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热词辨析:今天你“掉沟”了吗?知沟、信息沟、数字鸿沟辨析在这里!

正如社会物质上的富有与贫困差异一样,信息世界同样存在不均衡性,从大众传播时代到互联网时代,从“知识沟”到“数字鸿沟”,这两个在大家学习过程中常常放在一起对比理解的理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又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我们这就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看两者的关系。


知沟?信息沟?数字鸿沟?发出初学者的感叹:我的脑沟不够用了!!


“初来乍到”,见到一些陌生的理论或是较为模糊的概念辨析,拆文解字先从概念定义入手都是很好的方法。那么“知识沟”与“数字鸿沟”理论,“沟”一字意味着鸿沟、差异,是它们的内涵共性,而从“知识”到“数字”,则显然有了不同的特性。

 

知识沟假说(knowledge-gap hypothesis)


新传热词辨析:今天你“掉沟”了吗?知沟、信息沟、数字鸿沟辨析在这里!_第1张图片

理论背景

20世纪60年代,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社会信息的流通,美国政府提出通过大众传播手段改变贫困儿童受教育的条件,其中重要项目包括《芝麻街》节目——旨在帮助贫困家庭儿童接受更好的学前教育,以缩小贫富家庭儿童的学习差距。然而,尽管节目对贫富儿童都有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好、产生更好效果的仍然是富裕家庭的儿童,这种不平等的差异并没有缩小,反而是扩大了。1970年美国传播学者蒂奇诺等人通过实证研究,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一文中提出了知识沟假说。

什么是“知沟”?

“知沟”理论关注的是大众传播活动带来的社会分化后果,该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更有效地获得和利用信息,因而,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信息社会的基本矛盾就是“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两极分化问题。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社会经济条件好的人比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两类人之间的知沟扩大了,而不是缩小了;

2. 一段时间内媒介大量宣传某话题,文化程度高的人比低的人更快吸取该话题的知识;

3. 经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所获知识与教育程度的相关性,比未经大量报道的话题要高;

4. 在人人感兴趣的领域,知沟特别容易出现;而在某些基于兴趣的特定领域,知沟出现的可能就较小。

知沟产生之因

蒂奇诺等人认为造成“知沟”扩大的五个原因是:传播技能、知识信息储备、社会交往、接受接触记忆和理解的差异、发布信息的大众媒介系统性质上的差异。

1.传播技能上的差异——需要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2.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储存越多,理解越快

3.社交范围的差异——人际交流越活跃,获得知识的过程就越快

4.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个体需求和媒介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接触和利用程度越高

5.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其受众主要集中于高学历阶层

意义评价

“知沟”假说从功能主义的角度讨论大众传播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分化后果,体现出其对社会公平与人文关怀的价值,从现实角度提供建议:

1.均衡获取信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有必要采取措施确保全社会成员都能均衡获取信息;

2.在“硬件”方面,国家应当对欠发达地区或低收入阶层给予扶持政策,推进硬件设施的普及程度;

3.在“软件”方面,培养新媒介的使用技能,提高媒介素养;

4.对信息活动的策划者而言,由于不同人群对媒介的接触不同,应当针对受众的需求“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媒介。

 

信息沟理论(information gap)

随着新传播技术的发展,1974年,卡兹曼提出了“信息沟”理论,可以说是对知沟理论的放大和发展。主要观点包括:

1.新传播技术的采用所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交通量的信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如此。

2.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

3.与人的能力相比,电脑等机器的信息处理和积蓄能力要强大的多;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先进技术,能够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优势。

4.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其趋势更可能是“老沟”未能填平,而“新沟”又不断出现。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

 

新传热词辨析:今天你“掉沟”了吗?知沟、信息沟、数字鸿沟辨析在这里!_第2张图片

什么是数字鸿沟?

随着技术发展带来媒介环境变化,数字鸿沟是知识沟理论在新媒体时代的延伸与拓展,起源于1999年NTIA发表的一篇报告《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后来的学者认为,这一鸿沟更多地表现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数字媒体接触和使用状况的差异所导致的信息鸿沟。举个栗子,数字鸿沟在微博时代表现更为明显,微博舆论主体比例失衡,农民基本丧失话语权。

数字鸿沟产生之因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差异(ABCD):

Access——基础设施、软硬件设备条件上的差异,经济地位优越者在这方面显然有绝对优势(举例早期电脑的普及来说)

Basic skills——使用互联网处理信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差异,和教育有密切关系

Content——互联网的内容更适合于哪些群体使用和受益(特点、信息服务对象和话语体系)

Desire——上网的意愿、动机、目的、信息寻求模式的差异

意义评价

数字鸿沟理论的现实意义跨越了信息和知识传播的不平衡,直接反映在社会成员创造社会财富和经济能力的不同差别上。该理论的主体并非局限在人与人之间,也体现为国与国间的信息传播、获取方面的差异,并就此提出建议,应加强软硬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众的使用互联网处理信息的技能,才能有效地缩小数字鸿沟。

不过,从批判的角度来看,这里所谓的数字化不平等仅仅是现实不平等的一个映射;对于所谓“上层文化”的熟谙和有教养的语言的掌握,有学者批判这样过于精英主义而缺乏实用性,对所谓高品位文化过分推崇,仅仅关注互联网使用技能对于个体制度文化资本的积累,也就是对于学校表现和学术成就的影响,实际上已经与现代教育对于孩子的要求脱节;信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角色固然重要,但研究者忽略的是,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教育功能的场域,很多文化资本上积累的不平等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已经产生,不需要借由学校教育或其他制度文化资本体现(例如大v、网红 )。

“数字鸿沟”之发展

“数字鸿沟”往往来形容以互联网为主的技术接触和使用的不平等现象,而这种数字化的不平等往往是社会经济不平等的一种延伸,数字鸿沟的扩大反过来加剧社会不平等,并可能由此实现不平等的再生产。

“第一道数字鸿沟”——“接入沟”

一级数字鸿沟:以能否接入互联网拥有上网设备为判断标准,即技术接入拥有者与缺乏者之间的差距。然而,随着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攀升,是否可以上网或家庭是否有移动设备已经不足以代表个体是否真正“参与”到信息社会,更不足以反映数字化领域的不平等。

“第二道数字鸿沟”——“使用沟

二级数字鸿沟则主要关注不同使用者之间掌握技能的差异,当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互联网的接入之后,我们应该将注意力投注于人们的互联网使用上,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信息选择与媒介使用方式的差距影响着人们对媒介内容的获取。

新近提出“第三道数字鸿沟”

新近提出的三级数字鸿沟则主要基于互联网使用带来的不同结果,即考察不同人群因互联网的使用获得的经济、社会、文化、自我感觉等方面带来的可见收益的差异,其关注点是一种结果的不平等。

一种更隐蔽的数字鸿沟——品味区隔(distinction)

一种更隐蔽的数字鸿沟既不是技术垄断,也不是资源隔离,而更多的是一种品味区隔。区隔的概念由布迪厄提出,他指出,文化占优阶级(dominant class)通过符号斗争标榜自己的文化稀缺性,以争取一种文化地位的合法性和统治权。尽管互联网看似是平等开放的,但其中暗含着内容区隔和进入壁垒,以所谓的“鄙视链”的形式显示了一种互联网文化秩序的建构,进而抑制了文化下层向文化上层流动的可能。

并且,互联网的教育功能不同于公共教育,公共教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同质性,但互联网使用更具个性化,使用者凭借自身的兴趣漫游探索,加之投其所好的内容推荐,起点不平等的差异更可能被放大——使用者的动因和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现象链接——你为什么会对“广场舞大妈”嗤之以鼻?


“知沟”与“数字鸿沟”——联系与区别


新传热词辨析:今天你“掉沟”了吗?知沟、信息沟、数字鸿沟辨析在这里!_第3张图片
图:知识沟及数字鸿沟研究间的关系来源:韦路,张明新.第三道数字鸿沟:互联网上的知识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04):43-53+95.



知沟以及数字鸿沟理论的提出皆体现出传播学研究对于“人本”的关怀,将社会结构因素纳入传播效果和功能的讨论,从而揭示了大众传播乃至新数字技术引起公众信息获取鸿沟、加剧社会不平等的可能性。

数字鸿沟问题,是传统的知沟、信息沟问题在新的媒介技术环境下的延伸。知沟假说主要关注大众媒体的知识传播效果,即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通过大众传播获得的某一方面的知识或信息差距有扩大的趋势;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日益广泛的使用,数字鸿沟成为一个“笼统的标签或比喻”,用来说明人们对信息传播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采纳和使用上存在的差距,更强调在新媒体语境下,信息的获取与传播能力成为个人与国家赢得话语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王晓晴.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理论再探[J].当代传播,2006(06):56-57.

[2]金兼斌.数字鸿沟的概念辨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01):75-79+95.

[3]朱文博.网络时代知识沟变化情况探析[J].今传媒,2014,22(05):113-115.

[4]韦路,张明新.第三道数字鸿沟:互联网上的知识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04):43-53+95.

拖鞋哥新传考研:传播学分析你为什么会对“广场舞大妈”嗤之以鼻?


了解更多专业的新闻与传播学考研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拖鞋哥新传考研❀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传热词辨析:今天你“掉沟”了吗?知沟、信息沟、数字鸿沟辨析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