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孟锁辛

几场透雨,小区的花花草草憋足了劲儿在院中疯长。每天清晨,我带元宝儿出门溜达,总能见到一位慈祥的白发老人,在转盘旁边的绿地上打太极。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孟锁辛。

我与孟老师的相识,离不开邻居大娘的引荐。大娘爱好写诗,孟老师由诗而作的画更是妙趣横生。当我惊叹这天衣无缝的配合时,她告诉我,这位老人就是孟锁辛。

我曾经听过他的名字,也在兰辰叔那里见过他的人物速写,《赵州书画展》上一副《麦收》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层层麦浪在眼前铺展,劳作的男女分散在麦海里,三三两两点缀成律动的风景。人物丰富的表情,让画面在健康与昂扬向上的力量中充满神韵。真没想到,孟老师居然与我比邻而居。

出门向西,转盘(小区的标志性建筑)旁的这个单元一楼,就是孟老师的家。第一次带着好奇跨进他的画室,挨窗的一方长桌就吸引了我的目光,上面墨斑点点,颜料盒与毛笔散乱堆放,即将完工的作品《长征路上》已张贴在东墙画板上,正在接受主人的审视。孟老师兴致很高,颇详细地跟我这个美术爱好者讲述创作过程。考虑到内容的真实性,他画前翻阅了大量史料;为了更好的突出主题,他的三副底稿上,都有明显的接痕。这我知道,工笔写意的人物画,没有一个月的硬功夫,是绝对拿不下来的。望着这位73岁的老人,我的神色恭顺起来,为老人的这份执着与坚守,求实与创新。

送我下楼时,听说我喜欢根雕,孟老师遂将我引到他的储藏室来。借着灯光,我看到室内置物架上的木雕摆件。他说,供奉在柏林禅寺普光明殿的那段树根,还是他亲手挖出来的呢。室内地上,一尊硕大的根雕造型旁,摆放着大小不一的刀具。横放的木条,翻卷的木屑到处都是。我好奇地问:“您还擅长雕刻?”“年轻时什么也学,漫画,油画,剪纸,木刻……”他说这些的时候,一手摸头,羞赧的像个孩子,“我不会打麻将,不会聊天,生平就这点爱好!”蓦地,我对老人肃然起敬了。这个博学多才的人,退休后也一直没有放弃爱好!

据我观察,他的生活作息很有规律,每天晨起打太极,或侍弄花草,抑或陪老伴出小区散步。早饭后,便钻进画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的勤奋与努力让人敬佩。

今年夏天,我和好友小秦再次拜访他。小秦作为文史资料整理人,采访孟老师,让我也更全面的了解了他。

孟老师一生致力于美术教学,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美术人才。从1973年创作伊始,先后在《石家庄日报》《河北日报》及省以上刊物创作作品110多幅,其中美展作品5件,1件赴日本展出。他自学成才,有着坎坷的求学与工作经历。在谈及自己因为绘画而多次被人顶替转正的往事时,老人表情平淡,却让听者动容。

那年高考,当别人都沉浸题海,埋头苦读时,他却挥笔疾书,以同学和老师为对象,苦练速写。当他考上理想的高中时,却被有门路的人狠心顶替。失望的他放弃复读,选择了回家种地。

做耕读教师八年,他没有放下画笔,而是辗转石家庄,与日报社美编人员一起,学肖像,办画展,为此耽误了两次转正机会。有人劝他跟问原因,他一口回绝,“谁爱转就转吧,我哪有这功夫,我还要画画呢!”

评审高职,他以“河北省美协会员”身份参评是有绝对的评审资格的,但他拒绝上交材料。在众人的惊疑声中,他的自评掷地有声:“我觉得自己还不行。”这份忠于艺术的涵养,是不能用“谦虚”二字来衡量的。

他淡泊名利,大家有目共睹。任教赵县师范美术课期间,他上课讲求效率方法,跟班主任不争升学名额。全身心工作,不参加活动。在师生互评中,他总以最高分数胜出,87年被评为省“优秀园丁”,89年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让他上台发言,他坚决不去,“没什么可说的,有那功夫还不如画一张画呢!”这就是一个务实者的获奖感言!这就是一个不争名夺利者的无上荣誉!

他对名利看轻,对美术却是始终如一的痴迷执着。

先不说他从小的爱好,就是喜欢美术,立志当一名美术家。也不说他中学以来课上总是拿同学老师当模特绘画,但说他下的苦功夫,就足以说明他的痴迷程度了。中学那会专业书籍贫乏,他节衣缩食,买书学习,抓紧一切时间画画。每天晚睡早起,饭前饭后挤时间,会前会后找空闲。就是客人来了,也是边打招呼边作画。看到带画的书皮和插页,他都剪集成册,时时临摹。做民办教师时,别妻离子,独自跑到市里,向专家请教,正是这份对美术的痴迷与钻研,孟老师在人物绘画上终于得到同行认可,作品多次在国内比赛中获奖。

他跟我说,一副人物画像,最出彩的地方是眼睛,眼睛无神或者画不出神韵,整幅作品都会黯然失色。还有就是衣服的纹理褶皱,有的画者,光画衣裳的褶皱就要一天时间,还没有灵动飘逸的感觉。他们没办法了叫我,我只简单几笔勾勒,人物就活过来。他说这话时,满眼自豪与骄傲。艺高人胆大,孟老师苦心钻研与长久练习,才有了这独到的功力。

他还告诉我,动态的禽鸟比静态的难画;表现领袖的气度与风采需要调整身体比例;飞仙飘飘看来美,需先知晓飞舞时悬空的双腿姿势如何,没有这样深层的观察,是画不成灵动有情怀的作品的。

橘红的夕阳透过树丛斜照在转盘上,略带倦容的孟老师放下画笔走出家门,踏着绿地上绽放的花草,来到转盘。转盘上正在聊天的老人们懒懒散散向他招手,他们也许忘了:这位老人,曾经在赵县教育界叱咤风云,他的影响力撼动了周边县城学子慕名而来。现在,他把辉煌掩在夕阳下,放在花草间,把勤奋与奉献融进悠闲的步态,淡淡的笑容里。他,就是“全国劳模”孟琐辛!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眼中的孟锁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