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avel框架执行流程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怠,使用Laravel也有有一段时间了,中间也踩了很多坑,碰了很多壁,归根结底还是对Laravel的底层不太了解,以前使用Thinkphp养成的MVC的习惯,刚接触Laravel一时还没转变过来,所以最近抱着学习的态度,研究了下Laravel框架的执行流程。
Laravel虽然使用上感觉跟Thinkphp差不多,但是底层的实现方式还有框架的架构,跟Thinkphp差别还是蛮大,不过Tp5貌似吸收了很多Laravel中的特性。
废话到此为止,下面上干货

1. 入口文件index.php

1. 引入bootstrap/autoload.php,自动加载依赖库

2. 引入bootstrap/app.php’

  1. 创建容器$app
// 参数为应用程序根目录
$app = new Illuminate\Foundation\Application(
    realpath(__DIR__.'/../') 
);
  1. 该类是框架核心类,负责启动框架,以及调动其他类提供的功能。
  2. 该类继承了Illuminate\Container\Container类,可见该类也是个容器。是整个框架最大的容器;
  3. 该类的构造器代码如下:

public function __construct($basePath = null)
{
    if ($basePath) {
        // 设置应用程序根目录
        $this->setBasePath($basePath);
    }

    // 注册基础绑定服务
    // 1. 设置当前类为容器实例
    // 2. 设置实例别名为app
    $this->registerBaseBindings();


    // 注册基础服务提供商
    // 1. 注册事件服务提供商
    // 2. 注册日志服务提供商
    // 3. 注册路由服务提供商
    $this->registerBaseServiceProviders();


    // 注册核心容器别名
    // 为一些核心类设置别名,
    // 存储在父类的$aliases和abstractAliases属性数组中。
    // $aliases 为 别名 => 类名 键值对
    // $abstractAliases 为 类名 => 别名 键值对
    $this->registerCoreContainerAliases();
}
  1. 设置接口类的实现类,并使用单例模式实例化实现类。

// 设置HTTP内核实现类
// 配置各种中间件
$app->singleton(
    Illuminate\Contracts\Http\Kernel::class,
    App\Http\Kernel::class
);

// 设置Console内核实现类
$app->singleton(
    Illuminate\Contracts\Console\Kernel::class,
    App\Console\Kernel::class
);

// 设置异常处理实现类
$app->singleton(
    Illuminate\Contracts\Debug\ExceptionHandler::class,
    App\Exceptions\Handler::class
);
  1. 获得Http内核Kernel的示例

$kernel = $app->make(Illuminate\Contracts\Http\Kernel::class);
  1. http内核黑箱操作,接收 request response。这一步完整个程序的所有操作,形成一个完成的http请求,至于该请求的具体处理,则有kernel内部调度。这里是重点所在。

  2. Http响应,发送Http响应头以及响应内容,代码如下:


$response->send();


/**
 * Sends HTTP headers and content.
 * 
 * Symfony\Component\HttpFoundation\Response -> send函数
 * @return $this
 */
public function send()
{
    $this->sendHeaders();
    $this->sendContent();

    if (function_exists('fastcgi_finish_request')) {
        fastcgi_finish_request();
    } elseif ('cli' !== PHP_SAPI) {
        static::closeOutputBuffers(0, true);
    }

    return $this;
}
  1. 结束所有中间件以及可终止程序

$kernel->terminate($request, $response);


/**
 * Call the terminate method on any terminable middleware.
 *
 * Illuminate\Foundation\Http\Kernel -> terminate函数
 * @param  \Illuminate\Http\Request  $request
 * @param  \Illuminate\Http\Response  $response
 * @return void
 */
public function terminate($request, $response) {
    $this->terminateMiddleware($request, $response);

    $this->app->terminate();
}

执行流程

  1. 加载框架类库,创建容器,接收request请求。
  2. 以管道的设计模式 执行部分中间件
  3. 路由解析调度
  4. 实例化当前控制器
  5. 执行web中间件
  6. 执行控制器中间件
  7. 执行控制器操作
  8. 返回response
  9. 接收框架

总结

  1. 以前很公共的东西都习惯放在控制器基类的构造函数中,但是在lavarvel5.3以后却不能这么做了,因为由上述执行流程可以看出,web中间件在控制器实例化之后才执行,所以在控制器构造函数执行是session还没有初始化,即在控制器构造函数中获得不了session数据。所以也就获得不了当前用户。所以导致很多操作都做不了了。但是laravel提供了可插拔形式的中间件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自定义中间件在web中间件之后,Action之前执行。所以很多之前放在构造函数里的操作都可以放在中间件里解决。

  2. laravel框架中使用了大量的static:: (后期静态绑定),单独看代码很难知道调用的函数时那个类的。只有在用运行的时候,才会动态计算出,调用的是那个类的函数。如下面代码:


/*
*
* @see Illuminate\Support\Facades 
*
*/
public static function __callStatic($method, $args) {
    $instance = static::getFacadeRoot();

    if (!$instanc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A facade root has not been set.');
    }

    return $instance->$method(...$args);
}

这段代码来自 Illuminate\Support\Facades这个类。该类是一个抽象类。我们用的非常多的一个类Auth就是集成该类。
我们都知道Auth中有很多静态函数,如:Auth::check(),Auth::user(),Auth::guest()等等,但是当我们打开Auth类的时候,发现里面并没有这些方法,而他的父类facades中也没有这些方法。只有这个__callStatic函数。从名称不难看出,这是一个静态类的魔术方法。调用所有不存在的静态方法都会调用改函数。
从该函数的实现不难看出,该函数很像是一个工厂函数,获得当前调用函数的实例化对象,然后再调用该函数。 该函数就想是单入口的web程序的入口文件,

你可能感兴趣的:(la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