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时代,不会哄孩子,你就等着鸡飞狗跳吧!

全民二胎时代,当生娃从“家事”上升到“国事”之后,身边响应的朋友越来越多。眼看着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到妙语连珠、眨眼飞奔,孩子们那么快就长大了。爸爸妈妈们有欣慰也有烦恼,最近我就时常看到朋友圈里的抱怨:人到中年,越发地感到力不从心,孩子怎么那么难缠呀?怎一个“累”字了得!这孩子一天到晚活力四射,简直是“充电五分钟,待机两小时”啊!

 

婴儿时期,只要管他吃喝拉撒就行了,但是三岁之后,小屁孩的脑袋瓜里就有了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好奇心旺盛,能跑会动,经常跟你反着干。你要他向东他偏要向西,你要打“打狗”他偏要“撵鸡”。吃个饭得追着喂,不然一口也不吃;洗个头发就好像要他的命,四处逃窜;让他穿T恤,他非要穿妹妹的裙子;出去玩一趟,各种胡搅蛮缠,弄得你公众场合大大难堪。相信这些情况,大家都遇到过,心理学上说,此时的孩子开始进入第一个叛逆期。不再乖乖地听话,说明孩子的大脑正在飞快发育,非常好。大人如果不能与时俱进,还用婴儿期的方式来对待他,只能引起双方的不快。

 

说起来养育孩子就是一个不断升级打怪的过程,孩子在成长,爸爸妈妈们也得加强学习,不然怎么应付得了这个小人精呢。相信为了更好地读懂孩子,很多妈妈和我一样啃过不少大部头的育儿书,虽然里面的理念非常好,但是关键时刻不能立马用上,是个烦恼。那么实用又简便的育儿宝典到底有没有呢?当然有!今天强烈推荐这本来自美国的小书——《如何哄孩子》。非常简洁明了的书名,一点浮夸也没有。这本书的作者是写过《生存手册: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戴维·博根尼奇和詹姆斯·格雷斯,他们都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生活中也是被孩子困扰的奶爸一族,深深地理解身为父母的烦恼,两人联手跨界写了这本非常有爱的育儿宝典。《如何哄孩子》中介绍了一系列平等而尊重的交流方式,对孩子不打不骂也不溺爱骄纵。涉及31个育儿主题,数百条实践指导,涵盖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既提供常规的做法,也教会家长通过唱唱跳跳和做游戏的方式与孩子“斗智斗勇”。书很薄,没有干巴巴的理论,都是生活场景真实再现,图片印刷精美,估计是料到爸爸妈妈们会经常翻阅、寻找对策,所以纸张非常光滑厚实。

 

 

记得我家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最让人头疼的三件事是吃饭、看电视、早上不肯去上学。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书中的解决办法吧。我总结了一下,《如何哄孩子》中的这套方法主要分为六个步骤:准备工作、基本方法、直接简短地“哄”、家长游戏、如果他们对着干。


一、如何哄孩子吃饭

准备工作:让孩子自己选择饭菜。

              吃饭像打仗?请让他判断自己饿不饿。

             让孩子自己挑选喜欢的餐具。

            就餐时间过长,那就试着和孩子协 商:   “你吃饭,我来给你讲故事。”

              吃饭不要看电视,听点音乐。

              做饭时要让孩子尝一尝。

              做好饭让孩子帮忙摆碗筷。

 

基本方法:把食物切成好看的形状。

          巧妙地摆盘,让食物看起来更有趣。

          给食物起个新名字。

          让孩子帮忙准备饭菜。

 

直接、简短地“哄”:你想先吃意大利面还是水果沙拉?

                    今天你想邀请哪个毛绒玩具一起共进午餐呢?

家长游戏:我要吃掉你的____啦!

          家长动作缓慢而又夸张地把你的叉子伸到他的碟子里。

这时候,孩子就会说:“不行!这是我的!”然后迅速地吞下去。

你可不能笑,要装出非常失望的表情或表现得非常吃惊。

如果他们对着干:父母不用太紧张,不要把吃饭弄得跟打仗一样,记住孩子是不会让自己挨饿的。

 

 

书中讲述的这些方法,以前我就用过。为了哄孩子多吃点东西,老母亲从十指不沾阳春水,到自学成才,现在我可以做出各种形状的面包、蛋糕和饼干。还记得去年圣诞节的时候给他做了个圣诞老人,还有可爱的小蜗牛、小青蛙等等,奶油戚风、奶酪蛋糕还有蛋挞、纸杯蛋糕什么的,更是不在话下。其实做这些美味的食物并不难,只有爸爸妈妈有心,现在网络发达,各种APP上步骤详细得很,我最常用的是豆果和下厨房,里面还有不少付费课程,只要你想学,就没有学不会的。儿子看着我和面、揉面,也兴趣盎然,每次都争着抢着帮我的忙,当面包出炉的时候,小家伙别提有多兴奋了,吃着自己做的食物,那叫一个香!爸爸妈妈要有意识地增强孩子的参与感,在做饭的过程中与之互动,经常让他帮忙。给他讲讲食物的营养知识,告诉他蔬菜是怎么种出来的,大米是如何变成米饭的。孩子明白之后不仅会更加珍惜,更会养成好习惯。


二、如何哄孩子关上电视

 自从电子产品普及,孩子在电视、平板和手机上花的时间真是不少,只要黏上了,就别想轻易地拽下来。看多了电视非但会影响视力还会影响大脑的发育,因为看电视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非主动思考,时间久了,孩子就懒得再去动脑筋。但动画片的魅力实在是太大了,我家以前超级迷恋《熊出没》,他的同桌则非常喜欢《小猪佩奇》。所以要想让孩子们少看电视,还真得费点脑筋。

 

戴维·博根尼奇和詹姆斯·格雷斯《如何哄孩子》中提供一些可行的办法,爸爸妈妈们不妨试试。

准备工作:电视节目开始前严格设定时间。

            尽量看视频或录播的节目,不看广告。

            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

           不要把电视放在孩子活动的区域,眼不见心不烦。

基本方法:在关掉电视前,为接下来要和孩子一起做的事做好准备。

          让孩子负责关电视。

          告诉孩子,电视累了,要休息。

          把电视换成图像静止的频道,假装电视出问题了。

直接简短地哄:“你想自己关上电视还是让我来关?”

              “节目结束之后你想吃点零食还是玩玩具?”

              “当我们数到10时,我们要关上电视。你希望自己数还是让我来数?”

家长游戏:寻找遥控器

          趁孩子不注意,把遥控器藏起来,让孩子知道谁找到遥控器谁就得关上电视。关上电视后能得到小小的奖励。

如果他们对着干:其他方法都失败的时候,趁孩子不注意拔掉电源。告诉他修电视的人要很晚才过来。

 

其实要想做到孩子不看电视,少看电视,最重要的还是要从爸爸妈妈们自身做起,你自己玩着手机、平板,却教育孩子不看电视,肯定没有说服力。身教胜过言传。回到家,我们不玩手机、不看电视,把时间留给孩子,实现高质量的亲子陪伴,一起读读书、听听歌,给孩子讲讲故事,或者一家人出门散散步,走近大自然,孩子自然会脱离掉电视瘾。改变一个坏习惯的最好办法,就是培养一个新的习惯代替它。为了帮儿子彻底远离电子产品,我给他买了许多书。我们自己也如此,业余时间都用来读书。每当我读书的时候,儿子就会有样学样,慢慢地也成了一个“小书虫”。如果你的孩子确实非常爱看电视,一时也改变不了的话,爸爸妈妈们可以有选择地给他看一些寓教于乐的片子,而不是不加审查地尽看些毫无营养的动画片,比如一些讲述动物和植物知识、研究宇宙奥秘的片子还是挺不错的,一些个英语启蒙动画片也非常好,《爱探险的朵拉》系列就很棒。家长可以陪着他一起看,看完之后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来讲一讲内容,这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况能力都是一种不错的培养方式,变被动输入成主动输出。

 

 

三、如何哄孩子上学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 爱劳动 /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这首《上学歌》充分表达了小朋友们欢欢喜喜去学校的快乐,但并不是每个孩子一开始都爱上学的,尤其是每年幼儿班刚开学的时候,那简直是哭声一片。很多爸爸妈妈都舍不得,每次送到学校门口都被孩子抱着大腿不撒手。最后只能狠狠心,任凭他鬼哭狼嚎,扬长而去。那么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去上学呢?

 

准备工作:从孩子醒来的那一刻起,父母就要一直谈论学校的事情,用很随意的方式,让孩子觉得上学是一天的一部分。

          让孩子参与上学的准备工作。穿什么衣服?穿什么鞋子?

          可以让孩子选择一件特殊的东西或玩具带去学校给同学或老师看看。

          培养特殊的上学和放学流程。上学时唱歌,放学后去公园玩等等。

          父母要记住孩子同学的名字,尤其是与孩子经常一起玩耍的伙伴的名字。

基本方法:了解孩子每周的时间安排,谈论他在学校每天做的事情。

          父母带孩子一起去买上学用品,让孩子选择他喜欢的。

直接、简短地“哄”:今天想走平常的路去学校还是走小路?

                    今天上学想穿红外套还是蓝外套?

家长游戏:告诉孩子,在去学校的路上你们要玩的一个游戏,彼此说说笑笑。

如果他们对着干:如何孩子确实很抵触上学,弄清楚主要原因,而不是只看表面现象。

                父母要确保孩子吃饱睡好,因为低能量会让离家上学变得很难。

 

孩子不愿意去上学,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情绪的抵触,简单地说就是学校让他觉得不快乐,非常难受,所以才会逃避。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在孩子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爸爸妈妈们一定要帮助孩子找到深层次的原因,尽量帮助他发现学校的美好、同学和老师的友爱,让他明白幼儿园是一个制造快乐的地方。同时告诉孩子,放学后爸爸妈妈就会来接他,让孩子有安全感。等他慢慢适应环境之后,就不会有这样的烦恼了。或者还可以学学绘本《妈妈心》的办法,在上学之前,给孩子佩戴上一颗“妈妈心”,告诉他,妈妈永远跟他在一起。他想妈妈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当时儿子喜欢贴纸,我就特别挑了一颗红红的“妈妈心”贴在他的手背上,告诉他,这颗小红心就是妈妈的眼睛,不管他在哪里,妈妈都在他身边,不用怕。爸爸妈妈们还可以跟老师多沟通交流,帮助孩子认识更多的好朋友,一起做游戏,一起分享玩具,感受到快乐的孩子自然就会爱上学校的。

3到6岁的孩子的大脑还没发育成熟,心智简单,注意力时间比较短,不会考虑后果,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利用一些心理学规律来巧妙地引导孩子,不必剑拔弩张,将孩子搞得哭哭啼啼,精神紧张。孩子天生都爱游戏,爸爸妈妈一旦学会用有趣的方式来化解生活中的难题,就会享受到无比快乐的亲子时光。以上这些方法总结起来,要点就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美化包装要做的事情、变幻游戏、让孩子做选择题,不理睬,寻找深层原因。

 

养育孩子的过程,有烦恼更有快乐。如果你家里有个可爱又可恨的小捣蛋,这本《如何哄孩子》建议你买回家看看,非常实用。戴维·博根尼奇和詹姆斯·格雷斯的这些办法,让你能在任何时间、地点哄孩子去做你希望他们做的事。你会学到一些经典的技巧,或是将可怕的活动变成有趣的游戏。你会掌握转移注意力的艺术,会获得久经考验的为人父母的诀窍,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在无意识中照你希望地去做。

 

享受愉悦的亲子时光,需要爱心更需要技巧。为人父母就是一场修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二胎时代,不会哄孩子,你就等着鸡飞狗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