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处理》前四章基础知识

扫描,采样,量化三个步骤组成了数字化过程。
数字化:对一幅图像从其原来的形式转换为数字形式的处理过程。数字化的逆过程是显示,即由一副数字图像生成一可见的图像。
扫描:对一幅图像内给定位置的寻址,在扫描过程中被寻址的最小单元是图像元素即像素。对摄影图像的数字化就是对胶片上一个个小斑点的顺序扫描。
采样:在一幅图像的每个像素位置上测量灰度值。采样通常由一个图像传感元件完成,将每个像素处的亮度转换成与其成正比的电压值。
量化:将测量的灰度值用一个整数表示。由于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因此必须将连续的测量值转化为离散的整数。
对比度:一幅图像中灰度反差的大小。噪声一般是指加法性或者乘法性的污染。
灰度分辨率:值得单位幅度上包含的灰度级数。若用8比特来存储一副数字图像,其灰度级为256。
采样密度:在图像上单位长度包含的采样点数。采样密度的倒数是像素间距。
放大率:图像中物体与其所对应的景物中物体的大小比例关系。该定义只能用于线性的几何关系中。

提高高斯点图像显示外观质量的方法,过采样和再采样。
过采样:采用比图像的细节更小,因而数量更多的像素。需要更贵的摄像机,产生更多的图像数据。
再采样:在显示之前先用数字插值方法增加图像幅面大小。例如,一幅512x512的图像可以被插值放大到1024x1024,然后用高斯点显示在监视器上。只要插值得当,显示效果会更令人满意。

噪声:
亮度通道的随机噪声会产生一种‘胡椒加盐’效果(黑白噪声点),在平坦区域尤其明显可见。如果噪声是周期性的并且有足够的强度,会在被显示图像上产生一个叠加的鱼骨形图案。如果噪声是周期性的并且与水平或者垂直偏转信号同步,会产生条状图案。

图像数据文件格式
《数字图像处理》前四章基础知识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