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朋友圈才知道,记者节又快到了。
11月8号。
高中时我读的理科,高考考成shi被调剂到东北一所二本学校,一个从没听过的专业。报到那天大哭了一场,但还是没有回去复读。
说不上喜欢或不喜欢,倒也扎实去学。不入流的学校不会经常邂逅大师大家,连大专家都没有。外聘老师是那个省会城市媒体的记者编辑,慢慢觉得还挺有意思。也常去图书馆,想想那时候还算用功,也是看了不少书的,知道了业界很多知名的媒体和记者,有很多名记名篇。
记者,在读书的时候,也被撩动地视之为神圣的职业和了不起的身份,在20年前也的确是这样。
那是纸媒的黄金时代,包括都市报晚报兴起,日子无比好过。包分配的年代,很多人以能从事记者编辑这样代表着高大上知识分子身份的职业而自豪。
在我目之所及,那时候很多栏目记者报道很容易成为网红,而不像现在,前阵子看新闻,南方报系现在转型要专门打造网红记者,言及原因我想无非是粉丝经济,更重要的现在早已不是那个一篇报道就能成名的年代。比如,王克勤的一篇打黑报道就让他名满全国。
没见过世面的青年学生很容易被震撼和鼓动,中青报的冰点周刊,南方周末每年慷慨澎湃的发刊词,看汶川地震报道被震撼和感动地热泪盈眶,各种推动社会变革的报道比如孙志刚之死,各种关注底层的报告文学,每逢大事记者的身影,还有那一群充满理想主义的热血青年,都令人无比激动和向往。
也曾经梦想做一名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新闻侠客。
然而,于我,刚刚触及那份热血的尾巴,不待深耕,就被迅速抽离到了另外一个轨道,没有专业主义,更多是喧嚣和躁动。
其实说起来讽刺,本人性格并不适合记者这个职业。当年差点毕业就失业。然后我还是做了这一行,但是是远离社会反面的记者。时间久了,我已身处其中并认同。毕竟这个社会正面和积极是主流,媒体有正面引导之责,尤其在各种问题和矛盾频发的社会转型期。(我这么说会被很多愤青鄙视)我们当然也知道,这个社会有很多人生活在无助之中。
那天,中青报刘畅来讲课。声音洪亮,讲起每次采访和报道,讲到彻夜写稿,讲到一个月写20多篇,讲到那些引起反响的报道,都充满自豪满足和激情。他讲到报道山西繁峙矿难,这次报道使他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他讲到当年央视新闻调查栏目刚成立时邀他加入,他思忖再三应下了那个领导,答应考虑考虑。随后他就去了云南出差,也是一个调查类报道,当他在一个晚上完稿合上电脑的时候,“一种深深的满足感”油然而生,一个复杂的事件在他笔下被呈现地清晰而完整,他享受这种文字带来的快乐。这种快乐也只有写字人能懂。回到北京他就回绝了央视邀请,但是他没好意思说出那个真实的理由。他是笑着跟我们讲,看不出后悔和遗憾。
大概是他讲到繁峙矿难,讲到他遭遇的险境,教室某个角落出现了掌声,迟疑几秒钟,开始陆续零星出现更多的掌声,我也跟着鼓起来。
这还是让我有些惊诧。对当年的那些专业而纯粹的记者,现在的年轻人还能认同,而不是麻木不觉,或者不以为然,或者嘲笑本不用那样冒险拼命,因为现在做记者就“简单”多了啊。
这一堂课,好像让我见到了真正的新闻人。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对新闻事业由衷的炽爱执着,新闻人的纯粹简单,以及为报道偶尔改变社会而发自内心的自豪感,这让只是从书本上了解并向往的新闻理想主义的我辈,听听都好像感染了力量。
这几天,小鱼总在跟我讨论媒体的堕落,(应该是一直以来,他都很热衷批判媒体,热衷于解构一切伟大光荣正确的事物。不过好像现在的年轻人都是这样。)听说山东台还炮制了一起医患关系谣言。我没怎么关注,如果是真的,那真是给记者节献礼了。对于虚假失实报道或者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等媒体乱象,现在很多声音将其归咎于记者都沦为了新闻民工,工资低待遇差高风险,常常还遭遇采了不能发的窘境。
对于这种现象,官方解释有几个原因,但是工资低待遇差绝不是主因。外部环境媒体制度内在自律和修养,还有新闻消费主义导致了报道的产品化和商业化。都是大道理。
为什么不是主因?教材给出了一个例子,我觉得可以应用于很多事情。当年苏格拉底被诬陷入狱判死,朋友劝他越狱。苏格拉底拒绝了,在他看来,如果因为法律不健全他就不去遵守,那么越狱也是一种犯罪。最后他还是选择赴死。这固然有他的迂腐,但是这种在别人身上体现出的坚持纯粹而非圆滑识势,外人看着也是蛮有力量。
上学那会儿,我想象着能去新闻类周刊,做深度报道,那时候还自以为有深度有力气呵呵。那根不安分而略有热血的神经也曾经被挑动,但,却很快凉下去。
当写过“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的沈灏折戟,再次让大家意识到的不仅是媒体的冬天来临,被浮躁日益消解的还有曾经的人文关怀、专业主义、理想情怀。也许不会再有人甘心像刘畅那样,工作十年,走过除港台澳以外的祖国所有省份,积蓄却是负数。(他说经历是记者最宝贵的财富。的确,阅历也会弥补男人的很多缺点)记者的身份也不再自带光环,甚至自己都没有了社会瞭望者和所谓知识分子的底气。
但是,爱,是需要力气的。保持对生活的热望,保持对职业的进取,保持对周遭的热情,都是需要力气的。我们需要在一地鸡毛充满焦虑与纠结的生活中,给自己不断寻找支撑点,让自己不失体面地,去面对自己面对未来。
但是,但是,说这么多,我好像一直在给自己找借口,为懒惰找借口。嗨。
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