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要信息分析师

企业需要信息分析师      

(一)企业需要信息分析师
    “不上ERP等死,上ERP找死”,这句出自某企业家的名言,道出了企业推进信息化的困惑;道出了企业推进信息化的艰难;道出了中国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低的现状。同时,这句名言,也印证了中国企业实施ERP的成功率为什么会有那样低。那么,到底什么原因造成中国企业ERP实施成功率这样低呢? 细细想来,除了中国的咨询顾问公司顾问水准较低的原因之外,或许更大程度上还是我们的企业内部缺乏“信息运用”的“灵魂人物”-----信息分析师。纵观我国目前的企业信息化应用,应用层次总体上依然很低,网络化、集成化、一体化的应用依然停留在较低的层次,而且更致命的是信息技术与企业业务流程相脱节,形成相当多的“信息孤岛”,而这一切恰好为实施ERP埋下了定时炸弹。 让我们看看以下一些实施ERP的例子:
    (1)某企业聘用某副总全力负责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此副总上任的第一件事,便开始着手实施ERP系统,从项目选型,项目调研再到项目培训,一切都进行得相当顺利, 无论咨询顾问公司还是企业内部人员对整个项目都充满了“激情”,然而当项目开始进入实施时,一切都开始“变样”了,咨询顾问公司也不再像当初那样积极了,而企业各部门也缺少了开始时的“激情”。 究其原因, 原来该企业所选用的软件并不太适合该行业的实际生产运作,咨询顾问原先许诺的“什么都能解决”,到此时,则是“维维诺诺”、百般推托。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整个项目一拖再拖,实施则是“遥遥无期”,而该企业副总也落得只好自己“拍屁股”走人的地步。究其原因, 虽然此副总是MBA出身,具有丰富的管理知识,但由于自身IT信息的缺陷以及对生产运作还不是很了解,造成ERP选型时没办法做出正确的选择。
    (2)再看另一例子,某企业觉得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仓库管理以及物流管理整合,因此,委派原采购经理作为物流管理系统实施的负责人。的确,在整个物流系统实施过程,该负责人确实表现了极为丰富的业务运作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同时也对整个物流系统的建设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识,然而,由于企业运作的诸多原因,IT 部门对于此系统的实施表现得并不是很积极,因此整个系统应用过程中,常常三天两头死机或出现莫名其妙的故障,而该项目负责人因自己有限的IT知识而无法控制此局面,最终整个系统因得不到有力的技术支撑,而不得不放弃,此采购经理也不得不辞职。
    这些例子,在企业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究其失败原因,最大因素应该是企业信息化应用与实际业务运作相脱节,或者说信息化应用在企业应用中表现得“极不适应”, 但是这一切产生的最终原因是什么呢? 试想一下,如果企业有自己的信息分析师,由于其不仅熟悉自己的企业内部业务运作、明白企业业务增长的真正需求、了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缺陷,而且熟悉现有 IT技术应用, 必然不会受到外界 “信息化炒作”的层出不穷的词汇所左右,因此他在企业导入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然“有的放矢”,明白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 明白哪些应优先处理,哪些应缓后处理。 这样, 必然会使企业信息应用多了一份“理智”,多了一份“成熟” 。从而这样,“上ERP找死”的现象也会较少的发生。
(二)信息分析师何处觅
    由于目前整个市场既懂IT技术又懂管理及生产运作的人员很少,即使高薪觅到,也很难留在企业,另外鉴于目前在大多数企业中,在企业内做IT维护的人员也往往只会从自身电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喜欢“想当然”,也不太愿意到企业现场了解实际生产运作,了解实际用户需要,因此企业现有IT部门也往往很难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见解。
    针对以上情况,企业既然无法从外部找到合适的信息分析师,也无法在自己的IT部门找到称职的信息分析师。我个人认为,企业要搞好信息化建设,有必要成立“ 企业信息规划部”,根据企业运作实际情况提供切实可行的信息化方案,进行企业信息化规划,这样才能使企业信息应用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也才能使企业ERP实施得到保障与支持。至于企业信息规划部的成员既要包含一部分能脚踏实地,愿干实事的IT技术人员,又要包含熟悉企业内部运作的管理人员,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由于企业内很难找到既懂IT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只能靠群策群力,发挥各人专长,形成企业的真正“信息分析师”。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也正是这个道理。   
    总之, 随着国家对企业信息化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企业信息化已被提升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同时企业信息化建设也已作为带动企业各项工作创新的突破口。因此,作为企业内部, 更应以此为契机,产生自己的“信息分析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