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读书笔记

《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读书笔记


《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读书笔记_第1张图片
读了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差生”,如果一个教师在“差生”面前表现的气急败坏和急功近利,那真正差的不是学生,而是这个教师。

这本书的主人公马列耶夫读四年级,作者将他在学校和家里经历的事情都饶有兴趣的讲给读者们听,我想四年级的孩子们读起来一定会更有共鸣。马列耶夫和他的好朋友希尔金是两个小捣蛋鬼,马列耶夫是“算数笨蛋”,而希尔金的俄语总是不及格,因为成绩不及格,两个好朋友总是被小组其他同学批评,也常常让奥尔佳老师头疼。

我读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在于两点,第一是主人公是我们老师最头疼、很常见的“差生”。第二是故事写的很真实,“差生”的成长过程写的很细致,不是一蹴而就、轻易获得了成功。

马列耶夫热衷于踢足球,常常从放学踢到天黑才回家,每天的数学作业对他来说都是最要命的事情,要么完成的非常潦草,要么干脆不写,要么就是抄袭其他同学的家庭作业。平时还能马虎混过去,可是奥尔佳老师一让他去黑板上做题,就露馅儿了,绕来绕去的数学题简直是他生活中的阴影了。

这不禁让我想起班上的“差生”,作为老师看到的表象是学生天天不完成作业、贪玩儿、甚至撒谎,而且又屡教不改、破罐子破摔的迹象。读到这里反思自己,我还是没有真正了解孩子没完成作业背后的原因,这位马列耶夫就是典型的例子,贪玩是这个年龄男孩的共性,缺乏意志力的他如果得不到耐心的指导,凭借他自身的力量非常难转变,最后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越是在哪一门功课上落后,就越赶不上,赶不上落的越来越多,孩子找不到成就感,就会非常沮丧,索性就放弃了。

而马列耶夫的品性良好,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就从忍住一天不吃最爱的馅儿饼和放学不去踢足球两件事,开始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可是意志力哪那么容易一下子就培养起来,尤其是对马列耶夫的诱惑力这么强的两件事情,刚开始当然是管不住自己,看到好朋友拉着自己去球场,他实在抵挡不了,就又“犯了老毛病”,玩儿到天黑才回家,计划失败,马列耶夫非常难过,索性连馅儿饼也吃掉了。

这里马列耶夫的心理在起变化,虽然看起来计划失败,但他的内心是愧疚和后悔的,这说明每个“差生”其实都有意愿变得优秀,只不过我们需要观察到这一点,并且适时的给予帮助。马列耶夫的妹妹鼓励了他,让他又重新鼓起勇气继续尝试。因为他相信“早晚有一天会成功的。”

可见在学生尝试改变的初期,除了给予足够多的耐心以外,还应该多鼓励,只要有了继续下去的信心,总会见到曙光的。

这不,马列耶夫不去踢球了,主动去找同学阿力克,向他请教数学题,阿力克是个性子急躁的小家伙,教马列耶夫下棋、给他讲解数学题,都没什么耐心,着急了还骂马列耶夫是个笨蛋,说他是“臭棋篓子”。

马列耶夫此时的品性就显露出来,虽然生气,但他依然每天去阿力克家请教他数学题,陪阿力克下棋,居然下棋的水平慢慢超过了阿力克,可是马列耶夫心里惦记的还是如何能提高数学成绩。

在一次节日里,叔叔阿姨送礼物给马列耶夫,并问起成绩如何,马列耶夫心虚地说都不错,大家夸奖了他,可是他却很惭愧。在这里我看到一个有羞耻心、成长愿望很强烈的好孩子,他只是还没找到方法。直到假期结束,爸爸妈妈在成绩单上边签字边责备了他之后,他下定决心,这次一定不能辜负爸妈的期望了。

好朋友希尔金也遭遇了家人的责骂,但希尔金却抱怨老师没有教好,马列耶夫此时的成长比好朋友快了一步,他认为不应该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要先找出自己的毛病。

马列耶夫这个时候的注意力慢慢开始集中在数学作业上了,主动找同学讲解数学题,并且还独立解答出了一道数学题,这让马列耶夫信心倍增,在帮助三年级的妹妹解题时,发现三年级的题对他来说就很难,于是花了一些时间把三年级的题都做了一遍。这慢慢锻炼了他的解题能力,树立起了信心。

一个“差生”的转变原来是这样的,需要很多良性的因素和适当的刺激,才会慢慢变好。我们不要急于否定和轻易贴标签,想办法让孩子的心中燃起希望之火,哪怕星星火种,也可以呈燎原之势。

读了这些故事,感觉像是去“差生”的内心参观了一圈,每个孩子的本性都是向上、向善的,他们小小的心思简单而又不简单,我们通向孩子的心门在孩子看来总是紧紧关闭着,以至于出现大的难题和错误时,孩子们总是要向大人和老师“保密”,他们习惯了我们不分青红皂白的责备。

想到这一点,让我很惭愧。我们关上的这扇门,其实是爱之门,它阻隔了我们和孩子之间爱的流动,没有了信任和爱,孩子们只能按照自己设计的路径去解决问题,很多时候隐患就这样埋下了。

马列耶夫让我看到“差生”的痛苦和无助,也庆幸他身边有奥尔佳这样的好老师和不嘲笑他、愿意帮助他的同学们。读了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差生”,如果一个教师在“差生”面前表现的气急败坏和急功近利,那真正差的不是学生,而是这个教师。

书中还写了一些马列耶夫和希尔金淘气的事情,例如:两人未经老师的同意,擅自做了一匹“马”,在学校的文艺晚会上钻进缝好的道具里,临时上场扰乱了其他同学的表演;希尔金因为要逃避俄语课,故意旷课,在家里苦练杂技,马列耶夫为了不出卖朋友而撒谎等等,这些问题,在我看来反而是这两个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表现,这让我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差生”不是什么都差,他一定在某些地方有特别之处,反而让我喜欢“差生”了。

昨天读朱自强教授的《儿童文学概论》,书中提到儿童生命所呈现的其中一个重要特质就是“游戏性”,儿童的游戏和创造力有关联,在游戏里他们能探索和发现很多未知的东西,这是儿童理解、体验、超越生活的方式。

但在现实中,很多时候儿童的游戏,在大人看来就是“捣蛋”、“淘气”和“不乖”,读儿童文学作品,结合着读儿童文学理论,让我对儿童及儿童文学逐渐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成人和儿童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或许,成人应该更谨慎和谦虚的面对儿童,从儿童那里获得创造新的、健全的生活和智慧的力量!

��7���

你可能感兴趣的:(《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