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么成功,怎么就不能陪陪孩子呢?

    每次看到成功人士巡回演讲或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毕生经历都献给了我的工作,我都没有时间陪伴我的家人和小孩。好感人哪,请问,我能抽你两耳光吗?
    中国真是个奇怪的民族,我们重视家族、重视血缘、重视宗亲。但是很多时候,又在潜意识里崇尚为了出人头地而六亲不认:不带小孩、不理亲情。不仅不受批判,反而成了成功人士炫耀自己受了多大委屈和牺牲的资本。看看西方,哪怕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时不时会秀秀天伦之乐,奥巴马谈起自己的女儿时,脸上洋溢的幸福不亚于当上总统的那一刹那。

    我是一个非常狭隘的人,在我看来,所谓成功,就是你身边的人,因为有你,而感到快乐。倘若你赢得了天下,而输了家人,那你的成功,不过是一场泡沫。
    我认识一位外企女强人,非常上进,读MBA、EMBA,职场上节节高升,风头无二。而她的小孩,长期寄存在内地,由爷爷奶奶照看,如今9岁了,多年来保持母子二人一年见一次的频率。她以为自己是圣诞老人么?
    没空陪小孩,孩子还小,懂什么,我现在努力打拼,多赚点钱,给孩子打基础,也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好。但他们知道孩子们怎么说吗,我们做过几次调查,孩子们的心声是:爸爸妈妈,我希望你们不那么成功,我不要昂贵玩具和高价培训班,我只要你们陪我。
    其实父母挣钱固然是重要,但是我觉得能保证吃喝穿行就够了,为什么要拼命挣钱呢?为什么不多点时间去陪陪孩子呢?有时候家长会觉得愧对孩子觉得自己不能陪在他们身边,于是就给他们买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让电子产品代替自己陪伴孩子。所以现在的孩子对电子产品真的是不离手了,没事就拿着手机,平板滑一滑,玩一玩,要不就随处逛逛网站。久而久之孩子最亲的东西就是这些电子产品了。
    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对父母很冷淡?我觉得一是可能这孩子真的不孝顺,二是可能父母平时就没怎么陪孩子,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不浓。父母下班回到家也可能就是上网看电视,孩子在一旁写作业背书,交流有时候很少很少。现在有的父母脾气也不好,动不动就打骂孩子,孩子又娇气,心生不满更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了。我估计很多父母对孩子都说过这句话:“我们每天这么辛辛苦苦的挣钱养家!还不是为了让你有书读!让你有特长!你还不愿意!玩玩玩一天到晚只知道玩!”孩子是得有多郁闷啊。
    在中国,父母舆论环境真是太宽松了,以工作忙为由,把孩子堂而皇之推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请个保姆替代自己来带,相关调查显示,文化程度越高的父母自己带孩子的比例越低;经济状况越好的父母自己带孩子的比例越低。
    而隔代带小孩,成功率不高于30%,因为祖父母辈带小孩,用的大多是传统方式,以撒谎敷衍小孩;用“小心点”“不要去”等口头禅妨碍小孩的创造力和冒险精神;贪小便宜;当着孩子的面讲孩子父母的坏话等……
    当然,不是说,夫妻一方必须辞职全职带小孩,这在中国也不现实,但当父母的,有没有竭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最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呢?双方都要上班的情况下,有没有把下班后的时间、整个周末拿来陪小孩,关注他想做的事,带他一起去认识世界、享受人生呢?
     孩子的成长既需要物质基础,也需要精神呵护,尤其是来自父母亲人的呵护。家长要建立家庭至上的理念,重视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作为爸爸,再忙也要每天回家吃晚饭,每天和孩子玩一次游戏;作为妈妈,再累也要每天给孩子拥抱,每天给孩子讲一个故事。
    我总以为,衡量你是否在意一个人,最显要的参数,不是金钱,而是时间。对于一个人而言,时间比金钱可有限多了,你口口声声说爱孩子,愿意为孩子去死,但是你连每天几小时的亲密相处都保证不了,你爱什么啊!
    家庭教育和心理专家都指出,孩子0到12岁,尤其0到3岁之间是成长的关键时期,父母不应与孩子分离,不要以任何借口和孩子两地分居,或者放在身边也置之不理。能否跟父母尤其母亲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关乎孩子一生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建立。教育专家公认的一点是,孩子0到3岁跟父母相处一分钟,顶得上之后跟父母一年。所以,请别说那种“孩子还小,谁陪都一样”的蠢话了好么?
    所以,每一位父母,你有做出为了孩子舍弃职场晋升、牺牲休息时间、牺牲自我实现这种觉悟么?我身边很多朋友,因为不想因为孩子而降低。生活质量,没做好为孩子牺牲自由的准备,就决定不要孩子,我觉得这样的父母,比生了不养的父母,更负责。
    总之,孩子的成长路上父母是最重要的角色,血浓于水,其他任何人陪伴或者东西陪伴都不能代替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性。所以父母们,放下你们手头的工作多陪陪你们的孩子,我相信这比任何培优班特长班都有用得多的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这么成功,怎么就不能陪陪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