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佛陀和庄子遇见,一切苦难都有了答案……

编者按:

佛,是什么?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世尊拈花,迦叶微笑。

道,又是什么?庄子说,道在蝼蚁,道在瓦砾,道在屎溺。道,无处不在。

禅语云:“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人生于世,往往要经历诸多坎坷,诸多失望,诸多不平,苦苦追寻而不得解脱。然而,这一切的源头,说到底都是在于我们内心。

佛家与道家,本为不同教派,却在抚慰人心、帮助人们寻求解脱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处。

它们教你把凡尘看淡,把苦难看开,把人生看透。红尘万丈,看透了,就了悟了,了悟了,就解脱了。

冯学成先生的《禅说庄子》系列(16册),就是这样一套书系,它以《庄子》为外衣,以禅意为内蕴,关照现实生活,用娓娓动人的讲述方式,让你放下对学术专业书的戒备心,真诚面对世界,真时面对自己的困惑,轻送阅读,乐在其中,豁然开朗。

下面这段文字,选自《禅说庄子:逍遥游、德充符》,教我们看淡自身与他人的差异,明白人生的局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耐因缘,一味过分地要强是不可取的,一味地妄自菲薄更是作茧自缚。所有人,都应该在自己的因缘内行事。

当佛陀和庄子遇见,一切苦难都有了答案……_第1张图片
      文/冯学成

                                                                                            

                                                                                         能耐都在因缘内

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生命之中,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处在“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如大年”的这么一个状态中。有的人很能干,但他只是某个行业或者某个门道很能干,换一个行业,换一个门道,他就没用了。

以前有一部美国片子《Cast Away》,译名之一《荒岛余生》,说的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航空邮政人员,有一次发生了空难,掉落在一个荒岛上。只有他一个人,于是开始像原始人一样的求生,此时他感觉到自己非常地无能。

以前的生活环境有洗衣机、空调、餐厅、罐头,什么都有,一下子到了荒岛上,要自耕自食,面对着自然,他一下就无能了,还不如一只猴子。狮子很厉害,到水里一下就没用了。鲨鱼很厉害,到了陆地上,它也就没用了。

我们看到这些,就应该明白无论你有多大能耐,都是在一定因缘内的。蚯蚓这么可怜的小虫,它却可以在土里面,和土壤的环境融为一体,打成一片。

它的生命构造和智力就恰恰适合在土壤里生活。我们看自然环境里的生物无不与它的生活环境融为一体,离开了这个环境,它就无法生存。但换一个生物岛它那个环境来生活,也未必能适应。


当佛陀和庄子遇见,一切苦难都有了答案……_第2张图片

“小知不及大知”,当然这个“知”也可以作为指挥的智讲。“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小智是在一定的因缘范围内讲,大智也是在一定的因缘范围内,在佛教里把这些统统称为后得智。用庄子的话说,“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

今天有人打电话来说,为什么不能预测地震。我说:“人永远是人,不管是活佛也好,喇嘛也好,你打个卦也不可能预测那个地震。前两年南亚的海啸,谁能去预测,不可能预测。这也是“小知不及大知”、不可能把上帝的事情做了,人毕竟就是人嘛。你想超越这个,是不行的。

我反复地说,已知的是有限的,未知的是无限的,我们永远都面对着一个未来,未来是偶然性起作用。过去的事情我们通过回忆、分析、综合,认为是必然的,感觉过去的都是必然性的。但是面对未来的事情却都是偶然性的,所以一定要把这个道理作为一个决定见来认识。

“小年不及大年”,你活一小时也好,活一万岁也好,都不出生死两个字,都在生死之种,都有一个完整的生死过程。

End

文章来源:究竟书坊(dongfangyinxiang01)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佛陀和庄子遇见,一切苦难都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