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书叫社会

如果把学校比作一本书的话,那么孩子在这里的每一天,其实就是在用努力写自己的文字,有的人把这叫作刻录历史,历史就是一本博大精深浩瀚无边的书。

同样可以当成书来看的还有大自然,那也是需要阅读,不过那里的主角和书写者,都换成了万事万物,我们可以被别人欣赏,也可以去欣赏所有。

还有一本更大的书,就是学生在毕业以后,就会一头扑进去的,那个丰富多彩,且酸甜苦辣都会接踵而至的,最为漫长也最为久远的社会。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校园生活顶多有二十年,至于说活到老学到老,那只能说是保持一个学习的状态,想要回到学校,也只有九年义务教育再加上高中和大学。

大自然也有一些时间限制,虽然他的呈现往往和他的美一样,是对一些人才有意义的,有的人匆匆的来又匆匆的去,根本就没有时间去阅读。

有的人说,在学校没有教育好的孩子,回到社会会以非常惨痛的代价极速成长,然后就是三十岁以后的柴米油盐,如果读不懂社会这本书的话。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就会跌跌撞撞头破血流,但依然要辛辛苦苦的活下去,这样的书写在我们很多人身上,还没有铭刻和阅读的思想,所以伟岸和壮观也就不会产生。

读不懂社会的人,就不可能生活的流光溢彩,那些是是非非所带来的繁琐和蹉跎,会让多少人迷茫又平庸,在分分秒秒的煎熬,或者是妥协中,把一天又一天给写成过去。

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努力,铿锵或者是慷慨激昂,把自己活成生命这本大书的主角,而不是被裹挟被捆绑。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让我发现了生命规划,不管你是校园生活,还是初入社会,亦或是已经摸爬滚打了很长时间,都不应该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也不要忘了自己的目标在哪里。

还有就是我们现在走到了那里,这需要一个坐标,或者是参照物,认清自己没有科学和反思不行,没有对比和审视更不行。

不过这些都是用来帮助行走的,相对于能够持之以恒和锲而不舍,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努力和认真,其他都可有可无。

现在才是主要的,昨日不可追,未来太遥远,唯一能够产生奇迹的就是现在,就是眼前的自己,这需要我们把自己和此时此刻做个链接。

就像用梦想连接此时和未来,回忆的价值就在于提醒我们不可以重蹈覆辙,在他的温情被尘封很久以后,能够触目惊心的就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了。

所以读社会,也就是读自己,也就是读现在,而读的同时还要有书写和铭刻的思想,只有这样才可以在走出校园,或者是盖棺定论的时候,我们没有伤感和悲哀。

写好自己的书,可以先有一个目录,确定一个主题,循序渐进的努力,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只是书写,等到需要明晰了,我们可以在晚年如数家珍的一一道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一本书叫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