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ase学习之路(四):理解HBase的基本架构

内容简介

    • 一、HBase表结构剖析
        • 1. 行健
        • 2. 列族
        • 3. 列
        • 4. 单元格
        • 5. 时间戳
    • 二、HBase表数据模型
    • 三、HBase核心架构
        • 1. HMaster
        • 2. HRegionServer
        • 3. ZooKeeper
    • 四、HBase读写流程
        • 1. 读流程
        • 2. 写流程
    • 五、总结

一、HBase表结构剖析

HBase是面向列的非关系型数据库,可以简单地总结,列是HBase最基本的单位,一行由多列组成。具体组成结构如下:

1. 行健

行健(RowKey)的作用是在HBase表中唯一标识一行,与关系型数据库中的主键很类似,在同一张表中唯一。行健会按字典序排序,如何保证行健的有序性呢?与关系型数据库不同,在HBase中行健最终会转化为字节数组存储的,所以无论你的行健输入是什么类型,最终统一会转化为字节数组存储,从而保证了可排序性。
HBase学习之路(四):理解HBase的基本架构_第1张图片
图中为一张表的数据,可以发现row-2比row-10大这是因为,转化为字节数组时从高位比起,“row-”大家都相等,“2”比“1”要大,因此row-2比row-10大,和我们正常的想法是不一样的。行健不需要在建立表的时候就定义好,等到插入数据时才随着数据一同插入。

2. 列族

列族(Column Family)包含若干列,列族名必须是可见字符,可以由任意二进制字符组成,列族有助于构建数据语义边界或局部边界,同一个列族的所有列存储在同一个底层存储文件中,这个文件是HFile。列族必须在健表时就要定义好,数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2个,并且不宜频繁修改。

3. 列

列必须属于某一个列族下,列与列族不同,在创建表时不需要先在表中定义列,而是等到往表中插入数据时随着数据一同插入,列名可以由任意二进制字符组成。

4. 单元格

可以把单元格理解为最终你要存储的内容,在HBase中,一切皆为字节数组,没有数据类型可言,这一点与关系型数据库差别非常大,因此你存贮的内容也将变成字节数组存储在HBase中。

5. 时间戳

每一个存入的值都具有时间戳,默认由系统指定,也可以由用户显式指定。时间戳会被使用,例如通过不同的时间戳区分不同版本的值,同一个单元格的值按照时间戳降序排序,访问时优先读取最新版本的值。

综上,对于HBase表结构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 一张表由若干行组成,行健唯一标识每一行,一行有一个或多个列族,每个列族有若干列,每一个列为一个单元格存储着用户的值,每个值可以存在多个时间版本,优先读取最新时间版本的值。
  • 在创建表时只需要简单指定表名和列族即可创建一张表,无需指定其他信息。
  • 通过一张图大致了解一张HBase表的布局:
    HBase学习之路(四):理解HBase的基本架构_第2张图片

二、HBase表数据模型

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面向行设计,采用二维表的电子表格模型存储数据,表中的各个字段必须在定义表时给出且必须先定义类型,由主键确定一行,假设某一行的某个字段没有值,必须要用null占位,表示该个字段为空,以下是一张典型的二维表:
HBase学习之路(四):理解HBase的基本架构_第3张图片
而HBase则是面向列设计的,行和列没有向关系型数据库的二维表那样排列,而是采用了标签描述,每一个值都存储在一个标签下,且很重要的一点事是HBase采用稀疏存储,对于每一行如果某个列缺失,则不存储内容,不需要使用null来占位,所以你可能会看到一些奇怪的现象,有的行有很多值,有的行只有一个值,这就是稀疏存储,它不像二维表那么规整,会不规则,以下便是一张典型的HBase表:
HBase学习之路(四):理解HBase的基本架构_第4张图片
可以看到该表有两个列族Family1和Family2,对于第一行而言,行健是RowA,它在Family1下有一列A,存有值,在Family2上有一列B存有值;对于第二行仅仅在列族Family1上有一列B,且列名与第一行不一样,印证上文所说的,列名是随着数据插入而决定的;第三行也是类似的,仅仅在列族Family2有列C。
进一步探讨,不难发现HBase实际上是一个Key-Value数据库,所谓的Key其实是行健,列族和列,时间戳,因此可以下一个结论在给定一张表中,HBase依靠三级坐标唯一定位数据,第一级坐标是行健,第二级坐标是列族和列,第三极坐标是时间戳,因此有了如下的数据存储模式:
(RowKey,Family,Column,TimeStamp) --> Value
我们从HBase里读取数据的过程就是输入对应的坐标,然后获取Value的过程,以下一张图可以直观地看到这三个坐标在HBase表中的分布:
HBase学习之路(四):理解HBase的基本架构_第5张图片

三、HBase核心架构

1. HMaster

HMaster没有单点问题,HBase中可以启动多个HMaster,通过Zookeeper的Master Election机制保证总有一个Master运行,HMaster在功能上主要负责Table和Region的管理工作:

  1. 管理用户对表的增、删、改、查操作
  2. 管理HRegionServer的负载均衡,调整Region分布
  3. 在Region Split后,负责新Region的分配
  4. 在HRegionServer停机后,负责失效HRegionServer 上的Regions迁移

2. HRegionServer

HRegionServer主要负责响应用户I/O请求,向HDFS文件系统中读写数据,是HBase中最核心的模块。HRegionServer内部管理了一系列HRegion对象,每个HRegion对应了Table中的一个Region,HRegion中由多个HStore组成。每个HStore对应了Table中的一个列族(Column Family)的存储,可以看出每个列族其实就是一个集中的存储单元,因此最好将具备共同IO特性的列放在一个列族中,这样最高效。

HStore存储是HBase存储的核心了,其中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MemStore,一部分是StoreFiles。MemStore是Sorted Memory Buffer,用户写入的数据首先会放入MemStore,当MemStore满了以后会Flush成一个StoreFile(底层实现是HFile),当StoreFile文件数量增长到一定阈值,会触发Compact合并操作,将多个StoreFiles合并成一个StoreFile,合并过程中会进行版本合并和数据删除,因此可以看出HBase其实只有增加数据,所有的更新和删除操作都是在后续的compact过程中进行的,这使得用户的写操作只要进入内存中就可以立即返回,保证了HBase I/O的高性能。当StoreFiles Compact后,会逐步形成越来越大的StoreFile,当单个StoreFile大小超过一定阈值后,会触发Split操作,同时把当前Region Split成2个Region,父Region会下线,新Split出的2个孩子Region会被HMaster分配到相应的HRegionServer上,使得原先1个Region的压力得以分流到2个Region上。

3. ZooKeeper

Zookeeper Quorum中除了存储了-ROOT-表的地址和HMaster的地址,HRegionServer也会把自己以Ephemeral方式注册到Zookeeper中,使得HMaster可以随时感知到各个HRegionServer的健康状态。此外,Zookeeper也避免了HMaster的单点问题。

四、HBase读写流程

1. 读流程

HBase把各个region的位置信息存储在一个特殊的表中,这个表叫Meta table。Zookeeper里面存储了这个Meta table的位置信息。HBase的读流程如下:

  • 客户端访问ZooKeeper,得到具体Meta table的位置。
  • 客户端再访问Meta table所在的RegionServer,从Meta table中获得RowKey所在的RegionServer。
  • 访问得RowKey所在的RegionServer,先从MemStore读取数据,如未找到,再从StoreFile中读取。

2. 写流程

  • 客户端访问ZooKeeper,得到具体Meta table的位置。
  • 客户端再访问Meta table所在的RegionServer,从Meta table中获得待写入RowKey所在的RegionServer的信息。
  • 在该RegionServer上先把要修改的操作记录追加在预写日志(WAL)的末尾,预写日志在RegionServer奔溃时恢复MemStore中的数据。
  • 写完预写日志后,再将数据写入MemStore,并保持有序。当MemStore满了以后会Flush成一个StoreFile,当StoreFile文件数量增长到一定阈值,会触发Compact合并操作,将多个StoreFiles合并成一个StoreFile,合并过程中会进行版本合并和数据删除。

五、总结

本文先剖析HBase的表结构,彻底了解HBase的表结构后进一步深入,将探讨HBase的数据模型,与关系型数据库的二维表相比,HBase是稀疏存储的,从而得出了HBase本质上是Key-Value数据库,由三个坐标作为Key,映射出唯一个Value。最后简单了解了HBase的核心架构及读写流程。感谢您的阅读,如有错误请不吝赐教!

你可能感兴趣的:(Hadoop生态,大数据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