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将来他就要受苦

你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将来他就要受苦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文/婉兮

1

我和先生讨论孩子未来的教育问题时,他总是主张在寒暑假时,把孩子送回老家去,跟爷爷奶奶生活一段时间。

老家有蓝天白云,有最绿色健康的食物,还有一些农活可以做。

公公婆婆在云贵交界的大山里生活了一辈子,日常生活是喂猪养鸡,种菜种粮。如今年近花甲,却不愿跟着我们进城居住。老两口终日奔忙在土地上,辛苦自然是少不了的。

但先生说:“我就是要让孩子吃点苦。”

去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给蔬菜瓜果浇浇水,帮着掰玉米摘花生,或是在奶奶做饭时,去门口的菜地扯一把葱拔一头蒜。

孩子小,自然不能指望他用劳动来创造价值。

但劳动有更深层次的意义,那就是让孩子明白:大米饭不是天生就在电饭锅里的,一粒小小的花生米,需要付出许多辛劳才能被送进嘴巴。

现在这个时代,吃过猪肉却没见过猪跑的孩子一抓一大把,误以为大米长在树上的孩子也比比皆是。

但居然有父母会对此沾沾自喜:“我们家孩子的双手,从没沾过泥巴!”

大概也无可厚非。毕竟是十月怀胎分娩出的骨中之骨、血中之血,所以做父母的,总怕自己给的不够多,唯恐孩子吃苦受委屈,因此总要倾尽全力,去撑起一片不太真实的艳阳天。

问题是,你不能护他一世周全。

这个世界多的是狂风暴雨和风刀霜剑,等在未来的,并不见得永远都是鲜花和巧克力。孩子们将要遇见的人,也必定不会像父母一样事事迁就、处处呵护。

2

那些没吃过一丝苦的孩子,后来长成了什么样?

大学时,我认识一个娇滴滴的女孩,名叫丽莎。丽莎酷爱撒娇,军训第二天便嗲着声音对室友说:“麻烦你帮我打一瓶开水吧,我拎不动诶。”

室友本着助人为乐的精神替她连打三天开水,第四天终于忍不住翻脸。丽莎委屈得不得了:“哎呀我在家从没干过这种活,帮我一下怎么了?”

此后的四年里,帮丽莎套被子装蚊帐变成了室友们的责任和义务。平日里,这漂亮姑娘的脏衣服扔了满床,要等积攒到一定数量,她才会不情不愿地送到洗衣房。

事实上,丽莎并非出自豪门的娇贵千金。相处四年,其言谈举止已足够我们把她的家庭状况拼出一个大概。

90后的独生子女嘛,被父母捧在手心精心养育。离家上大学前,袜子内裤都是妈妈给洗的。结果出了家门两眼一摸黑,整天一副普天之下皆我妈的姿态,没有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不具备与人相处共事的社交力。

原本指望富养出一个高贵的淑女,不料却得到一枚让人操碎心的巨婴。

人类的成长之所以有别于动物,那就是生理发育之外还有心理健全。而这个过程,离不开酸甜苦辣的相互调和。因为五味杂陈,才是人生的本来面目。

童年少吃的那些苦,会在十几二十年后,被千百倍地还回来。

3

谢霆锋在二儿子lucas周岁生日时,亲手剪辑了一段视频作为生日礼物。内容是他在《新警察故事》和《男儿本色》中的极度危险镜头,包括吊颈、跳楼、堕地、撞巴士、腰撞墙角等动作。看的时候,隔着屏幕都能活生生感觉到那种极端的皮肉之苦。

片尾处打上了这样一行字幕:I fight,so you don‘t have to.Live a better life.(我打,所以你不用打,活得更精彩。)

他用这样的方式祝福儿子的美好明天,同时也把自己的艰辛劳累展示给他看,以身作则地告诉孩子:爸爸希望你更好,但没有哪种工作不辛苦。

这是一个父亲的最伟大深情与最良苦用心。

事实上,成长的真正营养品,从来都不是用心剔除苦涩后的蜜糖时光。

可大部分父母,都在有意无意地对孩子隐瞒生活的艰辛。

亲戚家有个儿子,是全家上下的宝贝疙瘩,自小娇生惯养。父母舍不得让他受一点苦,总是节衣缩食,全方位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

小学时,看到同学们穿着耐克球鞋,他回家撇嘴,妈妈二话不说便领他去专卖店买了最新款。他不知道,那是妈妈辛辛苦苦好几个月才攒下的血汗钱。

高中时,苹果手机风靡一时,他哭喊着在同学面前丢了脸。爸爸只得向亲朋好友借钱,满足了儿子那点“”小小的无伤大雅的虚荣心”。

没办法,毕竟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你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将来他就要受苦_第2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在父母的千依百顺中成长起来的男孩,想当然地以为天下的一切都能轻松得来,学习自然也没有太用心,高考落榜后,也就心安理得当起了“啃老族”。

倒也做过好几份工作,可不是嫌工资低了,就是吃不得苦受不得累。好不容易谈个女朋友,又逼迫着父母买房买车,把自己该负担的责任全部推到父母身上。

眼看着一辈子就这样浑浑噩噩了,父母悔之不及,却为时已晚。

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身为父母,你可以替他去吃苦,但无法代他去成长。

4

一个妈妈说:“我们推崇富养,不希望孩子因为吃过苦而变得敏感自卑。”

你看,总有人把吃苦放在富养的对立面。但事实上,这是对富养最大的误解。因为此二者并非不可共存的矛盾关系。

所谓富养,富在精神内涵,养在气质性情,又岂能等同于简单粗暴的不吃苦?

真正的贵族培养里,有那么一项,是把“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作为“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必要条件。

英国杂志曾报道过学费高达两三万英镑的私立女校,让人惊异的是,白富美们的住宿条件简陋至极:“木板床上只垫着一床薄薄的褥子,冬日的寒气会从老旧的窗户里不断渗透进来。早餐未必能比公立养老院提供的膳食好多少,仿佛还停留在简奥斯丁的时代。”

无独有偶,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曾国藩,却执意把妻儿留在乡下老家。他在信里要求儿子,必须每天把所有房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每天要练1000个字。

曾家的孩子们,虽有贵为朝廷重臣的父亲,却无世家子弟的骄奢淫逸之风。所以这个家族绵延至今的190余年间,有名望的人才出了240余人,纨绔子弟却一个不见。

吃苦和成才没有必然联系,但对待苦与累的态度,已隐隐约约地暗示了一个孩子的未来。

而一个个孩子的未来,则构成了一个家族乃至整个社会的明天。

5

老鹰训练小鹰迎风飞翔时,胆怯的小鹰不敢展开翅膀。老鹰便直接把自己的孩子推出巢外,任由它滚下悬崖。

小鹰笔直坠落,甚至撞上岩壁,但身处困境的小鹰反而开始挣扎,奋力拍翅……

每一只翱翔天际的雄鹰,都由胆小怯懦的小鹰成长而来。

每一个独当一面的能人,也都是由懵懂无知的孩童长成的。

苏联教育家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动手,亲自参加实践,吃点苦,受点累,不但可以探究知识奥秘,培养创造能力,而且有利于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形成”。

但这不代表人为设置障碍,更不是将孩子的意愿弃之不顾任意施“虐”,而是不主动搬开绊脚石,让孩子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磨砺意志,培养抗挫折力。

此外,吃苦需适度,应当与年龄相适应。

比如,3岁孩子被要求独自收拾整理玩具,6岁的孩子则可能是清洗自己的袜子和内裤。

这些一件一件独立完成的小事情,逐渐构建起了一个人的做事能力与处世姿态。要知道,美好的明天,永远都只由孩子自己来成全。

有见识有智慧的父母都明白,家风才是一个家庭的真正不动产。金山银山保不得一世无忧,唯有对抗逆境的勇气和能力,才是开启幸福人生的真正密码。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

那深远之处,在于透过眼前的一点苦涩与艰辛,看到了来日的山长水阔。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将来他就要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