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点:

  1. 磁盘容量配额:
    xfs_quota:
    dequota:
  2. 软硬链接:
  3. RAID: 磁盘阵列组:降低硬盘损坏丢失书架的几率;提高硬盘读写速度。
  4. mount:mount /dev/sdb2 /backup
  5. umount: umount /dev/sdb2

二、 添加硬盘设备:(添加硬盘,分区,格式化,挂载)
1 fdisk /dev/sdb1
2 file /dev/sdb1
3 partprobe
4 mkfs
5 mkfs.xfs /dev/sdb1
6 mkdir /wangrong
7 mount /dev/sdb1 /wangrong
8 df -h
9 vim /etc/fstab
10 /dev/sdb1 /wangrong xfs defaults 0 0
wq! (保证重启后永久有效)

三、添加交换分区
1 fdisk /dev/sdb(有时候需要重启电脑,才会有/dev/sdb2)
2 mkswap /dev/sdb2
3 free -m
4 swapon /dev/sdv2
5 vim /etc/fstab
6 /dev/sdb2 swap swap defaults 0 0
wq! 保重重启后永久有效!

四、xfs_quota和 edquota命令
Filesystem:分区,开启了磁盘配额的分区
blocks:1028 用户在该分区下 “已经使用” 的空间 “K” 为单位。
soft:磁盘空间的软限制:用户使用的空间达到该值的时候,会报警。
hard:磁盘空间的硬限制:最大能使用的空间。
inodes:用户 “已经创建的” 文件数量。
soft:用户创建的文件数量,达到该值的时候,报警。(一般不进行限制,或者限制值很大)    
hard:用户最多只能创建多少个文件

软硬连接方式:
硬链接:指向源文件inode的指针;
软链接:仅仅包含所链接文件的路径名;

五、学习体会
这部分内容是我感觉到比较吃力的一部分,因为对磁盘的操作本来就少,而且是linux操作系统,感觉有些可怕,但是实际上上手操作的时候,还是比较简单的,书本上的练习实践都可以实现,并不难。可怕的是自己不用心体会,不去上手练习,这才是问题和困难所在。

给自己加油,所上手练习,多看书,多思考,就会有所成就。加油!!!

六、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