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所说的,只是我的愿望。
有些不切实际,但还得有哇,念念不忘,保不准有点回响。
愿望很美好,现实终究骨感,否则一位银行新人拒绝领导敬酒反被扇耳光的事情,也就不会成为新闻。
过去的周末,我的朋友圈被这事儿刷屏。
厦门国际银行北京中关村支行的新职员小杨,在公司聚餐宴会上,拒绝行长敬酒就被社会毒打了。
先是某领导站出来扇他耳光,并口吐芬芳问候小杨亲属。其他同事为领导摇旗呐喊跟风发难,追着骂他。
于是他在公司群正面质问企业制度,直接say no。
看多了职场新人低眉顺眼委曲求全,小杨同学的操作,一个字,刚。
这里我不得不点赞小杨的文笔,言简意赅,短短篇幅里各色人等吃相尽现。
行长敬酒被拒飘然离开,大概率在下属面前吐槽几句。大boss不满意,下属很生气,于是就有其他领导上门找茬,骂人之余说出了那句“我虽然喝酒过敏,但还是坚持喝”,可见这位领导也是劝酒文化的受害者,只是受害受出了荣誉感。
至于其他人,职场老油条看到领导发怒,该怎么做还需要细想?附和是最保险的,而且“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领导骂小杨一句,他们追着小杨骂一路。
职场新人哪里见过这种场面,结果公司新人无论酒量深浅,一律醉倒,女同事无论是否心甘,被骚扰了也一律沉默。
一场酒局的潜规则招安了所有人,除了小杨。
明眼人应该看得明白,这哪里还是酒局,无疑一次职场驯化。
事后厦门国际银行回应,对涉事领导进行处罚。
可惜我们没有像韩国《劳动法》的法规,强迫员工喝酒也是霸凌。
“罚酒三杯”的处罚算是回应公众关切,事情终将会过去,我只是担心小杨在这家银行的职业前途。毕竟酒桌上的那一套,围绕着酒桌的“文化”“礼仪”“历史”根深蒂固,总能有机会全方位毒打社会新人。
说来也是好笑,曾经酒桌上的文化,是推杯换盏之后“一杯浊酒归万里”“隔篱呼取尽馀杯”,如今各种强迫性的敬酒、劝酒也能被称为“文化”。
大家但凡上过职场酒桌,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被劝酒的痛苦吧。
该如何描述呢,那种不想喝却非得喝的感受,大概如同吞下苍蝇。
每一位酒场老手会有无数个让人无法推脱的劝酒理由。
杯中酒,酒中情,杯杯都见真感情。
酒是流动的感情润滑剂,不喝就是瞧不起我,我喝了,你看着办……
跟领导喝酒,得站起来,那谁谁,领导都喝了,你也表示表示……
纵然你有生死攸关不能喝酒的理由,在这里都会成为笑谈。
过敏?过敏就是喝得少了,多喝点就能锻炼出来。
你脂肪肝?我还胆结石呢,碰个杯,我们就是肝胆相照的兄弟。
尴尬且恶俗。
你连对方是谁还没有认清,先整一个交杯酒,不喝的后果免不了被说不懂人情世故。
如今的酒桌文化,更像一场自虐+虐人的文化。我连自己都虐,你好意思推脱?
在我看来,职场老油条有个通病,看着酒桌上羞涩退让的年轻人,往往有混江湖经验丰富的优越感,站在高处心生怜悯——不通世事的新人需要调教,也是为他们好。
因为酒桌文化虽然令年轻人厌烦,却是被职场老油条认定行之有效的生存法则。
跑业务拉关系上酒桌,能够互赢的合作你跟对方条分缕析可能达不成,到了酒桌上一醉方休成了兄弟,什么都好说。
喝酒本来是为了悦己,到了职场反而成了迎合。
很常见,甚至被认为正常。
在我看来,强迫,无论强迫自己还是强迫他人,终究是不对的。
酒桌上的生意,还可以在另外的酒桌上被抢走。
酒桌上的迎合,会被更加无底线的迎合取代。
……
如果说谁该给谁劝酒,谁该给谁敬酒,酒杯谁高谁低,宾主如何落座……还有点文化的痕迹可循,尴尬劝酒,野蛮拼酒,这是文化吗?早该丢进垃圾堆。
这一套越来越不被年轻人买账了。
如今的年轻人,苦劝酒文化久矣。
他们希望改变老一辈的游戏规则。
根深蒂固的酒桌陋习,能被更年轻一代改变吗?
我记得一则新闻,90后为了跑业务醉倒地铁站,看到妻子抱头痛哭。
陋习面前,并不是每个年轻人都有选择的资格。
但好在有人,就像小杨那样,没有削平自己去适应周遭奇怪的规则,而是问一句“我不喝酒是否不符合公司要求?我遭遇的经历,是否超越了我的职责范围应该承受的压力?”
即便此刻没得选,也该提醒自己,将来自己拥有了话语权,请不要强迫别人喝酒。
年轻人也会老去,屠龙的少年在驯服别人的欲望面前,请保持起码的尊重。
还是那句话,终结酒桌陋习,念念不忘,保不准就被90后实现了呢。
实在办不到的话,00后们加油。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回复日期:如20200825,可查阅最近200天 文章 手指点一点,不要和师兄走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