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道德有“捷径”

  原创分享328天  20190724

走进道德有“捷径”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提到道德,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可是我对道德的理解却模棱两可,感觉似乎理解了,但又说的不是特别清楚。

再次看苏氏有关道德的说法,我才终于清楚了一点。就道德而言,苏氏所说的和通常所说的并不一样。

苏氏所说的道德是指一种愿望、关系、态度,或者说,一种自尊、自信,一种想成为高尚卓越之人的愿望。所以,他表现为积极的自我肯定,或者想帮助他人的愿望。

苏氏所说的道德与平常所说道德是不一样的。平常我们所说的道德是德智体美劳的并称,并且是从外部来进行评价的。而苏氏这里,他指的是内在的一种愿望。

通常的道德,是从德智体美各个方面来评价,并突出强调德育为先。在德智体美劳之间,有顺序、有重点,但不能从生命内部说清德与其他各个方面的关系,往往会出现“有才无德”或“有德无才”等情况。而苏氏所说的道德,则是一体的,是在一个循环之中,不存在脱离道德的智力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通常的道德,特别强调外在的规则尺度。比如说,一个儿童去帮助另一个人。这种行为就会被认为是道德行为,因为他付出了一些时间、精力等等,让被帮助者获益。这样一种行为,会得到别人的赞赏和肯定,帮助人的人在心里也感到特别开心,是别人心中的榜样。这种情况,最终也可能是帮助人的人养成帮助人的习惯,成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好人。

而还是这件事情,若从苏氏所说的道德角度来看,就有不同的解释。这种行为如果是道德行为,是因为它通过帮助别人获得了成就感,比如增加了意义感,显示了自己的力量,并进一步加强了想成为一个好人,一个帮助他人的人的愿望。

特别要注意,虽然可能两种结果是一样的,但他的出发点并不一样。前者,是通过外在的一种形式予以鼓励、肯定或表扬,最终实现了内化,成为了一名道德好的人,或者成为一个想帮助他人的人。而后者则是发自内心的,即使不需要别人的肯定,自己也觉得这是好的,买的是正常的,是需要自己长期坚持的。

当然,通过这一个例子,可能只是部分反映了有关对两种道德的理解。在现实中,若发自内心的成为有道德的人,他们往往会有同情心、乐于欣赏美好事物、会关心他人。当然实现这些感觉与父母和家庭的影响、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这些就启示我们,要多开展有关儿童的课程——诗歌、绘本、故事等,让儿童受到艺术的熏陶,并学会养花种草,关心他人等等。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课程,让孩子们有所体验,这是最宝贵的了。

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程中,孩子们乐于参与,感受幸福和快乐,并发自内心的向善,使道德教育完全浸润在这些课程之中,容易实现素质、育人同步,对于班级管理来说,真正实现治标又治本。

绕了这么一大圈,我才明显的感受到,走进道德是需要一系列的丰富课程实践。一味的只强调学习,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即使你的管理,多么精细和严格,那仅仅是治标的。管了就死,不管就乱。

回顾这些,最最欣慰的是,自己终于找到走进道德的秘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进道德有“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