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水、火、空气等是世界的夲原;其实,这不是夲原,而是存在。

本体论探讨的核心问题,也是存在。

海德格尔认为他以前的哲学家,沒有解决存在问题。其实,海德格尔探讨的仍然是存在,是能够发问的存在,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即此在。

西方哲学家对世界夲原的追问,只止于存在。

其实,在存在之前,还有一种状态,那才是世界的夲原。中国古代哲学从一开始,就深入到这一层面。

中国早期的哲学思想阴阳五行说,不仅指出了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要素,而且也指出这些基本要素是怎样生成的。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中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易·系辞上》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受《周易 系辞传》的启发,北宋理学家周敦颐作《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老子认为,在“有”之前,有一种状态,叫做“无”。《易经》中的“易有太极”和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都认为在太极之前,有一种状态,这就是“无极”。“无”和“无极”就是世界的本原。

“无”与“无极”,名不同而实相同,皆指无形无象的状态。世界最初的无形无象的状态,中国哲学家命之曰,“无”或“无极”。“太极”与“无极”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无极”的无形无象,是就“太极”的而言的,就是说,它还没有、“太极”的形,还没有“太极”的象。

比如,地球的形成。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认为,在宇宙间漂浮着由气体和尘埃结合而成的云雾状的天体,这样的天体叫做星云。太阳系包括地球在内的所有天体,起源于一个巨大的、热的且旋转着的原始星云。由于原始星云不断向外辐射能量而变冷收缩,在星云自转和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外围物质将不随星云一起收缩,形成一个一个围绕星云转动的气环。最后,星云中心部分凝聚成太阳,各个气环碎片凝聚为围绕太阳运行的地球和其它行星。

地球最初的形状,是一个漂浮着由气体和尘埃碎片组成的星云盘,它呈扁圆盘状,中间厚,边缘薄,围绕自身轴线自转。在引力的作用下,星云盘中的尘埃碎片收缩凝聚形成地球星胚。在继续旋转和凝聚的过程中,由于本身的凝聚收缩和内部放射性物质〔如铀、钍等〕的蜕变而发热,温度不断增高,内部甚至达到炽热熔融状态。于是,重物质向地心下沉成为地核,轻物质上浮组成地幔和地壳,更轻的液态气态成分通过火山喷发溢出地表形成原始的水圈和大气圈。再经逐渐演化而成为现在地球的模样。

地球最初的星云状态,是地球产生的夲原,它还没有地球的形和地球的象,无形无象是地球的无极状态。同地球的星云状态相比,现在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而且构造也不相同,更为重要的是有生命体存在着,它具有地球之形,又有地球之象,这就是地球的太极状态。

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困惑,这就是,眼睛观察到的实物与我们读到对这一实物描述的文字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这就是语言描述的局限性。但人类的天性驱使人们努力去克服这种差异。这就出现了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使用着不同的概念的现象。西方哲学中的“存在”、“有”、“是”等,中国哲学中的“有”、“太极”等,实际所指是同一类的东西,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客观事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极而太极”,无中生有,可以解释世界的夲原,也可以解释具体的客观事物。

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都有它的夲原,即“无极”状态。无形无象的无极和有形有象的太极,是任何一个具体的客观事物都有的两种状态。

比如一座房屋,就存在着“无极”和“太极”两种状态。房屋在没有建成之前,所需的砖块、楼板、钢筋、水泥、沙石等等,散漫地堆放在那里,即无房屋之形,又无房屋之象,无形无象,就是房屋的“无极”状态。房屋建成后的有了一定的形状结构、功能和作用等,这就是房屋的“太极”状态。“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极而太极”,“无”和“无极”也是任何一个具体的客观事物的夲原。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极而太极”,“无中生有,任何事物都如此。

中国早期的哲学,不仅观察探讨了世界,而且也先于西方哲学解决了世界的夲原问题,它比西方哲学要高明的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