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德性还是先有认识?(1)

德性伦理学,发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用人类的德性说明伦理学的规范性。德性知识论,是借助伦理学中的德性概念,来说明人类的认识活动包含了理智德性,用德性来说明人类的认识。

一、德性就是最大的功利

德性认识论的发起者,美国的恩内斯特·索特,认为:

任何行动都有德性的根据,因为德性是最大的功利。

德性认识论,是把适当的认识品格作为知识论的中心,而不是认识原则或责任。

德性知识,是与道德功利主义密切相关的,强调能够带来最大真理总量的倾向。

德性先于认识。

用道德的标准来衡量知识的有效性。一个知识可能是好的、正确的,但不一定是有德性的,也就是恰当性。

真理,取决于我们是否能把它判断为符合德性要求(价值标准要求)的东西。真理是有阶级性的。

价值判断是一切认识判断的根据。一切的知识活动,都包含了价值判断。

例子,原子弹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危害人类。科学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

但是,如果我们按照价值标准来对知识进行取舍的话,那么,我们该怎么接受在某些人看来是有价值的,而在某些人看来没有价值的知识呢?我们还能够接受“独立于价值的真理”的概念吗?

如果这样,就与德性认识论的出发点相矛盾了。因为,德性认识论认为,理智德性是使得我们获得真理的稳定的道德准则;认识德性是为了满足理智德性的要求。而这个理智德性,最终要达到一个真理的要求,也就是真理的稳定性——永恒真理的存在。

理智德性:形成和坚持信念的好的方式或习惯。它们能够使得我们得到和坚持重要的真信念和避免假信念。

动物性知识:是一种本能性知识,基于感觉和知觉;

反思性知识:是对动物性知识的正确认识视角。

你可能感兴趣的:(先有德性还是先有认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