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TCP原理首先要知道TCP协议的报文格式:
TCP 用于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
当应用程序希望通过 TCP 与另一个应用程序通信时,它会发送一个通信请求。这个请求必须被送到一个确切的地址。在双方“握手”之后,TCP 将在两个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一个全双工 (full-duplex) 的通信。这个全双工的通信将占用两个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线路,直到它被一方或双方关闭为止。
TCP报文由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首部一般由20-60字节(Byte)构成,长度可变。其中前20(Byte)格式固定,后40(Byte)为可选。
因为,TCP报文还得传给下层网络层,封装成IP包,而一个IP包最大长度为65535,同时IP包首部也包含最少20(Byte),所以一个IP包可以包含的数据部分最大长度为65535-20(TCP包首部)-20(IP包首部)=65495B。
TCP报文中数据部分是可选的,即TCP报文可以不包含数据(同理IP包也可以不包含数据)。不含数据的TCP报文通常是一些确认和控制信息类的报文,如TCP建立连接时的三次握手和TCP终止时的四次挥手等。
1、源端口号(Source Port)
长度为16位,指明发送数据的进程。源端口和源IP地址(IP地址信息在IP包中)的作用是标识报文的返回地址。
2、目的端口号(Destination Port)
长度为16位,指明目的主机接收数据的进程。这个端口指明报文接收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地址接口。
3、序号(Sequence Number)
也称为序列号,长度为32位,该序列号被用来跟踪发送端发送的数据量。每一个包中都包含序列号。
4、确认号(Acknowledgement Number)
长度为32位,确认号包含发送确认的一端所期望收到的下一个序号。确认号只有在ACK标志为1时才有效。
TCP报头内的确认编号栏内包含的确认编号(w+1)为下一个发送端的预期序列编号,同时提示远端系统已经成功接收所有数据。
5、首部长度
长度为4位,用于表示TCP报文首部的长度。用4位(bit)表示,十进制值就是[0,15],一个TCP报文前20个字节是必有的,后40个字节根据情况可能有可能没有。如果TCP报文首部是20个字节,则该位应是20/4=5。
6、保留位(Reserved)
长度为6位,必须是0,它是为将来定义新用途保留的。
7、标志(Code Bits)
长度为6位,在TCP报文中不管是握手还是挥手还是传数据等,这6位标志都很重要。6位从左到右依次为:
URG:紧急标志位,说明紧急指针有效;
ACK:确认标志位,说明确认序号有效;
PSH:推标志位,置位时表示接收方应立即请求将报文交给应用层;该标志置位时,接收端不将该数据进行队列处理,而是尽可能快地将数据转由应用处理。在处理Telnet或rlogin等交互模式的连接时,该标志总是置位的。
RST:复位标志,用于重建一个已经混乱的连接;用于复位相应的TCP连接。
SYN:同步标志,该标志仅在三次握手建立TCP连接时有效
FIN:结束标志,带该标志位的数据包用于结束一个TCP会话。
8、窗口大小(Window Size)
长度为16位,用来表示想收到的每个TCP数据段的大小。TCP的流量控制由连接的每一端通过声明的窗口大小来提供。窗口大小为字节数,起始于确认序号字段指明的值,这个值是接收端正期望接收的字节。窗口大小是一个16字节字段,因而窗口大小最大为65535字节。
9、检验和(Checksum)
16位TCP头。源机器基于数据内容计算一个数值,收信息机要与源机器数值 结果完全一样,从而证明数据的有效性。检验和覆盖了整个的TCP报文段:这是一个强制性的字段,一定是由发送端计算和存储,并由接收端进行验证的。
10、紧急指针(Urgent Pointer)
长度为16位,指向数据中优先部分的最后一个字节,通知接收方紧急数据的长度,该字段在URG标志置位时有效。如果URG标志没有被设置,紧急域作为填充。加快处理标示为紧急的数据段。
11、选项(Options)
长度为0-40B(字节),必须以4B为单位变化,必要时可以填充0。通常包含:最长报文大小(MaximumSegment Size,MSS)、窗口扩大选项、时间戳选项、选择性确认(Selective ACKnowlegement,SACK)等。
12、数据
该TCP协议包负载的数据。
UDP数据段格式比较简单,如下:
UDP数据报由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其中首部只有8B(字节)。
1、源端口号(Source Port)
长度为16位,指明发送数据的进程。
2、目的端口号(Destination Port)
长度为16位,指明目的主机接收数据的进程。
3、长度
长度为16位,该字段值为报头和数据两部分的总字节数。
4、检验和(Checksum)
长度为16位,UDP检验和作用于UDP报头和UDP数据的所有位。由发送端计算和存储,由接收端校验。
5、数据
该UDP协议包负载的数据。
IP数据包是一种可变长分组,它由首部和数据负载两部分组成。首部长度一般为20-60字节(Byte),其中后40字节是可选的,长度不固定,前20字节格式为固定。数据负载部分的长度一般可变,整个IP数据包的最大长度为65535B。
1、版本号(Version)
长度为4位(bit),IP v4的值为0100,IP v6的值为0110。
2、首部长度
指的是IP包头长度,用4位(bit)表示,十进制值就是[0,15],一个IP包前20个字节是必有的,后40个字节根据情况可能有可能没有。如果IP包头是20个字节,则该位应是20/4=5。
3、服务类型(Type of Service TOS)
长度为8位(bit),其组成:前3位为优先级(Precedence),后4位标志位,最后1位保留未用。优先级主要用于QoS,表示从0(普通级别)到7(网络控制分组)的优先级。标志位可分别表示D(Delay更低的时延)、T(Throughput 更高的吞吐量)、R(Reliability更高的可靠性)、C(Cost 更低费用的路由)。
TOS只表示用户的请求,不具有强制性,实际应用中很少用,路由器通常忽略TOS字段。
4、总长度(Total Length)
指IP包总长度,用16位(bit)表示,即IP包最大长度可以达216=65535字节。在以太网中允许的最大包长为1500B,当超过网络允许的最大长度时需将过长的数据包分片。
5、标识符(Identifier)
长度为16位,用于数据包在分段重组时标识其序列号。将数据分段后,打包成IP包,IP包因走的路由上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到达目地的时间,到达目地的后再根据标识符进行重新组装还原。该字段要与标志、段偏移一起使用的才能达到分段组装的目标。
6、标志(Flags)
长度为3位,三位从左到右分别是MF、DF、未用。MF=1表示后面还有分段的数据包,MF=0表示没有更多分片(即最后一个分片)。DF=1表示路由器不能对该数据包分段,DF=0表示数据包可以被分段。
7、偏移量(Fragment Offset)
也称段偏移,用于标识该数据段在上层初始数据报文中的偏移量。如果某个包含分段的上层报文的IP数据包在传送时丢失,则整个一系列包含分段的上层数据包的IP包都会要求重传。
8、生存时间(TTL)
长度为8位,初始值由操作系统设置,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转发后其值就减1,减至0后丢弃该包。这种机制可以避免数据包找不到目地时不断被转发,堵塞网络。
9、协议(Protocol)
长度为8位,标识上层所使用的协议。
10、首部校验和(Header Checksum)
长度为16位,首部检验和只对IP数据包首部进行校验,不包含数据部分。数据包每经过一个中间节点都要重新计算首部校验和,对首都进行检验。
11、源IP地址(Source IP)
长度为32位,表示数据发送的主机IP。
12、目的IP地址(Destination IP)
长度为32位,表示数据要接收的主机IP。
13、选项字段(Options)
长度为0-40字节(Byte),主要有:安全和处理限制(Security)、记录路径(Record Route)、时间戳(Timestamps)、宽松源站选路(Loose Source Routing)、严格的源站选路(Strict Source Routing)等。
在世界上各地,各种各样的电脑运行着各自不同的操作系统为大家服务,这些电脑在表达同一种信息的时候所使用的方法是千差万别。就好像圣经中上帝打乱了各地人的口音,让他们无法合作一样。计算机使用者意识到,计算机只是单兵作战并不会发挥太大的作用。只有把它们联合起来,电脑才会发挥出它最大的潜力。于是人们就想方设法的用电线把电脑连接到了一起。
但是简单的连到一起是远远不够的,就好像语言不同的两个人互相见了面,完全不能交流信息。因而他们需要定义一些共通的东西来进行交流,TCP/IP就是为此而生。TCP/IP不是一个协议,而是一个协议族的统称。里面包括了IP协议,IMCP协议,TCP协议,以及我们更加熟悉的http、ftp、pop3协议等等。电脑有了这些,就好像学会了外语一样,就可以和其他的计算机终端做自由的交流了。
TCP/IP协议分层
TCP/IP协议族按照层次由上到下,层层包装。
应用层:
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比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访问、远程登录等。远程登录TELNET使用TELNET协议提供在网络其它主机上注册的接口。TELNET会话提供了基于字符的虚拟终端。文件传输访问FTP使用FTP协议来提供网络内机器间的文件拷贝功能。
传输层:
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一、格式化信息流;二、提供可靠传输。为实现后者,传输层协议规定接收端必须发回确认,并且假如分组丢失,必须重新发送。
网络层 :
负责相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三方面。
一、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收到请求后,将分组装入IP数据报,填充报头,选择去往信宿机的路径,然后将数据报发往适当的网络接口。
二、处理输入数据报:首先检查其合法性,然后进行寻径–假如该数据报已到达信宿机,则去掉报头,将剩下部分交给适当的传输协议;假如该数据报尚未到达信宿,则转发该数据报。
三、处理路径、流控、拥塞等问题。
网络接口层:
这是TCP/IP软件的最低层,负责接收IP数据报并通过网络发送之,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IP数据报,交给IP层。
TCP/IP
TCP/IP 意味着 TCP 和 IP 在一起协同工作。
TCP 负责应用软件(比如你的浏览器)和网络软件之间的通信。
IP 负责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TCP 负责将数据分割并装入 IP 包,然后在它们到达的时候重新组合它们。
IP 负责将包发送至接受者。
IP 是无连接的
IP 用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IP 是无连接的通信协议。它不会占用两个正在通信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线路。这样,IP 就降低了对网络线路的需求。每条线可以同时满足许多不同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需要。
通过 IP,消息(或者其他数据)被分割为小的独立的包,并通过因特网在计算机之间传送。
IP 负责将每个包路由至它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