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5

2018-04-15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反思


      学习的目的,不是要学会知识,而是要学会一种思维方式,在光怪陆离的世界中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不去纠结于书本知识,而去探索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究问题的本质,进而能影响他人。

    昨天,是泰山校友第二期读书会丨共读《知行合一·王阳明传》由MBA1002班刘新芳校友提供场地并和校友们一起分享他对该书的心得感悟。共计五位校友参加,正如阳明先生所说:一人不少,都来不多。我们的校友也真是优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抛出了自己对该书的一些看法和思考,正合**同学之意,洋洋洒洒彼此思维碰撞起来,一发而不可收—-连我这主持人也没有插话的空隙(笑),只好洗耳恭听—此时此刻,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尼采读书群的术老师铁青着脸一言不发,时而做思考状,时而奋笔急书—,我的心忐忑不安起来,(术老师尼采读书群的创始人,经典阅读推广者,十一年专注阅读,累计600万字的读书笔记,)他的性格,为人,我是知道的,万一,因读书的观点不一致拍桌而起呢,这可是新芳同学的员工办公的地方哦。轮到术老师发言了,20分钟,他从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心即理,知性合一”深入浅出地结合同学们所表现出来的所有信息,招招分析,该赞的赞,该批的批,一番下来,同学们不时点头,不时记录,一片寂静—-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事后,我在思考:读书,不仅要和同频人共振,还要听取不同的声音,这样你才能从书里走出来,看到不同的风景,思考不同的世界。这样才能打开你的格局,撑开你的胸怀,学会爱,学会包容。

    阳明先生说到“心即理”“理”在哪里?千古圣贤无不对这个问题苦苦追寻。自唐宋儒学复兴,“理”在何方便成为儒家追问的先秦儒家命题?当然,简单来讲?自唐宋开始的儒家大家,无一不对这个命题给出自己的解释。主要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朱子的理学观点认为理在物上。另一种是以陆九渊为代表的观点认为理在心中。以心学的观点认为理在心中,至阳明先生确立并发展成儒家新的高峰,至今无人超越。原文:“心即理”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就传习录中,先生原文。对先生之言,还原先生原意。“心即理”心学基石,如何来理解呢?首先要明白为什么先生不说是“心是理”呢?心与理,是不同的概念。心便是宇宙,理便是宇宙中的规律。心与理的关系,是共生关系。心是宇宙,宇宙便无边无际。心之所达,理随心至。心离开了理,便无法存在。理离开心,理便无所依托。深刻的体会“心即理”,心与理关系是心学入门的基础。心就是心,理就是理。当然,“心即理”是心学研究者必须要清清楚楚的问题。知就要明觉精察,行能真切笃实。

  担任了两轮的临时读书会长,我考虑到自己的责任,就开始买书,认真读书,从《货币战争》到《王阳明传,知性合一》坚持两月余,收获还是有的,如果没有学院读书会,平日里,我很难读这样经典的书,也很难坚持读完一本书。坚持读书,做好自己,感染他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