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

                           

什么是真正的知识?什么是有价值的学习?什么才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知识概念的重建与课程的创新

        知识本质属性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辩证统一。人对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不断的自我对话的过程。就本章学习,从国际心理学视角来看,个体对知识的习得的历史经历过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行为主义。刺激——反应是行为主义的基础。在行为主义眼中,知识的习得就是基于经验而形成的刺激反应的连接(链接比连接更合适)。以此思维的逻辑,课程本质就是具体知识信息刺激的连接得以不断地强化、调节过程。可以想象一幅生动的画面,巴甫洛夫、狗与食物。食物对应知识或刺激,巴氏就比喻教师或外在的动力动机,狗对应的是学习者。比喻虽然有点不雅,为了便于理解,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中,教师是借助赏罚来控制管理学生的行为,刺激学生被动的学习。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第二,认知主义。认知心理学主张知识的习得注重理解概念、掌握推理、解决问题、形成图式。在认知过程中强调学习者的兴趣和智力好奇心有助于形成个体的知识网络结构。教师是知识习得的导引者,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同伴的经验有助于知识图式的建构。

        第三,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解释个体知识的习得是个体与环境,与社会的互动,并通过个体的发展建构起来的。一方面强调知识的习得是经由主体经验建构外在世界的知识,知识是对个体经验的理解与意义化;另一方面,强调社会文化是人类心智发展建构的主要动力,强调社会文化的内化与语言符号的影响对建构能力的重要性。在学校课程的编制中,要突出基于学生实践以及与社会不断沟通实践的课程,要通过不断地实践建立意义式学习模式。在此过程教师是向导,是学生学习的联结者,而学生是主动参与者,是自我知识的构建者,与此同时突出伙伴的作用,共同构建知识图式,同伴经验的迁移作用。

        三个阶段变化趋势由关注外部行为到关注内部心理,再到关注人的心理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即由关注行为的外部条件,到关注行为的内部条件,再到关注行为的内部与外部条件之间连接与互动。

        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知识观呢?

        一是强调知识经验的基础。知识的习得归根结底要依附学生的感官经验与生活方式构建图式,并不断消纳新知,形成新的图式。学习者发动自我图式不断咬合“经验知识”,就会不断丰富自我,发展自我。

        二是强调知识的建构过程。知识的构建过程要强调旧有知识与新知识的关联度,关联度越高学生主动构建和整合程度越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组织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要调动业已习得的知识,建立强大的关联新知识群的情景。

          三是强调知识的协同本质。知识的本质是主客观的协同知识。协同是指个体与群体,纵向与横向,历史与现实的沟通、构建、对话的过程。

    鉴于以上的认识,可以归纳总结为含义:

        知识习得是学习者的经验的合理化和实用化。学生图式的构建是主动主体实践过程知识习得是学习者与他人互动与磋商而达成共识。

    二、“学习”概念的重建与课程创新

          何谓学习:是通过经验,在行动、技能、能力、态度、性格、兴趣、知识、理解等方面产生持续变化的过程。

              学习即行为的变化

        认知行为不是基于个人头脑中某种目标、计划、知识的作为,而是适应所处情境的行为的集合。人的认知包含了人际关系和种种工具的社会、文化影响中形成的。此外,学习者不是获得环境中的认知结构,而是环境中活动方式。

              学习即意义的形成

        意义包含社会意义和自我意义,社会意义是无法改变,是需要个人正确的理解和掌握。关键是个人意义有时是别人无法觉察的,具有独特“现象场域”,这种场域个人才能经验到局外人难以觉察的意义。人的学习无时无刻不是在寻找意义之旅。

            学习即生存的洞察

        洞察是对自我图式的突破,我与客观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洞察是伴随飞跃的主体的“事件”,是在无意识中“我”所理解的经验。其一,教育活动一方面是现成信息的获得与互换,另一方面时时伴随个体洞察与觉醒的创造思维与活动。其二,学生个体自我图式不断地滋生与延长,知识的默会阶段表明自我经验的程度处于洞察与觉醒的相应阶段。

            学习即智慧的对话

        对话使更多抱有自我意义的个体的参与,对话是关注,是实质性的参与,是共享,是学习者经验的碰撞,是具有不同图式的个体相互摩擦与补充,是知识习得的相互关联与迁移。

            学习即文化性实践

        学习都是文化性学习,学习就是文化实践,学习就是合作性实践。在课堂学习中,形成三个维度的对话,一是同教材与客体的对话,形成认知性实践;二是同他人的对话,形成人际性实践;三是与自己的对话,形成存在性的实践。

三、“课堂文化”重建与课程创新

     

      靠有限的学习生活体验能否掌握日后社会生活所必要的知识技能?如何修正靠自我图式所获得的知识、观念?

——摘自 钟启泉著《课程与逻辑》

你可能感兴趣的:(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