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之青莲寺旁

             旅行者——在某一瞬间,让我的心灵深处泛起了一丝的感觉,想以此写上一首诗歌,最终还是不能如愿。想想也是,诗歌本是即兴之作、信手拈来的,又岂能是咬文嚼字、思量可得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三个字已在我的心里占了一个位置,时机到来了就要给它一个交代。

             青莲寺是一个旅游胜地吗?肯定不是。在泉州算得上名号吗?应该也还没有。它就坐落在丰泽城东世界城的边上,也算不上大的一座普通的寺庙。对于住在这边的人们,来来往往,也经常将它纳入眼里,当然最多也就是在眼里匆匆一闪而过。若对于初来乍到之人,他还是会有兴趣走进去绕上一圈看个究竟,图个新鲜。是的,新鲜。看过谁说的这么一句话,“旅行就是从自己活腻了的地方到另一个别人活腻了的地方看看”,大致就是这么个意思,所以很奇怪的就是在同一个时空里,有的人觉得这里鸟语花香、生机盎然,而有的人却声色全无、度日如年般的存在。我已记不得第一次去青莲寺是何时了,只晓得在多次的擦肩而过之后,才进入了它的芳园,着实不大,景致也大多是人工而成的,那时的大殿还没落成,就更加显得有些单调了。想必有去过一次的人是不会再去第二次了,这自然是对那些旅行的人而言的,我是有再去过第二次。。。,也不知道是在第几次中,我就随手在那边拿了本佛书看看,不是什么精深的书物,我不可能看得懂,是济群法师对云云众生的人生启蒙有涉及到佛的一些知识。看了倒也是有可感可想,但我更多的是被它那边放的一个佛经所吸引——“轰吗弥呗呗轰、轰吗弥呗呗轰。。。”就这么简单的五个字,似乎是四个声调一节,就这样无限地循环着。起初听起来每一节都是一模一样的,但你在细细听着、听着,就会跟着它的节奏走,就会感觉到自己在呈螺旋状上升,貌似都是在走同样的路,但在不知不觉中心境就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你会觉得你的心灵很安静,同时也会感受到心灵的肆意飞舞,奇怪的是在这么一种矛盾的状态里,你却能松弛有度、来去自如。我就这样被吸引了十几天,每天下午就去听了那么一会,来时还拉拉扯扯,离去时倒干净利落,我再踏进青莲寺时,就已经跨过了一个年,三个月有余吧。

            就像活腻了的人的眼睛一般,无法再去自然地捕捉那些熟悉的画面, 一一掠过,径直往前走,倒还是期待那五字的“轰吗弥呗呗轰”,可惜事与愿违了,稍许有些失落,但还是往前走了,因为前段时间知晓大殿已经落成,今天来也算是图个新鲜了。殿宇虽是新成,却有意为它添层古色,我也不晓得与别的大殿有什么差别来,只是居中的菩萨引起了我的兴趣,不是三头六臂,它有千手环绕着,三个方向都有佛首面向着而且往上叠之递减至最后一个,我晓得这肯定是有什么意义的,但我不知道。就这样环了个圆走回了大门,便沿着走廊到了屋宇的后面,不自觉地便停下了脚步,驻足了好会,因为有意想不到的东西抓住了我的心,于是跟着他们翩翩起舞了。

            绕到殿宇后面,准备点到为止时,那围墙外的一片光景把你引入到另一个世界了。在这片拆迁的土地上,围墙里有着金碧辉煌、令人肃穆的存在,围墙外不说已经人去楼空,只是有的已剩残亘断壁,在那还有人味气息散发的地方,这儿已经是自然的天堂了。这破败旧式的厅堂里,已看不出嘴脸的模样,再加上那一条条绿色的藤索爬满了它的身躯,更加变得神秘起来了。在这密密麻麻的藤条里又缀上星星点点的粉红色的花。在远处看的你,也许会感叹,谁创造了这么有诗情话意的小屋?也许并没有人留意到,但我知道那风已经知道了,而且告诉了屋檐下的铃铛——“呤。。呤”地赞美个不停,还有那懒懒的夕阳,也在尽力地染红周边的云彩来与它们相得益彰。很幸运的,还有一个我,它们也把这偏居一隅、无人问津的美传递给了我,很开心的,我的眼睛还能够发现,我的心灵还能够接受,发现这自然纯粹的美,接受生命无缘由的向上。

           心已驰往,脚也在寻门而出,沿着这方窄窄的围墙,走出了这有旅游气息的地方,奔向那有人知道却未发现的世界,开始了我自己的旅行。旅行者,多么棒的一个词,说的也许是个人,但更应该是颗心。按捺住内心小小的激动,面对着这有些面熟的小道、这不修边幅的建筑,有点勾起我对家乡的点滴回忆。左瞧右看,在一颗大龙眼树的掩护下,繁茂的枝叶在两幢楼宇的中间伸向了外边,随之垂下来的就有一条小道,不是水泥路,没有人工的痕迹,散发着泥土的腥气,指引着你向那因树和房子造成的阴郁而形成明亮的一道天空。我加紧迈着步子,仍然被那些在墙角边、荒地上无名的野草映入眼帘,似乎是一种奇怪的打招呼方式,我们是曾相识,只是彼此不知道名字罢了。待到我冲出了两旁屋子的封锁,踏上了眼前的一块小高地,眼前就豁然开朗起来了。

           身临其境了,倒觉得有些诧异,在远处看的它还是一片绿油油的样子。我悠闲地踩着脚下的沙土,看着眼前绿色的生命,想尽我今生的所学来说出它们的名字,往往是识其人不知其名了。这不是什么肥沃的土壤,我都快想把它称为沙滩了,有那么多的贝壳为证,还有这长不大的生命的倾诉。这是哪个可怜的人呀,竟然在这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撒下生命的种子,看着这一畦一畦整齐划一的垄堆,可以看到他留下的汗水。也许这绿色的生命不会再长大了,也不会有供人收获的果实了。那人怕是该失望了吧?是的,谁都想不劳而获,何况还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却得不到收获的回报!也许未必,能在这贫瘠的土地上去播下希望的种子,一定是上了年纪的人,在人生的旅途中已经行过了大半,或许他们不会去探索什么人生的意义,但那种“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的人生底蕴已经在积蓄升华了。当我还在为这绿色生命不结果实而揣测他的失望时,他已经在为那渺小的种子能够冲出这恶劣的土壤,冒出绿色的萌芽而会心一笑了。不为过多的思虑,就让心在这一小片的绿地上随风自由飘荡,此时,我的眼睛就纳入了一棵不起眼,却是唯一的树。你可以看它在风中飘扬却无法成舞,走近一看,才晓得它曾经被人刮得一毛不剩了,直到此时为我诠释了什么叫“枯木逢春”。看着它那不自然的生长姿势,以及在这之前光溜溜的身躯,已经无法体会到那抗击寒冬的毅力和等待春天的心情,只是脑补起了这儿之前人祸的画面,不禁让我又生起了对城市化进程的担忧。看着对面的高楼大厦,再瞧瞧旁边不拘一格的房子;听到旁边疾驰而过的汽车呼啸声,再感受这些土生土长植物的风中细语,俨然我又回到了那个具有高尚人格的精神中来了。我一开始被城市的变化感到惊奇而吸引,再到后来对城市化的冷漠而有些排斥,再到现在这莫衷一是的矛盾状态,只是尽可能在对的地方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谁又晓得这片小小的地方,什么时候又复制了对面的光景,我得赶紧记下那落单的电线杆、那曾经作为制作扫把的野草、那一片似乎毫无作为的红土、那随风渐行渐远渐散的孤烟。。。。。

        想说的还很多,但太阳已经下山了,旅行者还在路上,无须眼睛,用心前行。

旅行者之青莲寺旁_第1张图片
旅行者之青莲寺旁_第2张图片
旅行者之青莲寺旁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旅行者之青莲寺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