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csdn
我首先从宏观的角度观察 Binder,Service,Service Manager,并阐述 各自的概念。从 Linux 的概念空间中, Android 的设计 Activity托管在不同的 的进程, Service 也都是托管在不同的进程,不同进程间的 Activity,Service 之间要交换数据属于 IPC 。 Binder 就是为了 Activity通讯而设计的一个轻量级的 IPC 框架。
在代码分析中,我发现 Android 中只是把 Binder 理解成进程间通讯的实现,有点狭隘,而是应该站在公共对象请求代理这个高度来理解 Binder , Service 的概念,这样我们就会看到不一样的格局,从这个高度来理解设计意图,我们才会对 Android 中的一些天才想法感到惊奇。从 Android 的外特性概念空间中,我们看不到进程的概念,而是 Activity , Service , AIDL , INTENT 。一般的如果我作为设计者,在我们的根深蒂固的想法中,这些都是如下的 C/S 架构,客户端和服务端直接通过 Binder 交互数据,打开 Binder 写入数据,通过 Binder 读取数据,通讯就可以完成了。
该注意到 Android 的概念中, Binder 是一个很低层的概念,上面一层根本都看不到 Binder ,而是 Activity 跟一个 Service 的对象直接通过方法调用,获取服务。
这个就是 Android 提供给我们的外特性:在 Android 中,要完成某个操作,所需要做的就是请求某个有能力的服务对象去完成动作,而无需知道这个通讯是怎样工作的,以及服务在哪里。所以 Andoid 的 IPC 在本质上属于对象请求代理架构, Android 的设计者用 CORBA 的概念将自己包装了一下,实现了一个微型的轻量级 CORBA 架构,这就是 Andoid 的 IPC 设计的意图所在,它并不是仅仅解决通讯,而是给出了一个架构,一种设计理念,这就是 Android 的闪光的地方。 Android 的 Binder 更多考虑了数据交换的便捷,并且只是解决本机的进程间的通讯,所以不像 CORBA 那样复杂,所以叫做轻量级。
所以要理解 Android 的 IPC 架构,就需要了解 CORBA 的架构。而 CORBA 的架构在本质上可以使用下面图来表示:
在服务端,多了一个代理器,更为抽象一点我们可以下图来表示。
分析和 CORBA 的大体理论架构,我给出下面的 Android 的对象代理结构。
在结构图中,我们可以较为清楚的把握 Android 的IPC包含了如下的概念:
设备上下文包含关于客服端,环境或者请求中没有作为参数传递个操作的上下文信息,应用程序开发者用 ContextObject 接口上定义的操作来创建和操作上下文。
Android 的外特性空间是不需要知道服务在那里,只要通过代理对象完成请求,但是我们要探究 Android 是如何实现这个架构,首先要问的是在 Client 端要完成云服务端的通讯,首先应该知道服务在哪里?我们首先来看看 Service Manger 管理了那些数据。 Service Manager 提供了 add service,check service 两个重要的方法,并且维护了一个服务列表记录登记的服务名称和句柄。
Service manager service 使用 0 来标识自己。并且在初始化的时候,通过 binder 设备使用 BINDER_SET_CONTEXT_MGR ioctl 将自己变成了 CONTEXT_MGR。Svclist 中存储了服务的名字和 Handle ,这个 Handle 作为 Client 端发起请求时的目标地址。服务通过 add_service 方法将自己的名字和 Binder 标识 handle 登记在 svclist 中。而服务请求者,通过 check_service 方法,通过服务名字在 service list 中获取到 service 相关联的 Binder 的标识 handle, 通过这个 Handle 作为请求包的目标地址发起请求。
我们理解了Service Manager的工作就是登记功能,现在再回到IPC上,客服端如何建立连接的?我们首先回到通讯的本质: IPC 。从一般的概念来讲, Android 设计者在 Linux 内核中设计了一个叫做 Binder 的设备文件,专门用来进行 Android 的数据交换。所有从数据流来看 Java 对象从 Java 的 VM 空间进入到 C++ 空间进行了一次转换,并利用 C++ 空间的函数将转换过的对象通过 driver/binder 设备传递到服务进程,从而完成进程间的 IPC 。这个过程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这里数据流有几层转换过程。
(1) 从 JVM 空间传到 c++ 空间,这个是靠 JNI 使用 ENV 来完成对象的映射过程。
(2) 从 c++ 空间传入内核 Binder 设备,使用 ProcessState 类完成工作。
(3) Service 从内核中 Binder 设备读取数据。
Android设计者需要利用面向对象的技术设计一个框架来屏蔽掉这个过程。要让上层概念空间中没有这些细节。Android设计者是怎样做的呢?我们通过 c++ 空间代码分析,看到有如下空间概念包装 (ProcessState@(ProcessState.cpp)
在ProcessState类中包含了通讯细节,利用open_binder打开Linux设备dev/binder,通过ioctrl建立的基本的通讯 框架。利用上层传递下来的servicehandle来确定请求发送到那个Service。通过分析我终于明白了 Bnbinder , BpBinder 的命名含义, Bn- 代表 Native ,而 Bp 代表 Proxy 。一旦理解到这个层次,ProcessState就容易弄明白了。
下面我们看 JVM 概念空间中对这些概念的包装。 为了通篇理解设备上下文,我们需要将 Android VM 概念空间中的设备上下文和 C++ 空间总的设备上下文连接起来进行研究。
为了在上层使用统一的接口,在 JVM 层面有两个东西。在 Android 中,为了简化管理框架,引入了 ServiceManger 这个服务。所有的服务都是从 ServiceManager 开始的,只用通过 Service Manager 获取到某个特定的服务标识构建代理 IBinder 。在 Android 的设计中利用 Service Manager 是默认的 Handle 为 0 ,只要设置请求包的目标句柄为 0 ,就是发给 Service Manager 这个 Service 的。在做服务请求时, Android 建立一个新的 Service Manager Proxy 。 Service Manager Proxy 使用 ContexObject 作为 Binder 和 Service Manager Service (服务端)进行通讯。
我们看到 Android 代码一般的获取 Service 建立本地代理的用法如下:
IXXX mIxxx=IXXXInterface.Stub.asInterface(ServiceManager.getService("xxx"));
例如:使用输入法服务:
IInputMethodManager mImm=
IInputMethodManager.Stub.asInterface(ServiceManager.getService("input_method"));
这些服务代理获取过程分解如下:
(1) 通过调用 GetContextObject 调用获取设备上下对象。注意在 AndroidJVM 概念空间的 ContextObject 只是 与 Service Manger Service 通讯的代理 Binder 有对应关系。这个跟 c++ 概念空间的 GetContextObject 意义是不一样的。
注意看看关键的代码
BinderInternal.getContextObject () @BinderInteral.java
NATIVE JNI:getContextObject() @android_util_Binder.cpp
Android_util_getConextObject @android_util_Binder.cpp
ProcessState::self()->getCotextObject(0) @processState.cpp
getStrongProxyForHandle(0) @
NEW BpBinder(0)
注意ProcessState::self()->getCotextObject(0) @processtate.cpp ,就是该函数在进程空间建立 了 ProcessState 对象,打开了 Binder 设备 dev/binder, 并且传递了参数 0 ,这个 0 代表了与 Service Manager 这个服务绑定。
(2) 通过调用 ServiceManager.asInterface ( ContextObject )建立一个代理 ServiceManger 。
mRemote= ContextObject(Binder)
这样就建立起来 ServiceManagerProxy 通讯框架。
(3) 客户端通过调用 ServiceManager 的 getService 的方法建立一个相关的代理 Binder 。
ServiceMangerProxy.remote.transact(GET_SERVICE)
IBinder=ret.ReadStrongBinder() -》这个就是JVM空间的代理Binder
JNI Navite: android_os_Parcel_readStrongBinder() @android_util_binder.cpp
Parcel->readStrongBinder() @pacel.cpp
unflatten_binder @pacel.cpp
getStrongProxyForHandle(flat_handle)
NEW BpBinder(flat_handle)-》这个就是底层c++空间新建的代理Binder。
整个建立过程可以使用如下的示意图来表示:
Activity为了建立一个IPC,需要建立两个连接:访问Servicemanager Service的连接,IXXX具体XXX Service的代理对象与XXXService的连接。这两个连接对应c++空间ProcessState中BpBinder。对IXXX的操作最后就 是对BpBinder的操作。由于我们在写一个Service时,在一个Package中写了Service Native部分和Service Proxy部分,而Native和Proxy都实现相同的接口:IXXX Interface,但是一个在服务端,一个在客服端。客户端调用的方式是使用remote->transact方法向Service发出请求,而 在服务端的OnTransact中则是处理这些请求。所以在Android Client空间就看到这个效果:只需要调用代理对象方法就达到了对远程服务的调用目的,实际上这个调用路径好长好长。
我们其实还一部分没有研究,就是同一个进程之间的对象传递与远程传递是区别的。同一个进程间专递服务地和对象,就没有代理 BpBinder 产生,而只是对象的直接应用了。应用程序并不知道数据是在同一进程间传递还是不同进程间传递,这个只有内核中的 Binder 知道,所以内核 Binder 驱动可以将 Binder 对象数据类型从 BINDER_TYPE_BINDER 修改为 BINDER_TYPE_HANDLE 或者 BINDER_TYPE_WEAK_HANDLE作为 引用传递。