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慢

正在热映的电影《芳华》几乎要霸占了我整个朋友圈,故事发生在部队文工团,主人公是一群正值芳华的年轻人。虽还未亲自去感受它的荧屏冲击,但对故事的情节倒也能想象一二。单从起初曝光的海报,便不难看出,离不开文艺,牵连着爱情。

导演冯小刚以文工团为出发点,让整部影片的背景与特定的大时代挂钩,在观众为“文艺”、“爱情”买单的同时,它还勾起了一代人的青葱回忆,自然就拉近了和观影者的距离。

《芳华》的热度,和下午看过的几部小短片,让我迫切的想要说些什么话。

3岁拿话筒唱歌,短暂的麦霸经历。整个小学除过学习,疯狂的爱过画画,水彩笔、蜡笔、颜料……一整套齐全的工具,还背着画板去山上写生;每年六一儿童节会登台表演,那时候对待跳舞这件事极为认真。初中二年级,开始接触话筒,听自己的声音通过广播在整个校园传送,有一些自豪。高二那年,从幕后走到台前,手握话筒,拥有了一个新称呼——主持人。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大学四年,从校园到校外,到工作岗位,都做着和它相关的事情。

因为主持场合的原因,我很早就接触了各类关于文艺的活动,见过很多有文艺情怀拥有文艺梦的人,也常常打趣说自己是半个文艺圈的人,可正式和文艺有交集,也不过一年有余的时间。

2016年7月9日,我的一位老师带我走进他的文艺圈,在这里,深深体会到文艺上升到文化的内涵。她们是再普通不过的中年妇女、家庭主妇,他们是退休没有工作的寻常老百姓;她们中有的头发花白、甚至满头银丝,他们虽年过古稀、走起路来却依旧风度翩翩。她们平均年龄近70,可穿上舞鞋,足尖芭蕾不成问题,绷脚、立足、旋转、大跳……每一个动作接近完美。她们平均年龄高达80,身着旗袍,脚踩10公分的高跟鞋,步履优雅又整齐,把东方女性的神韵和气质展示的淋漓尽致。他们虽不是艺术世家出身,可朗诵的声情并茂、扣人心弦;唱起歌来惹得现场掌声连连,器乐演奏方显专业,叫人赞叹不已。

他们不单单是展示自我,为了表演而表演。每一场文艺活动中都会涌现出一大批有追求的文艺爱好者,通过自己的表演,不断向观众传达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且紧扣时代主旋律。不管是藏族舞、傣族舞、苗族舞、回族舞、蒙古族舞……每一个定点动作,每一次弓背、抖肩、甩头……都能做到连贯和自然。不管是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妆容、发束和服装无一不体现她们的专业态度。

至此,我看到过,接触过上百支中老年文艺表演团队。真正喜欢文化,追求艺术的人,无论小舞台,还是大舞台。音乐起,他们就是最好的民间艺术家。可能,曾经他们也有过一个关于文艺的梦想,可碍于没有平台展示,没有条件支撑,不得不暂时放下。


岁月的变迁赋予了他们更强大的力量,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平台提供给他们,为他们弥补曾经缺失的芳华。我想,是这份来之不易,让我们看到了他们难能可贵的勇气和蓬勃的朝气,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精神,更值得我们每一个年轻人去学习。

看短片时,除过被他们的表演精神感动外,更为他们褪去演出服,卸掉精致妆容后,面对自己爱人的那份真情而动容。

一枝玫瑰花,一个拥抱,一句“我爱你”,两人四目相对,皆泪流满面。视频中的叔叔阿姨,甚至有些可以称呼为爷爷奶奶,他们的爱情普通又平凡,却处处流露真情,采访里的每一句话就像是催泪弹。

他说:“我们都这岁数了,以前也没怎么说过‘我爱你’,谢谢你的陪伴和包容,我爱你”。

“电视剧里演到说‘我爱你’,就转过头给彼此说一句,我们一直是这样……”阿姨脸上满是自豪和甜蜜。

“就一直希望他能送我一束玫瑰花,蓝色妖姬。给他说吧,他不知道蓝色妖姬是什么。我说,玫瑰花没有,狗尾巴花儿也行,他倒问我那是什么花……”埋怨的语气,阿姨却全程对着镜头笑不拢嘴。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我想,只言片语写不出他们爱情的真挚,可这几句歌词却足以诠释他们的真心。

节奏有些错落,顺序有些杂乱,但初衷和感情是真诚有致的。关于文艺,希望他们能继续爱自己所爱,在舞台上尽情绽放。关于爱情,希望在最普通最平凡的日子里,他们依然能记起年少的悸动,然后,相濡以沫。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前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