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者:李俊杰

朱熹有首诗《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后面两句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引用较多,确实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_第1张图片

近日谈工作讲问题导向,想到若干年前看过的一场大学生辩论赛,辩论题目是过程与结果谁更重要?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永远都值得商榷,辩论上可以一争高下,现实生活中则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概括起来就是:干工作——问题导向,推工作——过程导向,评工作——结果导向。这与“渠”和“水”有什么关系呢?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_第2张图片

想到一个常用的词语“水到渠成”,现实的做法应该反过来“渠到水成”,一般情况下都是先把沟渠修建好之后再放水,而不是先放水然后再去修建沟渠。因为水有善下的秉性和势能,如果没有沟渠水就会乱跑乱流,未必能输送到想要去的地方,甚至成为洪水猛兽,造成水漫金山。当然如果水渠被堵塞,或者人为设置障碍,也会出现跑冒滴漏现象,无法将水输送到目的地。如果把“缺水”当作问题的话,那么“沟渠”就是过程,“接水”就是结果。

“渠到水成”体现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修建沟渠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落差的问题,这是自然规律。做一个比拟的话,谋划工作好比修建水渠,要有前瞻性,尽可能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落实工作好比输送水源,要有管控性,尽可能杜绝跑冒滴漏,减少自然蒸发;评价工作好比获得水源,要有指标性,到底接收到多少方水,这体现了获得感。

沟渠的质量很重要,它是传输水源的安全保障,沟渠变异容易导致好心办坏事。因此还必须有过程管控,加强线路的巡查,防止人为的节流和污染。重点加强关键关节的管理,比如在蒸发严重的地方采用管道,在容易堵塞的环节使用清道夫。有了高质量的沟渠之后,那就是对“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期待。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_第3张图片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_第4张图片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_第5张图片

如果把沟渠和水源升华一下,用在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那么水就引申为思想和想法,沟渠的形态就不仅仅是向下的,还有平行和向上的方式。沟通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即向上沟通、平行沟通、向下沟通,向上沟通希望得到认可、获取资源;平行沟通希望获得尊重、扩大影响;向下沟通希望鼓舞士气、凝心聚力。水有三种形态,即液态、固态、气态,向上沟通需要把水变成气态,平行沟通把水变成固态最好,因为这样推送的摩擦最小,向下沟通保持常态就行。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_第6张图片

向上沟通的核心是“心中要有一团火”,必须靠这团火才能把自己的想法和措施烧开,恰如其分的总结提炼才好向上传递,就好比水蒸气往上跑,有管道式的渠道最好。评价干部的标准,一看激情,二看思路,三看担当,也印证了这团火的重要性。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_第7张图片

平行沟通的核心是“脑袋里要有一块冰”,因为大家都在一个平台,相互之间知根知底,因此需要保持清醒。平行推送把水变成固态的冰,做成自己想要的形状,形成亮点和特色,就好比冰雕。为什么一个组织的经验做法不是那么容易被复制,那是因为把别人的冰块拿来后,在缺乏相应的小气候条件下都变成了水,加上没有自身的因子就很难冻结成有自身特色的冰。参考借鉴是解冻与再冻结的过程,需要有自己的冷凝机和氟利昂,还要有自己的模型,否则就容易搞成四不像。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_第8张图片

向下沟通的核心是“手上要有一把尺”,保持一颗平常心,把握好分寸,不急不躁,润物细无声,谨慎高大上,选择低奢有,就好比给庄稼灌溉,液态水最合适。

沟渠修好了,水的三种形态也能灵活自如,最重要的就是水源。如果源头上的水有问题,那么沟渠修得越牢固,管控维护越到位,存在的危害性就越大。所以需要正本清源,标本兼治,从一开始就把好“三观”,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_第9张图片

沟通从心开始,感恩于心,服务于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说过:“假如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如同糖或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我愿意付出比太阳底下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购买这种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