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学习--序

读冯友兰先生的《哲学简史》,虽说是简史,但是读来也确实有醍醐灌顶之感。自己之前对于中国的哲学仅限于“儒释道”的认识——当然退一步说,这些说的是宗教,并不等同于哲学——今天读来第二章却对中国哲学之所以为如此有了初步的认识。尽管冯先生的观点也是一家之言,但是确实能够比较好的解释了古代哲学的特点。利用早上的一个小时读完,自己将所理解到的东西简单归结如下:


哲学学习--序_第1张图片

1.简单来说,整个逻辑的起点是基于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为一个大陆国家,虽然有海岸线,但是古代的中国人很少乘船出海到访其他地方,因此大致还是一个大陆国家。对于一个大陆国家而言,主要的经济形式就是农业,也因此所有的政治或文化政策的制定都是以土地为核心,并且将人们分成了士农工商四个阶级,其中士农当然是最光荣的阶级,能够“耕读传家”的家庭是值得自豪的;

2. 由于是农业为主的大陆国家,因此导致人们世代必须依靠土地生活,也就导致了中国特有的家族制度,几代人生活在一起,关系复杂,也因此崇拜敬重祖先,因为如此大的一家人需要有一个精神上的凝聚符号;儒家思想的绝大部分都在论证家族制度的合理;

3. 农业生活非常依靠自然,因此人们也在劳作当中关注自然,发现自然,体会自然。一方面是体会到自然的规律,万物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人们悟出了朴素的辩证法,道家提出了“反者道之动”,意思是说每件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就是每个事物都包含着自身的否定。这点从自然的变化中是很自然领悟出的道理。也因此儒家和道家都主张“勿太过”,过犹不及,做的少或没做也好于做的太过,因为事情往往会导向反面;另一方面就是由衷地敬重自然,欣赏自然,因此也有了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4. 中国作为大陆国家,同希腊英国类似的航海国家相比,最大的不同可以用孔子的那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比喻,这也造就了大陆国家尊重自然,鄙视人为,喜欢墨守陈规,不鼓励发明创造的性格特点;

5. 像上面所说的,一个民族或时代的哲学必然是基于当时的实践经历所做出,即受限于生活的限制,人们只能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因而这许也就有特定的强调之处和省略之处,这些就构成了这个哲学的特色;

6. 尽管时代改变,哲学中也有一部分适应那个时代的部分需要改变,但是作为哲学,这其中还有关于社会和人生普适一般规律存在。比如儒家中理想的人生应当是对宇宙有极高的觉解,却仍然置身于人类的五种基本关系的界限之内,“内圣外王”。如今的五种基本关系当然不再需要墨守陈规地去遵守,必须改变,但是这不影响理想人生同时需要自我修养和社会功效的有机统一。

昨天今天看的只是个序,接下来就开始正式阅读诸子百家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哲学学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