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霍之事的牺牲品——观刘贺墓文物之后的胡思乱想

      在中国古代,你如果要赞扬一个重臣,就夸奖他行“伊周之事”;如果想要陷害一个重臣,就说他想行“伊霍之事”。一字之差,意思完全不同。“伊”都是指伊尹,“周”是周公,而“霍”是指霍光。伊周的共同点都是摄政辅佐幼主,伊尹权力更大,没有史料记载当时有譬如管蔡之类能跟他捣乱的人。伊霍的共同点是废立,不同点是伊尹“放太甲于桐宫,”三年后迎回复辟了,而刘贺却变成了汉废帝。

      很小的时候,看过一本连环画叫《刘贺登基》,说十八岁的皇帝刘贺觊觎十六岁的上官皇太后(霍光的外孙女)。还养了一只大狗,像赵盾的故事一样,要咬死霍光。登基二十七天,作恶一千多件,看得我,义愤填膺,巴不得自己钻进书里劝霍光废掉刘贺。

      刘贺应该做梦也想不到,就因为他逃过了盗墓贼的魔爪,两千年后又突然走进了大家的视线,成了个网红。

     前些天去首都博物馆看了这个展览,得至少提前一周预约。


伊霍之事的牺牲品——观刘贺墓文物之后的胡思乱想_第1张图片
伊霍之事的牺牲品——观刘贺墓文物之后的胡思乱想_第2张图片
伊霍之事的牺牲品——观刘贺墓文物之后的胡思乱想_第3张图片
伊霍之事的牺牲品——观刘贺墓文物之后的胡思乱想_第4张图片
伊霍之事的牺牲品——观刘贺墓文物之后的胡思乱想_第5张图片
伊霍之事的牺牲品——观刘贺墓文物之后的胡思乱想_第6张图片
伊霍之事的牺牲品——观刘贺墓文物之后的胡思乱想_第7张图片
伊霍之事的牺牲品——观刘贺墓文物之后的胡思乱想_第8张图片
伊霍之事的牺牲品——观刘贺墓文物之后的胡思乱想_第9张图片
伊霍之事的牺牲品——观刘贺墓文物之后的胡思乱想_第10张图片
伊霍之事的牺牲品——观刘贺墓文物之后的胡思乱想_第11张图片
伊霍之事的牺牲品——观刘贺墓文物之后的胡思乱想_第12张图片

     真正的皇家气派,当过大一统王朝皇帝的人,祭祀过天地的人,虽然史书上留下的名声不好,但考古价值肯定比马王堆的辛追分量重。后面这金灿灿的就是武帝铸的马蹄金和麟趾金了,用来赏赐大家的。不过他可真小气,要是没去看,我都想不到马蹄金、麟趾金居然是中空的。汉代中央政府的财政也真的是困难,老是用鹿皮做钱币,还酿酒卖给诸侯王,换金子。

      现在想想,汉昭帝刘弗陵和汉宣帝刘病已中间差两代,刘贺也许只不过是霍大将军用来过渡的台阶而已。霍光与后来所立的刘病已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娶霍光的小女儿是当了皇帝之后的事吧),但是刘病已的祖父卫太子刘据与霍去病却是姨表兄弟,与霍家的中心人物霍山霍云是有血缘关系的。而当年和卫太子在长安对战的丞相刘屈氂,是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儿女亲家,后来因为谋立刘贺的父亲(李广利的外甥)被汉武帝腰斩了,他们的家人也被杀光了,贰师将军阵前降了匈奴。刘贺家的势力想必也由此凋零了吧。

      高阳先生的《慈禧全传》里面说,肃顺给病重的咸丰皇帝出主意,让他仿效武帝诛钩弋夫人的故事,杀掉当时还是懿贵妃的慈禧。个人认为这个即便作为小说情节逻辑上也是说不过去的。谁都能出这个主意,肃顺却不能招这个忌讳,因为皇帝会马上想到谁会成为霍光。而且,武帝杀了未来的太后,明显是个败笔,减弱了君权,搞了三个辅佐的大臣。金日禅比武帝晚一年就死了,霍光斗死了上官桀(他们俩还是儿女亲家。康熙年间,索尼也是早死,鳌拜和苏克萨哈也是儿女亲家),最终成为了一代权臣(只可惜连累死了桑弘羊)。梁启超说过:“历代君主,鉴兴亡之由,讲补救之术,其法日密一日”。哪个皇帝都不会想让自己的儿孙在权臣的手下战战兢兢、如芒在背的,霍光也就后无来者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伊霍之事的牺牲品——观刘贺墓文物之后的胡思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