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赫兹

1.那些花儿

张工在朋友圈里说,有一个识别植物的App很好,叫做“形色”,于是我也下载了一个。

然后就发现——

那些花儿不是我以为的桃花,是榆叶梅;

那些花儿不是我以为的迎春,是连翘;

那些花儿不是我以为的梨花,是西府海棠;

那些花儿不是我以为的丁香,是稠李。

然后又发现——

许许多多路边的花草,原来都有自己美丽可爱的名字:红瑞木、鸡树条、漏芦、风铃草、糙苏、诸葛菜、罗藦、大滨菊、太平花。。。

仿佛突然间闯进了一个新鲜又奇妙的世界。

可是想想:这些花啊草啊树啊不是一直就在那儿么?

一年又一年,在草野、在山间、在路边,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里安静地开着,从未改变。

它们从遥远的古代走来,可能比人类的历史还要古老。

每一个美丽的名字的背后,一定都伴随着一个美丽的、动人的古老故事。

只不过贫乏无知的我,既不知道也不懂。

那是花儿世界里的,花的语言。

2. 52赫兹

晚饭后散步的时候,女儿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

她说,大海里有一只鲸鱼,它的叫声频率在52赫兹。

这个声音频率比它同类的频率高很多,所以无法被它的同类接收到。

在它同类的眼里,它就像一只聋哑鲸,是奇怪的、不正常的。所以它没有朋友,非常孤独。

可是它是一只健康正常的鲸鱼,只不过它的叫声同类听不懂。

她又说, 在人类世界里也有这样的情况,一些人行为古怪,就被定义为不正常,妄想症拖延症什么的。

其实他们非常正常,只不过他们生活在另外一个频率,普通的人类听不懂。

妞讲的故事,让我产生了小小思考。

她是这样的小孩,虽然热情外向,但与人进行直白交流的时候少,时常表达婉转,需要动用心智慢慢体会。

也许她想说:

大人的频率和小孩的频率,也是不一样的。

那些拖延、懒惰、上课走神儿、写不好的字、做不对的题、记不住的单词、肮脏的小手、磨破的校服。。。在大人的频率里是毛病陋习问题麻烦,在孩子的频率里都是天经地义不足为奇正常无比。

可你们这些大人们啊,却执著地要用自己的频率干扰约束挑剔甚至改变孩子们的固有频率。

妈妈啊,其实有时候不是我做得不够好。

是你啊,还不够懂。

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52赫兹。

在那个频率上都会感觉到孤独和无助,感觉不被理解和不被接受。

所以有时,比倾诉更重要的,

是倾听。

即使,

不一定听得懂。

52赫兹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52赫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