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趣谈丨中国人很难理解俳句吗?

中日文化趣谈丨中国人很难理解俳句吗?_第1张图片
日本的俳句,对于中国人来说确实很难理解。

俳句用有限的17个音来捕捉并表现出瞬间的感动和意象,省略了许多文字。因为自身简洁的特点,被称为“省略的文学”。
“柿くへば鐘が鳴るなり法隆寺”是正冈子规的名句,经典汉译文“方啖一颗柿,钟声悠婉法隆寺”(意为刚刚吃完柿子,便听到远处传来法隆寺的钟声)出自日本文学研究家李芒之手,如今斯人已逝,只余妙句。
中日文化趣谈丨中国人很难理解俳句吗?_第2张图片
但中国读者读完这句俳句,首先感到疑惑的就是,为什么吃完柿子(表示晚秋的季节词语),法隆寺的钟声就响起了,吃苹果不行吗?中国读者一般都会这样想,可能反而觉得日本人似乎很奇特。如果是日本人,肯定会从这句俳句中体会到奈良秋色渐浓的氛围,一时间联想到很多事,百感交集。更何况是喜欢吃柿子的正冈子规,他来到盛产地奈良,怎么可能不吃柿子?!可要求中国的普通读者,也像日本人那样体会得如此深入,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接下来是另一位俳人——与谢芜村的名句“易水にねぶが流るる寒さかな”。这首俳句普遍被看作是以汉诗古文修养为基础而创作的作品。我猜想,芜村是纯粹靠他的想象写下的。俳句典出《史记》,受到秦国压迫的燕国太子丹,派遣壮士荆轲刺杀秦始皇。据传,荆轲在易水畔启程之际,慷慨吟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中日文化趣谈丨中国人很难理解俳句吗?_第3张图片 荆轲公园(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的荆轲像和荆轲塔(摄影:笼川可奈子)
易水是中国河北省的一条河流。如果是对中国典籍有一定了解的日本人,读到这首与谢芜村写的俳句,想必脑海中会一下子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因“风萧萧兮易水寒”而知名的易水上,今天又是一个寒风凛冽的日子。不经意望向河面,看见不知谁放入河里的一棵大葱,在水面上浮浮沉沉顺流而下,那葱青翠白嫩,却更让人感到身周的严寒。
但中国读者看到诗人林林的翻译“青葱漂流去,易水今犹寒”,会不会有和日本人同样的感受,就很难讲了。因为日本人看到“葱”,感觉到寒意,但中国人却没有相同的感触。林林谈起这首俳句的翻译时也说:“与谢芜村用青叶白根的葱在河上漂流,来衬托凸显易水的寒冷,这其实难以为中国读者理解。”
以前中国北方入冬后,在早市上能看到新葱堆成小山的景象,这也成为了冬季一景。不过正如前文所说,葱的白茎带给中国人的季节感,不同于日本人,并不是泛着寒意的感觉,所以很难明白从上流漂来的葱和寒冷的易水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我想这就是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理解上的困难吧。
中国人要准确把握日本的季节词语(季语)在俳句中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容易的。
下面就季语再细说一二。季语是理解日本文化和日本人“心灵”的重要词语群,它们不仅用于表现出季节的特点,还发挥着暗示和象征作用,词语中包含着丰富深远的含意,能引发读者的各种联想。 举例来说。
“引っ越しの荷物落ち着き柿若葉(西川みどり)”(“搬家安顿毕,柿树嫩叶展眼前”)这首俳句中的“柿树嫩叶”,毫无疑问是用来表现季节的。如果是日本人,可以从“柿树嫩叶”这个初夏的季节词语中,马上感受到让人们放松下来的那种柔和、温馨的心情,立刻就能明白“搬家安顿毕”和“柿树嫩叶”间的内在联系。但对于中国人来说,理解作者为何把“柿树嫩叶”和“搬家收拾完行李”联系在一起,就比较困难了。另外我还听日本人说起过,他从“柿树嫩叶”这个季语,会联想起在人事安排频繁变动的时节,很多人从东京调到地方工作,搬家也随之变多的情景。中国人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与日本人不同,所以让中国人像日本人一样去理解季语中蕴含的意趣是不可能的。
中日文化趣谈丨中国人很难理解俳句吗?_第4张图片 柿树嫩叶
中日文化趣谈丨中国人很难理解俳句吗?_第5张图片 柿子花
我的看法总结下来就是,俳句是俳句,汉译俳句是汉译俳句,汉俳是汉俳,此三者各自独立,所以也不能强求彼此之间的翻译“完全等值”,事实上“近似值”的翻译才最常见。虽然如此,但把日本俳句翻译成中文介绍到中国来,在当今的中日文化交流发展中,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文化要经常相互交流,这一点非常重要,文化交流决不能是“单行道”。以俳句为例,中国人对俳句的熟知程度,还比不上日本人对中国古代诗歌的了解。当然俳句被译成中文,介绍给国人的历史很长,可以上溯至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当时暂居日本的留学生和文学家们翻译了很多俳句,并将其介绍给了中国读者。近年来俳句和短歌的汉译有很大发展,中国读者对此的关注也日益提升。在《人民中国》杂志上,从去年开始也开设了《节气与花:俳句汉译》的专栏。中国人关注俳句的话题流传到日本,这也有助于促进中日两国民众的相互理解。
关于俳句的汉译方法,现在百家争鸣。但无论是哪种方法,最好的无疑是尽量贴近原作者内心世界,消弭两国民众间审美意识差异,在保留俳句形态美的同时,表现出原作内涵的翻译。
我衷心希望,通过翻译介绍日本的俳句,能更进一步加深中国人对俳句的理解,让更多人理解日本人的心灵和与之相关联的情感、审美,为汉俳的创作和发展做出贡献。

※ 作者简介


中日文化趣谈丨中国人很难理解俳句吗?_第6张图片


刘德有


1931年出生于大连,日本文化专家,记者、翻译家。

1952年任《人民中国》翻译,编辑。

1955年到1964年,曾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人做翻译。

1964年到1978年作为《光明日报》和新华社记者在日本工作15年。

1986年到1996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

著作:《时光之旅》(時は流れて)《战后日语新探》(戦後日本語新探)

译著:《祈祷》(祈祷,有吉佐和子)、《山芋粥》(芋粥,芥川龙之介)、《突然变成的哑巴》(不意の唖,大江健三郎)、《残象》(残像,野间宏)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民中国(ID:peopleschina),作者:刘德有,日本通经授权发布。图片提供:刘德有,封面图来自《樱桃小丸子》。
※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完 -



小通长期撩想兼职投稿的小伙伴

后台回复【投稿】即可见详情



日本通丨517japan.com

转载原创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致力于做新鲜有趣的日本相关科普

给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日本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日文化趣谈丨中国人很难理解俳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