的企业,创业目标应当规划在5亿美元、10亿美元规模的体量上。

科创人:精益这一趋势是否自身也蕴含着商机?

吴世春:是的,前面提到过我看好SaaS行业,并且选择回归听云,都是因为看多“精益化”这个趋势。

就任听云董事长,重注押宝企业级服务

科创人:一位成功且颇具影响力的投资人回归企业担任董事长是个不常见的操作,您为何做出这一决定?

吴世春:听云这么多年来一直行走在正确的路上,如今这个趋势更加明确:未来中国所有的企业都需要一体化监控,否则就意味着低下的运转效率。向管理要利润、向内部要效率是所有企业都将面对的挑战,赚容易钱的时代过去了。我经常拿ofo举例子,作为上一个时代的终曲,野蛮拓展规模带来的是资金使用低效、以贪污为代表的管理失灵还有迟迟无法扭转的负利润。

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听云的核心团队在十几年时间里证明了自己的匠心精神:耐得住寂寞、稳健发展、保持信心。企业服务领域不太容易出现暴力增长,可能一年的增长就是20%、30%。2009年听云团队曾经犹豫过是否答应外界的并购(参考阅读《科创人专访听云联合创始人Wood》),但最终选择不放弃、坚持做下去的朋友占了多数,这份对技术的坚守与信心是听云团队的可贵之处,如果不是他们我也不会有这么大的信心。

科创人:您担任董事长之后会主抓哪一方面的工作?

吴世春:听云在市场占有率上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我有一个观点,在中国任何一个行业都会诞生源自中国的头部企业,中国的市场终将由中国企业主导。海外市场的发展路径可以参考,中国崛起的过程与日本、美国走过的路有相似之处,美国IT服务行业已经非常成熟,相信中国也将孕育出超级规模的IT服务市场,这是对基本趋势的判断。现在,不仅创业模式已经发生根本性、不可逆的改变,成熟企业也面临转型,这个转变过程中会释放出巨大的价值,听云需要把握这一历史性的机遇。

我主导过听云两次重大决策,第一次力主听云独立,第二次反对听云出售,这一次我希望能亲自参与听云的历史性突破。

笃信Long China,中国青年请警惕小确幸

科创人:您曾经在很多场合传递过“Long China”是您的核心投资理念,您是从什么时候形成这一判断的?

吴世春:我个人的成长经历中有太多细节在不断加固对“Long China”的信心。我从一个小山村走出来,来到北京工作、创业,心理一直都有一种朴素的认知:每一天我们都在改变自己的命运,自己取得的每一点成就都与时代息息相关。

不怕大家笑话,1998年上大学的时候,站在一辆尼桑(日产)车前拍照,给自己许了个愿:30岁之前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到北京之后,拎着两个箱子、住在半地下室,我又有一个心愿:在北京买一套自己的房子。意外的是,这两个愿望很快就实现了,我认为这有个人努力的原因,但更多是因为与时代趋势同频。当我自己有了足够能力之后,也希望帮助更多的中国青年实现梦想:趣店罗敏从3个人走到纽交所上市,赤子城团队在地下室创业的时候我就认识他们了,这些蓬勃的青年人既是时代的受益者,也是时代的推动者。无视这隆隆国运,总想着移民、总是悲观、过多关注阴暗面,那一定会错过这个大趋势。

科创人:有什么建议送给有新一代的年轻人?

吴世春:一定不要“小确幸”。一些经济水平不低的国家、地区,年轻人正呈现出明显的低欲望状态,喝一杯奶茶、旅游几天就认为“这就是人生的意义”,不客气地说,这是一种精神鸦片,是社会的慢性病,年轻人要主动拥抱奋斗,否则老去后一定会后悔。

科创人:您是否愿意在2020年的此刻回到自己20岁的时候,正拎着箱子走出北京火车站?

吴世春:青春真的很美好,可要我跟现在的年轻人同场竞争,我没信心,他们比我当年厉害多了(笑)。

人脉王谈人脉:本质是驱动成长的力场

科创人:身为投资圈著名人脉王,请您分享一些有效拓展人脉的方法?

吴世春:我觉得很多人对人脉有些误解,人脉的本质并不是低成本资源渠道,而是具有超高驱动力的成长力场。你加入一个正确的圈子,就会自然而然的驱动自己向前走,你走得越高,这种驱动力越强,当您能跟很多出色的企业家、投资人、LP打交道,你的成长速度一定会超乎想象,正确的人脉圈子就是人生的成长火箭。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样会更清楚自己需要结交哪些人。

其次,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保持向上的欲望,不断迭代优化自己的社交网络。切记,要远离那些发牢骚、不上进、负能量的人,他们是人生的负资产。

第三,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埋单,我当年创业酷讯的时候,技术能力还可以,但商业思维存在着缺陷,很多技术出身的朋友都会遇到这一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努力不断拓宽认知边界。如果认知停止发育,即便努力打进了更高级的社交圈子,也会被圈子淘汰,成为被迭代的对象。

最后一个建议,不要太好高骛远。我遇到过一些朋友总想认识马云,马云很忙的呀;还有一些朋友天天看马云鸡汤,那都是很有营养的见解,但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果,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那些经验是无效的。

科创人:我们发现有很多创业者都曾或多或少陷入过情绪问题,比较常见的是重度焦虑,您的成长过程中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

吴世春:我本人没有遇到这个情况,绝大部分焦虑状态,导致焦虑的问题其实并不严重,严重的反而是焦虑本身。碰到问题的时候想想怎么能改变,看看底层逻辑是不是出了问题,或者反省下自己的预期是不是太高、太理想化。比如刚毕业的朋友,不要总想着要完成一个“小目标”、一夜暴富。巴菲特的大部分财富都是50岁以后积累的,在他50岁之前更多的是学习、成长、积累资源。在事业起步阶段,保持学习、找一位好老师、跟着优秀的团队一起奋斗,都比赚笔快钱重要得多。我的新书《心力》(暂定名) 快出版了,希望能更详细地和大家分享这方面的心得体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创人,技术人访谈,程序员,创业,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