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永远在我们心中——深切哀悼当代教育家、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

江苏    满凤

“深切缅怀于永正老师!”10点2分,我看到一个群友发出这样一条消息。我发过去一个万分吃惊的表情,我不相信!我赶紧去百度搜,没有相关消息,我舒了一口气,心想“可能不是真的!”可是,10点44分,我看到一篇文章《世间再无于永正》,我不得不信了。心里好难受……

12点55分,我在正道群各区以及我所在其他群里同时转发了《世间再无于永正》《病中“吟”》《退休后我终于明白了教育是怎么回事》三篇文章,并且写了一句话——“沉痛哀悼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永正老师”!随后,正道各区成百上千群友都在惊讶中表示对于老的哀悼。有群友说:“沉痛悼念于老师,为人师者当如此。赤裸裸来了,不能赤裸裸走,于老师走了,但是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还在。”有群友说:“看过他的课堂实录,很喜欢于老师的课。于老师一路走好!”有群友说:“向于老师致敬,默哀!教育界的损失啊!”有群友说:“听过他三次课,机智幽默、和善可亲。一路走好,敬爱的于老师!”……

十几年前,我也有幸听过于老师一节课——《小稻秧历险记》。那是我听到的最精彩的一节小学语文课。或许是太喜欢了,至今,我竟然还清晰的记得,那节课的情景。

开始,于老师与孩子们聊天,“你们认识我吗?”孩子齐声回答:“不认识!”(听课老师笑声很大)于老师说:“你们想认识我吗”孩子齐声回答:“想!”“你们看看我姓什么?”接着,于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一”,孩子们齐读。于老师在黑板上把“一”变成了“二”,又把“二”变成“干”,最后加了一个勾,变成了“于”。于老师告诉孩子们,“这叫‘干勾于’”。孩子们跟着读,跟着变,在欢笑声中领略了汉字的魅力。当然,于老师也在这一过程中和孩子们拉近了距离。由陌生变得熟悉,由胆怯变得亲密。或许,从那一刻开始起,孩子们就爱上了于老师,爱上了这堂课,或许也爱上了语文。

接下来,于老师的课讲得绘声绘色,生动形象,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热情高涨。那欢乐的场面,让人怀疑,这是在上语文课吗?为什么我们平时上课,学生要么死气沉沉,要么开小差呢?为什么我们让学生读书的时候,孩子们读得毫无感情,在于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怎么读得那么好呢……一连串的问号,让我对于老师充满好奇。

后来,翻阅于老师的文章,才得知,于永正老师的课堂只所以有这种独特的魅力——师生互动、水乳交融、生趣盎然,是因为于老师在课堂上使用“五重教学”艺术。于老师的课堂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而且,于老师重视课堂的动态生成。预设性太强的课,上课过程就是“表演”,只有重“生成”才是灵动有魅力的!我也明白了,于老师让孩子表演“杂草和小稻秧抢营养”,之所以特别精彩,是因为于老师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问答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还是信息的重组者以及动态生成的推进者。我知道了,一个好老师,才能上出一节好课。老师的样子,就是课堂的样子。

我还记得,中场休息的时候,于老师问:“大家要不要去唱歌?”所有人都很疑惑,纷纷议论,不明白什么意思。于老师说:“是问大家要不要去厕所!说成唱歌,不是更好听吗?”并说他们学校的孩子都知道这样说好听……老师们的笑声充满了整个会议厅。于老师处处幽默风趣,难怪大家都喜欢他!幽默可是一个人最受欢迎的品质,没有之一。后来,慢慢发现,很多优秀、出色、卓越的老师,都有这个特点。

于老师的课,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好课!

于老师曾经说过“人应该有追求,有抱负。虽然不一定都能如愿以偿,但为实现理想的付出,一定会收获充盈,会收获习惯”“我的文章,不是在书斋里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我写的,都是我的故事,我的经验、体会与感受。”“我很卖力,很勤奋,因为我总想做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于老师身体力行,教会我们怎样为人师!

于老师走了,在顽强乐观地与病魔斗争了三年多之后,安然的走了。即使是重病期间,他依然在写文章,留给大家很多精神上的财富。在那篇让人感动的《病中吟》里,我们看到了于老的刚性、幽默、坦然……

我们坚信,“先生虽逝,精神长存!”“读先生的文字,传承先生的思想,教好每一个学生,是对先生最好的纪念。”

于老,您的文字会永留后世!您,永远在我们心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您,永远在我们心中——深切哀悼当代教育家、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