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管理价值:企业软件项目管理实战》一1.6 软件项目管理在中国的问题...

本节书摘来异步社区《挖掘管理价值:企业软件项目管理实战》一书中的第1章,第1.6节,作者: 徐勤 责编: 杨海玲, 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1.6 软件项目管理在中国的问题

挖掘管理价值:企业软件项目管理实战
软件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而产生的,计算机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项目管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软件在发达国家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促使软件项目管理应运而生。随着大量国外软件进入中国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后,软件项目管理在国内也是方兴未艾,但是我们不得不认识到在软件项目管理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多个方面的问题。

1.企业重视和投入程度不足
国内软件企业由于在规模、技术、人才、市场地位和利润等方面还远远不能和世界一流软件企业(如微软、SAP、甲骨文、苹果、Adobe等公司)相比。总体而言,我国的软件产业份额在全世界占不到15%1,并且以软件代工为主,国内的软件企业还只能算是中小企业。

出于成本的考虑,国内很多软件企业不重视软件项目的管理工作,认为软件项目管理可有可无,软件由程序员开发出来就够了,与其养一个软件项目管理的人还不如多养几个程序员,多开发点儿软件赚钱。曾经有一位开软件公司的朋友说:“现在做软件很难,竞争非常激烈。大型软件被欧美软件公司把持着,没有机会做,也力不从心,太小的软件又没有利润,赚的钱都不够养活一个程序员,公司只能在夹缝中生存,整天为赚那点微薄的利润而东奔西跑,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来,不停地接单、不停地开发、不停地交付,哪有闲钱和闲功夫专门请人搞项目管理。”

其他一些软件企业尽管有一定实力,规模中等,产品也有一定的市场,内部也有人负责软件项目管理,但是这个岗位基本上是以项目经理的形式出现的,他们更多地关注项目本身和进度、软件设计和质量,通常也是一个项目一个经理单兵作战,很少组成一个团队或组织来专职负责整体的、全局的项目管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国内大部分软件企业竞争力低、产品单一,以代工为主的特点决定了其不可能像一流的软件企业一样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管理升级。

我国软件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经营理念同国外也存在较大差异。首先是生存环境,能够持续经营十年、二十年的软件企业少之又少,大部分的企业能够维持五年已经不易,很多企业做了几年就生存不下去了。尽管政府不断扶持和鼓励,各地的软件园也是遍地开花,但是由于产品定位和市场竞争力的原因,目前的现状难以改观。其次是国内软件业热衷电子商务,而不是基础软件,这是因为电子商务周期短、见效快、国内消费人数巨大,于是大家一哄而上,然后竞争惨烈。尽管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市场优胜劣汰情形,但是一个企业好不容易积累沉淀下来的技术、知识、人才、管理和文化就付之东流了。真正愿意几十年如一日把一个产品做好、做强、做精的软件企业屈指可数,近年比较热门的“团购”网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具有团购功能的代码只要花一百元就可以买到,根本没有什么内在的、实质性的、深厚的高科技价值。就是因为做个网站太容易了,大家都想着赶快赚钱,急功近利,不会考虑企业的未来在哪里,十年后、二十年后的市场在哪里,“团购”才会兵败如山倒。

2.依附国外理论,缺少中国文化
目前,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和软件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和书籍基本都来自于国外,以欧美为主。同时随着大量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也随之进入中国,这就造成国内管理人群对欧美书籍和资料趋之若鹜,真正愿意研究国内软件项目管理特色和特点的人少之又少,就目前的现状而言,还缺乏良好的环境来推动国内学术界对这个专题的研究。

国外的理论和经验不是不好,也不是不适用,问题在于它在外资企业推行得很好,但是在国有或民营企业就比较难,或者说是水土不服,主要的原因还是文化的差异。国有和民营企业的管理风格、理念和手法以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石,融合了儒家和官本位的思想,在某些管理的细节上与西方的管理风格格格不入,如危机处理、资金预算、组织结构、沟通方式、绩效考核和管理价值等。有些国内企业甚至表现出排斥或不屑一顾的情绪,它们不认为国外的就一定好,也没有必要照搬人家的东西。

3.教育和培训投入不足
软件项目管理是一个新兴的交叉专题,国内教育界对其开展研究的时间还不是很长,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多层次的和开放的研究教育环境。以教科书为例,有些大学使用国外引进教材,有些大学使用自编教材,有些大学干脆没有教材。即使在研究生课程中,软件项目管理也只是一门普通的或可选的课程。另外软件项目管理还不足以像工商管理专业一样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毕竟依附于计算机、信息工程或软件工程学科。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它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要成为一个计算机和软件强国,不但要在技术研发和教育方面进行投入,也需要在技术管理上进行投入。

4.工作单一、应用狭窄
国内从事软件项目管理工作的人普遍地感觉到工作内容单一,工作的主要内容基本就是做做计划、管管进度,很少有人能多职能全方位地做好管理的深层次工作,如预算管理、产品策划、市场营销或战略决策等。曾经有人戏言,软件项目的管理者就像是包工头,管了一群专门砌代码的泥水匠。尽管我们对此一笑了之,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事实上能够长期从事软件项目管理的人才非常少,普遍地在工作三到五年之后就选择跳槽或更换工作角色,这既与软件项目管理向上的空间有限有关,也与企业人才管理模式有关。

5.技术与管理的矛盾
人才的职员生涯一般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走技术路线,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另外一个是走管理路线,成为高级管理人才或职业经理人。软件项目管理是技术与管理的结合体,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它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似乎是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人在走管理路线。随着软件项目管理在软件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相信在未来,它将更多地以技术为基础向管理方向进行多角度纵深发展。

6.管理人员出现断层
预计到2013年,中国软件相关从业人数将增长到642万人的规模2。目前中国软件公司的中层领导者,以项目经理为例,占到全体员工的5%,这就意味着,一个项目经理要带领20个左右工程师实施项目,但从国际经验看,比较理想的比例应该在1∶5。项目管理者比例太低,就意味着事务性的工作太多,管理者力不从心,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考虑更高层次的管理。这也导致了软件管理人才频繁流动的现象,因为他们不知未来在哪里,害怕吃青春饭。

我国软件项目管理的水平和整个国内软件行业的大环境有关。欧美强国长期以来霸占着软件行业的高端产品,如操作系统、数据库、EPR、开发工具等,而我国在这方面底子薄、基础弱、长期无法突破、受制于人,只能走中低端路线或边缘路线,如软件代工、软件外包和特殊行业软件开发。所以说,我国软件项目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整个计算机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和提高,目前我们不得不承认差距,努力学习,吸收消化,刻苦研究,期望有朝一日,我国的软件管理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你可能感兴趣的:(《挖掘管理价值:企业软件项目管理实战》一1.6 软件项目管理在中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