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刻意练习 Day15

【学员信息】1班-130-骆落

原文:

如今,我一听见“嗡儿,嗡儿”的声音,脑子里便显出一弯残月来,黄黄的,像一瓣香蕉似的吊在那棵榆树梢上;院子里是朦朦胧胧的,露水正顺着草根往上爬;一个灰发的老人在那里摇纺车,身下垫一块蒲团,一条腿屈着,一条腿压在纺车底杆上,那车轮儿转得像一片雾,又像一团梦,分明又是一盘磁音带了,唱着低低的、无穷无尽的乡曲……

这老人,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没有文化的、普普通通的山地小脚女人。

背景阅读资料:https://shimo.im/docs/AktKwgLEusIy4SeY/ 《(节选纺车声声)母亲——贾平凹》,可复制链接后用石墨文档 App 打开

【分析】

1、启用听觉记忆开篇全文,从景物描写入手交代了人物即将出场的环境、时间,在具体句子描写上采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和拟人,形象生动的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夜深人静,月上树梢,天气转凉露水爬出的恬静画面。

2、“灰发老人”一笔点出人物的年龄阶段,“摇,屈,压”一系列动作描写,交代了人物正在做的事。

3、车轮转的像雾,像梦,像一盘磁音带比喻车轮飞快转动,侧面表现了老人娴熟的纺线手法,勤快,麻利的样子跃然而出。乡曲的比喻表达出了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

4、最后一个给出答案,这个老人是我的母亲,点名主题,思念的人正是母亲,普通但勤劳的山间女人。

【刻意练习】

如今,我一听见“哒哒,哒哒”的声音,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一轮红日来,红彤彤的,像一个巨大的圆盘卧在茂盛的葡萄藤架上;院子被夕阳的余晖笼罩着,一串串的葡萄舒展着身子轻轻的舞着;一个清瘦的中年女人伏在一台老式缝纫机上,彩色的棉布摊开在面板上,两只手将棉布一角压在机针下面,而两只脚则轻踩着底下的踏板,踩一下装线的上轮便跟着转一圈,棉布便被推进一步,随着踩踏速度的加快,上轮也跟着飞快的转动起来,就像一片薄雾,又像一团梦,分明又是一台老式广播了,放着响亮的,节奏欢快的乡村合奏曲……

这个中年女人,就是我的母亲,一个平凡朴素,勤勤恳恳的乡间妇人。

【对比思考】

原文让我想起来了,小时候妈妈给我赶制裙子的画面,所以就拿来仿写了,时间设定是傍晚太阳快要落山,仿照原文对环境进行描写,引入人物,制造疑问,后面点出主人公解答疑问。在比喻运用上欠缺想象力,整体文辞感觉不是很流畅,刻意的用词太过明显。

你可能感兴趣的:(【1班】刻意练习 Day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